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自然是出於我個人的價值偏向),劣等業績股票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高估值。當然,對股票進行估值的方法不計其數。不過,從賣空者的角度看,最有價值的方法無疑是市銷率。
關注高市銷率可以讓我們冷眼面對魅力股—那些完全脫離現實的股票。在投資者激情四射的時候,他們總喜歡看到更令人振奮的損益表,因爲高盈利可以讓估值成數保持“低”水平。實際上,在網絡泡沫時代,市場是在用每個用戶的平均收入進行估值—只要讓他們手指不斷點擊鼠標,兩眼緊盯顯示器,便能讓商家財源不斷。
因此,只要我聽到有人採用市銷率來分析股票,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他們肯定是想隱藏什麼東西。不過,由於我始終“基於證據的投資”的支持者,因此,對我來說,證據最有價值。把市銷率作爲一種策略性依據能行得通嗎?
圖24-3 市銷率的五等分位(平均%)
圖24-3爲1985-2007年期間不同市銷率歐洲股票(按市銷率五等分位分類)的市場表現。最便宜股票的表現讓最昂貴股票自嘆弗如,這一點也不奇怪。
爲了對這個特殊的估值指標進行檢驗,我們對多空倉組合的收益率按價值與歐洲MSCI指數之差進行迴歸。結果顯示出明顯的“阿爾法”,因此,市銷率顯然比市賬比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