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選擇
從大的資產類別看,存在包括房地產、實物資產、股票、債券、現金、優先股、可轉債、大宗商品、期貨、期權、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外國證券等多個類別的資產。通常我們最常接觸到證券資產類別則是股票、債券和現金,如果不想進行各個選擇,單純資產配置,則可以選擇股票指數基金、債券指數基金、貨幣基金和國債逆回購等具體充當上述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特徵是把各種主要資產類型混合在一起,以便在風險最低的情況下,使投資獲得最高的長期回報。值得說明的是,資產配置並不是以資產短期的漲跌爲立足點,不是說未來幾天、幾周、幾月股票資產要漲了,就多配股票資產,事實上也無人能夠持續預測對證券品種短期的走勢。投資組合管理者以資產類別的長期收益率潛力爲出發點,爲提高回報率審時度勢改變各主要資產類別的權重。例如,我曾在2015年6月7口雪球博客提及,中國A股2015年4000點的創業板對應150倍的市盈率,如果創業板能夠連續以超過GDP增速2倍即15%的淨利潤增速增長10~15年,那麼如今150倍的市盈率就可以下降到比較正常20~30倍左右,但創業板仍然存在增速達不到假設、市盈率達不到假設的雙重風險,人概率上,創業板15年後還會是4000點左右,15年潛在投資回報率爲零。顯然,基於資產的長期收益率低,理智的投資者應該規避創業板類股票資產類別,即便創業板短期存在繼續上漲的情況。
資產配置應考慮的特徵因素包括:風險、收益和流動性。風險因素,一些資產類別具備高財務槓桿,因而具備高風險,例如保證金交易的期貨、分級基金中的B級基金。而一些金融衍生品工具具備複雜的條款因而風險也很高。最常見到的資產風險是源自過高的估值,但現實中,證券品種價格在上漲,估值變得越來越貴,投資者卻覺得安全,反倒證券品種價格下降,估值變得越來越便宜(倒閉公司除外),投資者倒覺得危險了。收益因素,資產收益率一方面取決於資產本身增長空間和前景,另一方面取決於估值,低估的資產未來回歸價值的概率大,投資回報高可能性大。流動性因素,現金的流動性最高,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房地產、實物資產等流;動性最差。投資者應該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結合資產類別的風險、收益和流動性特徵構建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