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

  |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是什麼?

企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爲大大小小公司熱議的話題。沃爾瑪公司 ( WMT )、麥當勞公司 ( MCD ) 和其他大型企業已將可持續發展列爲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如今,其他公司也面臨着巨大的壓力,需要致力於尋找可持續的方式來提供產品和服務。

從本質上講,“企業可持續性”是指通過追求負責任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或治理)戰略來創造可持續的、長期的股東、員工、消費者和社會價值的經營方式。

繼續閱讀,瞭解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三大支柱:環境、社會責任和經濟。它們之所以被稱爲支柱,是因爲它們共同支撐着可持續發展目標。

重點

  • 企業可持續性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他們不僅追求經濟利潤,還追求社會效益。
  • 企業可持續發展有三大支柱:環境、社會責任和經濟。
  • 例如,公司可以通過減少碳足跡或浪費行爲來提高環境可持續性。
  • 社會責任支柱代表着有利於公司員工、消費者和更廣泛社區的實踐。
  • 經濟(或治理)支柱是指保持誠實透明的會計實踐和監管合規性。

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通常涵蓋ESG ,即環境、社會和治理實踐(本質上是三大支柱)。企業實施 ESG 是爲了減少其環境足跡或實現其他造福社會的目標。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與 SRI,即社會責任投資相關

瞭解企業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通常被定義爲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廣義上講,企業通過減少有限資源的消耗,或尋找替代資源(例如,對環境影響較小的資源)來實施可持續實踐。

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是環境、社會責任和經濟。(這三大支柱也被非正式地稱爲“人”、“地球”、“目標”和“利潤”。)

理解有時用來替代三大支柱的術語很有幫助。 “以人爲本”指的是意識到運營和產品對員工、客戶以及整個社區的影響。 “地球”指的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改善其現狀。 “宗旨”則關乎公司運營方式的原因,以及在新的三大支柱優先事項下,其使命是否仍然有意義。 “利潤”鼓勵公司評估其方向、運營和項目的可行性。

環境支柱

環境支柱往往最受關注。許多公司致力於減少碳足跡、包裝廢棄物、用水量以及其他對環境的損害。這些做法除了有助於保護地球,還能帶來積極的財務影響。例如,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可以降低開支並提高燃油效率。

例如,沃爾瑪通過其零浪費計劃,重點關注包裝問題。沃爾瑪在整個供應鏈中推行減少包裝,並更多地使用回收或再利用的材料。

環境支柱面臨的挑戰之一是,企業的影響通常沒有完全計入成本。這意味着有些外部因素並未反映在消費者價格中。廢水、二氧化碳、土地復墾和廢棄物的總成本通常難以計算,因爲企業並不總是其產生的廢棄物的責任方。基準測試的實踐試圖量化這些外部因素,以便能夠以有意義的方式跟蹤和報告減少這些外部因素的進展。

根據美國可持續與負責任投資論壇 (US SIF) 的數據,2020 年至 2022 年間,可持續投資資產規模從 17.1 萬億美元降至 8.4 萬億美元,降幅達 51%。部分原因是,一些監管提案旨在應對一些公司對其環保努力/成果的虛假宣傳(也稱爲“漂綠”行爲)。

社會支柱

社會支柱與社會許可的概念息息相關。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應該獲得員工、利益相關者以及其所在社區的支持和認可。獲得和維持這種支持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歸根結底在於公平對待員工,並在本地和全球範圍內成爲好鄰居和好社區成員。

在員工方面,企業可以重新關注員工留任和敬業度策略。這些策略可以包括更具響應性的福利,例如更好的產假和家庭福利、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以及教育和發展機會。

對於社區參與,公司想出了許多回饋的方式,包括籌款、贊助、獎學金和投資當地公共項目。

在全球社會層面,企業需要了解其供應鏈的運作方式。產品生產過程中是否涉及童工?員工的薪酬是否公平?工作環境是否安全?面對公衆對工傷事故(例如孟加拉國工廠倒塌事故)的憤怒,許多大型零售商都在努力應對這些問題,因爲這些事故可能會暴露出一些未得到重視的風險。

經濟支柱

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支柱是大多數企業感到自身根基更穩固的基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盈利。話雖如此,利潤不能凌駕於其他兩大支柱之上。事實上,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利潤並非經濟支柱所關注的重點。它關乎合規、妥善治理風險管理。雖然大多數北美公司通常會採取此類行動,但它們並非全球標準。

有時,這一支柱也被稱爲治理支柱(ESG)。這指的是董事會和管理層不僅要維護股東利益,還要兼顧公司所在社區、價值鏈和客戶的利益。

例如,投資者可能希望確定公司使用準確透明的會計方法,並且股東有機會對重要問題進行投票。

他們可能還希望得到保證,公司在選擇董事會成員時避免利益衝突,不使用政治捐款來獲取不當優惠待遇,當然,也不參與非法行爲。

正是經濟支柱的納入(以及對利潤的認可),使得企業能夠考慮並同意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支柱爲企業有時被迫採取的極端措施(例如立即而非分階段放棄化石燃料或化肥)提供了平衡。

可持續性的影響

投資者和高管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可持續性是否能爲公司帶來優勢。如果實施得當,可持續性無疑可以帶來優勢。可持續性戰略借鑑了其他成功的商業運動,例如“改善”(Kaizen )、社區參與、 BHAG (宏大而大膽的目標)、人才招聘等等。

可持續性爲企業提供了更宏大的目標和一些新的奮鬥目標。它可以幫助企業重申對效率可持續增長股東價值等基本目標的承諾。

或許更重要的是,公開分享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夠帶來難以量化的益處,例如提升公衆善意和聲譽。如果它能幫助公司因其正在做的事情而獲得讚譽,那又何樂而不爲呢?

對一些公司而言,可持續性代表着一個機會,可以將各種工作整合到一個總體理念之下,並贏得公衆的認可。而對另一些公司而言,可持續性則意味着要正視那些最終可能對其運營產生負面影響的商業行爲。

對於那些無法根據三大支柱提出整體願景來提升自身的公司來說,目前還不會產生真正的市場效果。

然而,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續性及其對基本商業實踐的公開承諾,其重要性可能與合規性並駕齊驅。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麼缺乏可持續性計劃的公司可能會受到市場懲罰。

美國SIF確定,2022年,美國有349家基金經理和1,359家社區投資機構在投資決策中使用了ESG標準。

如何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當今複雜而充滿挑戰的世界,企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因爲它能給公司、其員工和客戶、股東、更大的社區和地球帶來潛在的利益。

在思考這個主題時,請思考前面提到的四個P——人、地球、目標和利潤。它們已經可以與三大支柱互換使用。事實上,它們在解釋可持續性時可能更有用,因爲它們將三大支柱的總體類別分解成更具描述性和意義的關鍵詞。

最初的“三個P”——人、地球和利潤——是由企業可持續發展倡導者約翰·埃爾金頓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這是爲了強調三重底線(而非傳統的單一利潤底線)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近年來,“宗旨”一詞被添加,以反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公司組織宗旨的興趣,以及公司希望在社會和環境影響方面爲其社區(或更大的全球社區)帶來的改變。

當您規劃企業可持續發展計劃或項目時,以下一般要點可以作爲指導。

  • 熟悉人、地球、目的和利潤的基本原則,並準備將它們融入您的公司文化。
  • 評估您當前的業務需求、目標和機遇。審查業務重點,並確定合適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 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的使命宣言有助於強調公司應該採取的方向。
  • 確保獲得高層領導和管理層的支持。
  • 徵求利益相關者的反饋。股東、員工、供應商、其他合作伙伴、客戶,乃至更廣泛的社會羣體,都應該瞭解更具社會意識的經營方式可能帶來的好處。
  • 制定有助於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策略。
  • 選擇一種跟蹤方法(以及負責管理的人員)來衡量變化和結果。考慮針對與四項原則相關的成果設置績效激勵。

什麼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

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是企業定期發佈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其實現進展的過程。這有助於公衆瞭解企業如何爲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可持續發展報告可能包含以下信息:企業資源使用情況、運營活動對環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可持續性如何影響公司治理?

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支柱(或治理支柱)涵蓋誠實會計、透明度和合規性等實踐。這些實踐可以使公司的價值觀與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對於公司而言,與社區、價值鏈和最終用戶的價值觀保持一致至關重要。

企業可持續發展有哪些好處?

除了服務社區和環境帶來的社會效益外,可持續實踐還能長期提升企業利潤。例如,制定惠及員工和社區的政策可以爲公司帶來商譽。這些政策還能增加潛在客戶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吸引更多新客戶購買公司的產品。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其目標是將那些可能損害環境(本地和全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以及掩蓋公司財務數據和經營方法的商業行爲轉變爲對所有相關領域產生積極、持久影響的商業行爲。

綜述

可持續性涵蓋企業的整個供應鏈,要求從基層到供應商一直到零售商都承擔責任。

如果可持續生產成爲供應跨國公司和最終用戶的競爭優勢,這可能會重新配置一些僅基於低成本生產而發展起來的全球供應線。

當然,這種情況取決於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接受程度,以及這是否是真正的方向轉變還是僅僅是口頭上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閱讀 10-K 表格以幫助您挑選更好的股票

10-K 表格是最全面的公司信息彙編。 10-K 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提供的文件。 它是公司信息的最佳來源,除其他信息外,還提供對業務和行業、風險的描述、法律程序和財務報表摘要。它既是定量的也是定性的審查。然而,這份文件也有其缺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它是向後看的。

Apple 最賺錢的 5 大業務線

蘋果 ( AAPL ) 成立於 1976 年,成爲 2018 年第一家市值超過 1 萬億美元的美國公司。該公司在銷售額、利潤和股價方面的驚人增長曆來是由其 iPhone 產品的穩健銷售推動的。但隨着流行的智能手機和其他技術硬件設備的銷售放緩,該公司積極努力將自己轉變爲世界領先的數字服務提供商之一。

封閉式與開放式投資:有什麼區別?

封閉式與開放式投資:概述封閉式和開放式投資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徵。兩者都是專業管理的基金,通過投資於股票或其他金融資產的集合而不是單一股票來實現多元化。兩者都彙集了許多投資者的資源,以便能夠進行更大範圍的投資。它們也被稱爲封閉式和開放式基金。但這兩種投資類型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

阿里巴巴IPO:為什麼要在美國上市?

阿里巴巴( BABA )最初被描述為中國對亞馬遜( AMZN )的回應。繼 2014 年 9 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首次公開募股(IPO) 之後,在線市場在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其擁有的公司方面都呈指數級增長。

公司可以宣布超過每股收益的股息嗎?

宣布和支付股息與當前每股收益(EPS) 沒有直接關係。公司可以支付超過每股收益的股息。一家每股收益低於當年股息的公司可能正在擺脫一系列利潤更高的年份,每股收益更高,但已將其擱置 現金支付未來的股息。要點公司可以使用前幾年留出的現金支付股息,支付超過每股收益 (EPS) 的股息。

影響力投資的歷史

影響力投資是投資者關注的一個主要話題,它擁有巨大的增長,並被那些尋求將投資組合與其價值觀結合起來的人們廣泛接受。但影響力投資從來都不僅僅是一種時尚。要點社會責任投資起源於18世紀美國的衛理公會,它是新教基督教的一個教派,避免奴隸貿易、走私和炫耀性消費,並抵制投資生產酒類或菸草產品或推廣賭博的公司。

相關詞條

發售價格定義

什麼是發售價格?發售價格,一般來說,是出售某物的價格。在金融和投資領域,發行價格通常是指公開發行證券在首次公開募股(IPO) 期間可供投資銀行購買的每股價值。承銷商在試圖確定證券發行的理想價格時會分析許多因素。承銷商費用和適用於發行的任何管理費用通常包含在價格中。關鍵點發行價是指投資銀行在IPO過程中設定的股票價格。

不可贖回的可轉換無抵押貸款股票

什麼是不可贖回的可轉換無擔保貸款股票(ICULS)?不可贖回的可轉換無抵押貸款股票 (ICULS) 是一種混合證券,具有債務工具的某些品質和股本認股權證的某些特徵。與債券一樣,ICULS 每半年或每年以預定利率向持有人支付固定息票。與認股權證或可轉換債券一樣,ICULS 可以轉換爲普通股,從而爲投資者增值。

經驗豐富的問題

什麼是經驗豐富的問題? 經驗豐富的發行是來自已建立證券的公司的額外證券發行,該公司的證券已經在 二級市場交易。經驗豐富的發行也稱為經驗豐富的股票發行或 後續公開募股 (FPO)。藍籌股公司發行的新股被認為是經驗豐富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交易的未償債券也被稱為經驗豐富的債券。

企業社會責任 (CSR) 定義

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CSR)?企業社會責任 (CSR) 是一種自我調節的商業模式,可幫助公司對自身、利益相關者和公衆承擔社會責任。通過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也稱爲企業公民,公司可以意識到他們對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和環境。

可持續性定義

什麼是可持續性?在最廣泛的意義上,可持續性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維持或支持流程的能力。在商業和政策背景下,可持續性旨在防止自然資源或物質資源的枯竭,以便它們長期可用。因此,可持續政策強調任何特定政策或商業實踐對人類、生態系統和更廣泛的經濟的未來影響。

FTSE4Good 指數系列:它是什麼、如何運作、示例

FTSE4Good 指數系列是由金融時報羅素集團 (FTSE) 創建和維護的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股票指數列表。詳細瞭解這些索引及其工作原理。要點FTSE4Good 指數系列是一系列 SRI/ESG 股票指數,其中包括在企業責任方面享有良好聲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