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市场心理学?
市场心理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任何时间点的普遍行为和总体情绪。金融媒体和分析师经常使用这一术语来解释其他指标(例如基本面)可能无法解释的市场走势。
市场心理学描述了基于情感和认知因素的市场整体行为,不应与交易者心理学相混淆,交易者心理学指的是相同的因素,但仅影响单个个体。
要点
- 市场心理是基于各个市场参与者的总体情绪而形成的整个市场的共识。
- 贪婪、恐惧、焦虑和兴奋都会影响市场心理。
-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价格总是基于理性的考虑,而未能解释市场心理可能产生的非理性影响。
了解市场心理
市场心理被认为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或许能被某些特定的基本面或事件所解释,也或许不能。例如,如果投资者突然对经济健康状况失去信心,并决定减少股票购买量,那么追踪整体市场价格的指数就会下跌。个股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跌,无论这些股票背后的公司财务表现如何。
贪婪、恐惧、预期和欣快感都是影响市场整体心理的因素。这些心理状态能够触发周期性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换句话说,就是金融市场的繁荣与萧条周期——这一点已得到充分证实。
这些市场行为的转变通常被称为“动物精神”的兴起。这一表述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在大萧条之后,凯恩斯在著作中将动物精神描述为“一种自发的行动冲动,而非无所作为”。
传统金融理论,即有效市场假说(EMH) ,被批评未能充分解释市场心理。该假说描述了一个所有市场参与者都理性行事的世界,却未能解释市场中的情绪因素。然而,市场心理可能导致一些无法通过研究基本面来预测的意外结果。换句话说,市场心理理论与市场理性的信念相悖。
基本面推动股票表现,但市场心理可能会凌驾于基本面之上,将股票价格推向意想不到的方向。
预测市场心理
专业人士使用的选股方法大致有两种,其中只有一种方法非常注重市场心理。
对冲基金采用的趋势跟踪量化交易策略,就是部分依赖于利用市场心理变化的投资技巧的一个例子。其目标是识别并利用某种工具的基本面与市场对其认知之间的差异来获取利润。
市场心理研究
已有研究探讨了市场心理对业绩和投资回报的影响。经济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和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率先挑战了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也就是说,他们不接受金融市场中的人们总是会根据公开的、相关的价格信息做出理性决策的观点。
他们驳斥了这一观点,开创了行为经济学领域。他们的理论和研究专注于识别人类决策中源于认知偏差(例如损失厌恶、近因偏差和锚定效应)的系统性错误。他们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投资、交易和投资组合管理策略。
常见问题
市场心理学教会我们什么?
由于市场参与者是人类,市场作为人类选择的集合体,可能会表现出羊群行为和其他非理性倾向,例如恐慌性抛售和非理性繁荣,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泡沫。通过承认市场心理的存在,我们可以理解市场并不总是有效或理性的。
人们如何利用市场心理来为自己谋利?
通过自行研究,您可以识别市场心理(例如恐惧或贪婪等情绪)何时会导致超卖或超买。然后,您可以进行逆向交易——在其他人超卖时买入,在其他人超买时卖出。研究还可以帮助您及早把握趋势,而不是在趋势已经超越基本面后再追涨杀跌。
市场心理存在于哪些市场?
市场心理适用于所有资产类别,从股票和债券到外汇、利率和加密货币。
如何衡量市场心理?
市场情绪指标有很多可供参考,例如波动率指数 (VIX ),它衡量的是市场中隐含的恐惧或贪婪程度。技术分析工具也可以用来根据历史价格走势和交易量来揭示市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