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問,那些公開批評分析師缺乏預測能力的人,爲什麼總能在他們的領地裏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呢?答案就在於一個簡單的現實—分析師預測的長期增長率極其接近於根據反向工程股利貼現估值模型(DDM)得到的內涵增長率。例如,分析師根據動態研究有限公司(RIMM)預測的長期年均增長率約爲33%。而我根據反向工程DDM得到的內涵長期年均增長率則爲35%0另一方面,分析師得到的長期增長率爲-3%,而我的反向工程DDM則表明,市場內涵的長期增長率則是-1%。不過,能找到一支長期增長率爲負的股票絕對是難得一見的成就。帕特里克•庫薩蒂斯和蘭德爾•伍爾裏奇在2008年發表的論文中,對分析師的長增長率預測從多個側面進行了研究。在這裏,和我們的討
論關係最大的是,分析師不情願預見負的長期增長率。庫薩蒂斯和伍爾裏奇指出,在他們研究的美國樣本(1984-2006)中,約31%的公司最終均表現爲負的長期收益增長率,而按照分析師的預測,只有0.17%的公司會遭遇負增長!
預期增長率與內涵增長率之間的密切關聯度並不讓我感到特別意外(我認爲很多讀者也不會感到喫驚)。因爲分析師經常以長期增長預測說明其目標價格,並據此提出投資推薦。但奇怪的是,對於這些更關注短期市場動量的分析師,他們的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居然具有極高的關聯性。
因此,長期預期增長率與內含增長率之間完全有可能存在較爲緊密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