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私挖矿?
自私挖矿是一种欺骗性的加密货币挖矿策略,其中一名矿工或一个团队会解出一个哈希值,生成一个新的区块,并将其隐藏在公有链之外。此操作会创建一个分叉,然后利用该分叉挖矿,超越公有链。
如果该团体的区块链领先于诚实区块链,它就可以将其最新区块引入网络。由于网络能够识别最新区块,因此该团体的分叉将覆盖原始区块链。矿工可以通过修改区块链,有效地窃取其他用户的加密货币。
概要
- 自私挖矿是一种欺骗性的加密货币挖矿策略,其中一个单独的矿工或团体努力改变区块链以获取利益。
- 在这种策略中,矿工将他们生成的区块“隐藏”在主区块链中。
- 在现实世界中尚未观察到自私挖矿的例子,但缺乏观察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生或不会发生。
自私挖矿如何运作?
“挖矿”是指区块链网络中节点验证并确认交易的过程。矿工通过计算劳动获得新铸造的代币。自私挖矿是指卡特尔组织会隐藏主链上新创建的区块,并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点将其显示出来。
自私挖矿最早是由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埃敏·冈·西雷尔(Emin Gün Sirer)和伊塔伊·埃亚尔(Ittay Eyal)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他们证明,可以通过隐藏主区块链中新生成的区块,从而创建区块链分叉,来赚取更多比特币。理论上,矿工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将其引入网络,从而篡改区块链。
比特币和其他采用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的加密货币网络依赖于矿工,他们的挖矿软件会发现随机生成的加密哈希值的解。当哈希值被解开后,区块链上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区块,解开该区块的矿工将获得交易费和奖励。
加密货币在不断发展。由于其数字化、新颖且具有价值,因此总会存在来自不诚实意图方的新威胁。
Sirer 和 Eyal 在 2013 年的论文中证明,矿工可以通过隐藏新区块并将其提供给其私有网络内的系统来提高其整体收益份额。这种做法加快了发现过程,并解决了与挖矿相关的基础设施问题,例如网络延迟和电力成本。
最初,分叉后的区块链会比公有区块链短。私链会在其池中挖掘新区块,并隐藏所有新生成的区块。挖矿过程不断重复,直到私链的区块高度大于公有区块链的区块高度。
然后,自私矿工会策略性地选择合适的时机,将新区块引入诚实区块链,从而将公有区块链加入到新引入的区块链中。公有网络会挖掘新的区块链,而自私矿工则会获得新区块的加密货币奖励和交易费。
Sirer 和 Eyal 分析了这两条链的资源浪费情况。他们推测,自私矿工比公链矿工更具竞争优势,因为考虑到浪费的资源后,他们的回报相对较高。
自私挖矿是一种威胁吗?
Sirer 和 Eyal 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创建分叉并抢占诚实矿工的利益来篡改区块链。他们还指出,理性的矿工在观察到某个群体的利润后,会加入该群体,因为他们会被更高的回报所吸引。然而,其他研究人员对自私矿工和群体的激励机制、实用性和威胁持有不同意见。
还有理论认为,只有降低挖矿难度,自私挖矿才会有利可图。
2017 年,克雷格·赖特 (Craig Wright) 证明,自私的矿工不会创造比他们本来有权获得的更多的区块,从而获得比他们本来有权获得的更多的奖励。
2018年,杰克·戈伯(Jake Gober)提出理论,如果自私挖矿比诚实挖矿更有利可图,那么许多矿工都会这样做。杰克证明,虽然自私挖矿比诚实挖矿更有利可图,但网络上多个自私矿工或团体会在分叉之间形成竞争,从而降低盈利能力。
有趣的是,王兆杰等人在研究中观察到,截至 2021 年底,现实世界中尚未发现任何已知的自私挖矿攻击案例。
双方的论点都表明,虽然自私挖矿攻击确实可能发生,但这可能纯粹是学术性的。另一种可能性是,过去确实发生过自私挖矿攻击,但尚未被观察到。
但更有可能的是,大多数加密货币矿工都有诚实的意图,并且数学建模正在被用来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自私挖矿攻击?
自私挖矿攻击是故意改变区块链以增加对一个矿工或一组矿工的奖励。
比特币是否依赖于矿工?
比特币网络使用矿工来验证区块和交易信息。没有矿工,验证和确认就无法进行,网络也无法正常运转。
什么是自挖比特币?
社区普遍接受的“独自挖矿”一词指的是“单独挖矿”。单独挖矿是指使用专用集成电路 (ASIC) 矿机或任何能够挖矿的设备进行挖矿。遗憾的是,挖矿所需的算力远远超出了单独矿工的能力范围——除非该矿工拥有大型的比特币挖矿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