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槓鈴策略?
槓鈴策略是一種投資理念,它認爲在回報和風險之間取得平衡的最佳方式是投資高風險和無風險資產的兩個極端,同時避免中間選擇。
所有投資策略都旨在尋求在投資者可承受風險範圍內獲得最佳投資回報。遵循槓鈴策略的投資者堅持認爲,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就是走極端。
理解槓鈴策略
對於大多數投資策略師來說,創建投資組合首先要確定投資者能夠承受的風險程度。年輕的專業人士可能已經準備好承擔大量風險。而退休人員則可能依賴於穩定的收入。
因此,策略師會創建一個投資組合,將資金劃分爲三個或更多個池子,每個池子代表一類風險。投機性股票,例如首次公開募股 (IPO) 或小型生物技術公司,風險極高。藍籌股風險較低,但仍然容易受到經濟波動的影響。債券更安全,而銀行存款證 (CD) 是最安全的。
這位年輕投資者可能會將40%的資金投入投機性股票,40%投入藍籌股,僅20%投入債券。退休人員可能會將80%的資金投入債券,20%投入藍籌股。每個人都在追求在適當風險水平下獲得最佳回報。
股票投資者的槓鈴策略
槓鈴策略的追隨者認爲應該忽略風險範圍的中間部分。
槓鈴策略主張將兩種截然不同的資產組合在一起。一個籃子只包含極其安全的投資,而另一個籃子只包含高槓杆和投機性的投資。
這種方法讓統計學家、散文家和衍生品交易員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 2007-2008 年經濟衰退期間蓬勃發展,而當時他的許多華爾街同行卻陷入困境。
塔勒布這樣描述槓鈴策略的基本原理:“如果你知道自己容易受到預測錯誤的影響,並且接受大多數風險衡量標準都是有缺陷的,那麼你的策略就是儘可能地超保守和超激進,而不是溫和的激進或保守。”
重點
- 槓鈴策略主張投資高風險和無風險資產組合,同時忽略中等風險資產。
- 當應用於固定收益投資時,槓鈴策略建議將短期債券與長期債券配對。
- 其結果是,如果收益率下降,投資者可以獲得長期債券的緩衝,如果短期債券收益率上升,投資者也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回報。
債券投資者的槓鈴策略
在實踐中,槓鈴策略更多地應用於債券投資組合。
對於優質債券的投資者來說,最大的風險是錯失投資更高收益債券的機會。也就是說,如果資金被套牢在長期債券上,即使近期出現更高收益的債券,投資者也無法將這筆資金投入其中。
在固定收益投資中,沒有太多動力去堅持投資中庸債券。
短期債券收益較低,但到期較早。長期債券收益較高,但利率風險較大。
因此,在債券投資中,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是兩個極端。堅持中間路線的動力並不大。
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該模型支持投資具有截然不同風險狀況的股票,而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該模型則建議混合投資期限非常短(三年以下)和非常長(十年或更長)的債券。
這使得投資者有機會利用高收益債券(如果有的話),同時仍然享受長期債券的一些較高回報。
毫不奇怪,槓鈴策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利率。當利率上升時,短期債券通常會被交易爲利率更高的債券。當利率下降時,長期債券就會發揮作用,因爲它們已經鎖定了更高的利率。
債券投資者實施槓鈴策略的最佳時機是短期和長期債券收益率差距較大的時候。
槓鈴策略需要努力
即使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槓鈴投資方法也可能需要大量勞動力,並且需要經常關注。
一些債券投資者可能更喜歡槓鈴策略的對立面——子彈策略。在這種策略下,投資者承諾在某個特定日期購買所有到期日(比如七年)的債券。然後,他們就一直持有,直到債券到期。
這種方法不僅使投資者免受利率變動的影響,而且使他們能夠被動投資,而無需不斷地重新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