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需求破坏?
在经济学中,需求破坏是指由于价格持续高企或供应有限,某种商品的需求出现永久性或持续性下降。由于价格持续高企,消费者可能会认为不值得购买太多该商品,或者寻找其他替代品。
需求破坏通常与石油或其他能源商品的需求有关。
重点摘要
- 当一段时间的高价或供应受限导致消费者永久改变其行为时,就会发生需求破坏。
- 即使商品供应量增加和/或价格下降,这也会导致对商品的需求减少。
- 这种现象通常与原油或汽油等能源商品的需求和价格有关。
理解需求破坏
经济学家使用“需求破坏”一词来描述当供应商品的市场发生某种变化,导致该商品的生产流程结构和消费模式无法调整,从而无法维持时,商品需求发生的变化。该术语最常用于能源商品及其相关商品。
例如,持续高企的油价可能导致家庭购买更小、更省油的汽车,或转向电动汽车。这反过来又会降低汽油的总体需求。石油生产商可能会为了应对油价上涨而提高产量,从而增加石油供应,并逐渐降低其价格。然而,由于人们持续转向更节能或电动汽车,即使在油价较低时期,汽油的总体需求也已遭到永久性破坏。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需求破坏导致需求曲线持续向下移动。
在某些市场,需求的骤减可能会导致某种商品彻底过时。例如,鲸鱼取暖油曾是许多地方的主要照明和供暖来源。随着更廉价的化石燃料替代品被发现,鲸脂的高价使其吸引力下降,需求量暴跌。最终,围绕原油建设了新的基础设施,导致需求的转变成为永久性的——尽管鲸油曾被美国政府列为“不可或缺”的商品。
需求破坏是永久性的吗?
在许多情况下,需求破坏会导致市场结构的永久性变化,有时甚至会导致该商品过时。然而,在其他情况下,需求的减少可能只是暂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需求破坏期间是否有可行的替代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和转换。
通货膨胀会导致需求破坏吗?
高油价可能会刺激需求破坏,尤其是在能源市场,但前提是它能够促使消费者以某种持久的方式改变其行为。当通货膨胀发生时,所有经济部门的价格往往会普遍上涨。因此,汽油价格上涨也可能带来汽车价格、食品价格和住房成本的上涨。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破坏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所有替代品的价格都会同时上涨。
当每桶石油价格达到多少时,需求就会遭到破坏?
这是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师经常提出的问题。2021年,摩根士丹利曾预测每桶80美元的油价将导致需求崩溃,但鉴于2022年油价将突破100美元,他们承认自己错了。随着新冠疫情消退,人们渴望更多地驾车出行和乘坐飞机,与此同时,汽车价格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使得人们转向更高效或电动汽车的意愿减弱。因此,鉴于目前的经济状况,油价的临界价格可能远高于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