炒股
选好临界点
- 缠论第8课:选好临界点[1]中国人喜欢说反话,面首,“面”绝不是首位的。选面首,先看面,最终要看“里子”。这也是本ID关于投资的警世之言。拿投资来忽悠的人,总爱编一些关于“面”的神话,诸如基本面、技术面、心理面、资金面,这面那面,都如同面首之“面”,不过是进而“里子”的借口。
不会赢钱的经济人,只是废人
- 檀轮第一课:不会赢钱的经济人,只是废人人,总是很奇怪的。就算是很聪明的人,或者在其他行业很成功的人,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就像换了个人。虚拟和现实的鸿沟,使得做实业的,且不说期货了,就算是风险小得多的股市,也很少有能做好的。而习惯在虚拟市场玩游戏的,基本上很难再回过头去做实业。
中枢震荡的监视器
- 缠论第92课:中枢震荡的监视器中枢震荡,最终一定以某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结束。问题是,如何预先给出有参考价值的提示,也就是如何去监控震荡是在逐步走强,还是逐步走弱?这是一个有操作价值的问题。当然,顺便地,还可以为把握每次震荡的高低点给出一个大致的区间。一个中枢确立后,中枢区间的一半位置,称为震荡中轴Z。
走势结构的两重表里关系(二)
- 缠论第93课:走势结构的两重表里关系(二)显然,所有问题都集中在(1,0)或(-1,0)之后如何演化上。如果这两种情况后只有一种情形,那当然是最理想的,可惜世界没有这么简单。(1,0)或(-1,0)之后,都有(1,1)、(-1,1)两种可能。以(1,0)为例子,(-1,0)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修炼自己
- 缠论第95课:修炼自己要战胜市场,首先要了解市场中的众生。市场是合力的结果,而构成合力的每一个分力背后,都对应着活生生的人。市场中,大多数都是糊涂蛋,赚钱了不知道为什么,亏钱了不知道为什么。
走势结构的两重表里关系(一)
- 缠论第91课:走势结构的两重表里关系(一)判断走势,如同中医看病,未病而治是第一等的,次之是治欲病。到已病阶段,那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了。但绝大多数的人,病入膏肓了还在幻想。市场里最终牺牲的,总是这种人。
答疑
- 缠论第101课:答疑第二类买卖点的问题以第二类买点为例说明,卖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背驰点,第三类买卖点就是中枢破坏点。对于第二类买卖点,好像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所谓第二类买点,就是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回抽结束后再次探底或回试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学屠龙术前先学好防狼术
- 缠论第103课:学屠龙术前先学好防狼术似乎有人嫌本ID的课程太慢。世界上最多就是这种人,估计100多课里面任何一课都没有真正弄懂,就嫌课程太慢!如果你真正弄懂其中任何一课,也不至于在实际操作中灰头土脸了。学屠龙术前,先学好防狼术吧!本ID看现在绝大多数人连防狼术都没过关,大盘稍微来点儿劲,就会被大盘严重侵犯。
从量能看大势
- 从量能看大势股价上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金的推动。也就是说在资金充沛的时候,股性活跃将会助推股价步步上扬,当资金紧缺,股市也将会出现疲软的走势。这就好比我们经常所举的一个例子,资金即多方反扑进攻的子弹,子弹充沛,在战场上赢的概率也就大一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试问没有子弹在战场上是何等的处境。
成交量的量能调整(二)
- 后高不及前高,后量超过前量“后高不及前高,后量超过前量”是指股价上升到高位后,出现的后顶高点低于前顶高点,后高出现日的成交量超过前高出现日的成交量的一种组合形态。该形态应具备的特征是:(1)前高应出现在相对较高的价位。(2)后高与前高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间隔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三天。
量能在波段操作中的运用
- 量能在波段操作中的运用量能除了在大势重要转折阶段为我们提供重要信号外,在波段操作中,量能的具体运用也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上升趋势和下跌趋势中,我们可以顺势而为,采取吃大波段的策略或休息的策略,而在震荡市中,波段操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稳定量能带来的战机
- 稳定量能带来的战机个股的量能波动更多表现出了杂乱无章的态势,从资金博弈的角度来说,量能的不稳定性正说明了参与其中资金的不稳定性。这说明其中缺少主导者的主导行为,参与其中的资金更多是随意性较大的投机资金。
成交量的量能调整(四)
- 后高不及前高,后量不及前量“后高不及前高,后量不及前量”,是与前面文章介绍的“后高超过前高,后量也超前量”组合形态和应用法则相反的一种形态。该形态的走势特征是:前高形成后,股价上升到前高附近(不超过前高),就停滞不前,形成低于前高的后高。
量能在周线上的运用
- 量能在周线上的运用量能在周线上的运用和在月线上的运用基本相同,只是相比月线,周线上量能柱相对较多,所以周线与月线上关注量能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在月线上,量能柱相对较少,自然量能的变化趋势会比较明显。
三类买卖点的再分辨
- 缠论第53课:三类买卖点的再分辨首先,一定要搞清楚中枢的递归定义,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连这都搞不清楚,那理论的学习根本就不可能继续下去。再者,关于级别的问题,如果想不明白,可以类比为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去看一滴水,由此当然会看出不同的精细度,级别之与走势也一样。
成交量的量能调整(三)
- 后高超过前高,后量也超前量“后高超过前高,后量也超前量”是指股价在上升过程中,某日的股价和成交量分别超过了前波段峰顶的高点和高点出现日的成交量。该组合显示的是股价还有一涨的信号,短线投资者仍可继续做多。该组合具备以下特征:(1)显示前高和后高的图线应是阳线,不能为阴线。
量能结合形态的分析
- 量能结合形态的分析前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量能单独运用方面的一些知识,但如果能结合形态去看最能的波动,则更容易看透量能变化背后的本质。放量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想必绝大部分投资者心中都有了正确的答案 — 放量突破,启动一轮新的行情。
成交量的量能调整(一)
- “后高超过前高,后量不及前量”组合,是指股价在高位形成第一个峰顶后,进行调整,然后重拾升势,形成第二个峰顶,第二个峰顶略高于第一个峰顶。当形成第二个峰顶日的成交量低于第一个峰顶日的成交量时,就形成了“后高超过前高,后量不及前量”的组合形态。该形态显示的是见顶信号,应做空。
股票市场对立统一的协调性
- 当一个趋势继续发展的时候,与这个趋势相反的趋势将越来越可能发生,所以牛市不会永远上涨,而熊市迟早也会跌至最低点。因此,就像过去的股价平均指数还会重复出现一样,不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尽管趋势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与过去的个别或平均指数相比,趋势性对分析股指运行规律更有用。
股票市场对立统一的循环市场
- 牛市是一个长期上升的市场状况,熊市也是一个长期下跌的市场状况。在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上升以后,一个周期的牛市升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长期下跌的熊市。因此,可以说熊市和牛市是一对孪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