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前赴後繼的“泡沫”可以成爲駁斥EMH的確鑿證據?

  |  

現在,我們不妨看看否定EFM“的確鑿證據。奇怪的是,這一點似乎並沒有引起學術界的足夠重視。談到財務經濟,正如美國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在一篇精彩的短文中指出的那樣:“傳統金融學更關心的,是驗證兩瓶8盎司番茄茜的價格是否等於一瓶16盎司番茄醬的價格,而不是去認識16盎司瓶裝的合理價格應該是多少。”

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602年,第一個股票泡沫則出現於118年之後—“南海泡沫事件”。從此之後,我們就開始與各種各樣的泡沫爲伴,而且泡沫的出現頻率也越來越高。我在GMO的朋友把“泡沫”定義爲偏離趨勢至少兩個標準差的(真實)價格變動。但是從1925年開始,GMO就已經發現了蘭十多個經濟泡沫。這相當於每隔三年多一點便出現一次!

我本人也對泡沫的形態和趨勢進行了大量研究。通過歷史上的嚴重泡沫事件(包括南海泡沫事件、19世紀40年代的鐵路泡沫,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日本經濟泡沫以及納斯達克泡沫。不過,有兩位經濟學家曾撰文指出,納斯達克泡沫在本質上並非真正的泡沫,或許只是因爲沒有先例而被學術界扣上了泡沫的帽子)可以看出,泡沫的形成一般需要經過3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價格飛速暴漲,直逼頂峯,既然是泡沫,必然要不可避免地破裂,而泡沫破裂的過程通常更爲迅速,基本只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

圖1-10 我們的“泡沫指數”

儘管每個泡沫的細節和特點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內在機制則遵循類似的模式。正如馬克•吐溫所言:“儘管歷史不會重複,但卻會押韻。”我認爲,第一個對泡沫機理進行全面分析的書面資料是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寫於1867年的一篇論文。他在文中提出的基本框架,非常接近於我多年以來一直用於分析泡沫形成與破裂過程的“明斯基一金德貝格爾模式”。這讓我們很難理解,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學者認爲,我們根本就無法在破裂之前識別泡沫。在我看來,既然現實證據可以無可辯駁地證明市場的純粹無效性,那麼,泡沫的絕對存在性及其事先可診斷性,自然也是毫無疑問的(見圖1-10)。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KDJ指標的超買與超賣

KDJ指標的超買與超賣KDJ指標超買超賣是KDJ指標最核心的技術分析方法。(1)KDJ指標超買。KDJ出現超買,說明上漲行情很難持續,股價未來有下跌的風險。 通常情況下,KDJ指標超買具有如下幾個特徵。第一,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後,KDJ指標中的曲線J、曲線K和曲線D先後進入超買區域,即80線上方區域。

MACD技術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綫MACU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由查拉爾·阿佩爾(Geral Appel)於1979年提齣,它通過計算“一快”、“一慢”兩條移動平均綫(EMA)之間的差值得到。

炒股被套後該如何解套?

股民被套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短期操作不利導致被套,這種被套很好解決,但是現在大多被套的股民都屬於第二種,股市大規模的崩潰下跌,因爲系統性風險導致被套。在這種情況下,解套難度上升,其中一些誤區,更要儘量避免。 被套不怕,寧死不賣,不賣就不賠。這種想法很可怕,因爲沒有人可以預測到自己的股票究竟會跌到什麼地步。

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

如圖4-16所示。 圖4-16  金瑞科技走勢圖圖4-16是金瑞科技(600390)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有標記的地方是一個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前麵我們講瞭太多的綠柱組閤形態。下麵我們看一下前高後低的紅柱形態。從實際應用上來說,它們之間的原理是一樣的,隻是和綠柱的正好相反。紅柱的高柱峰代錶的是股價上漲幅度大。

隨機指標背馳準確性高

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優點——隨機指數是敏感的指標工具。它在圖表上是由%K是%D兩條線所形成的,因此也稱KD線。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線(快速平均值)和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漲勢開始遲緩,則會慢慢反映到K值和D值,使K線跌破D線,此時中短期跌勢確立。

MACD趨勢交易技術

趨勢的理論:按照不同的角度,趨勢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1)按照級彆劃分在趨勢理論中,將趨勢按照級彆分為三種,分彆是主要趨勢、次級趨勢和日間雜波。主要趨勢是股市整體的嚮上或者嚮下的運動.也就是常說的牛市和熊市,其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是幾年。次級趨勢是針對主要趨勢的重大迴調走勢。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件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着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件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件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

不必太看重年底機構預測

漲跌密碼11:不必太看重年底機構預測揭祕漲跌通常證券機構在年底都會推出一些預測報告、投資策略報告等,供投資者參考。

道氏與波浪理論的不足

道氏理論為我們闡明瞭股市中的一個客觀規律—趨勢運行,波浪理論則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瞭解瞭趨勢的細節。但是,理論終究是理論,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理解它們的主要思想方為首任,如果生搬硬套、應用於股市實戰中,則有可能屢屢碰壁。因為,這些理論的設計初衷隻是為瞭揭示瞭股市運行的客觀規律,而非指導投資者進行買賣操作。

查看板塊衰落的方法

如果某一板塊有以下兒點特徵,則說明該板塊已經開始衰落,需要回方法一:看漲幅。在集合競價結束後,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已不足總數的1/4,共至連3個也達不到,在接下來的連續幾天裏還呈現爲遞減的趨勢,那麼說明該板塊的上漲空間已經很少.或者已經漲到位,主力機構不再願意投人資金運作。方法二:看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