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秀的價值投資者似乎總對他們的習慣性選擇持懷疑態度。不過,如前所述,懷疑最爲少見。因此,我們需要學會以現實挑戰信仰。
這也是我所說的“氣循證投資”的基礎。在醫學界,有一門學科認爲,我們應該過實踐研究來指導醫療實務。這個主張被冠以“循證醫學”這樣一個名字。我認爲,投資界也需要這樣的理念。我們不應該不加判斷地肯定某種觀點是正確的,相反,我更希望能看到證明這種觀點的證據。
比如,毫無根據告訴我某隻股票在未來10年能實現40%的年均增長率毫無意義,我需要的是大量來自企業的樣本,並對結果的分佈進行檢驗。或者說,如果你認爲自己的股票可以保持當前的投入資本回報率,那麼,不妨看一看歷史記錄,看看一個公司到底有多大可能性做到這一點。做一名經驗論的懷疑者(或是說持懷疑態度的經驗主義者更貼切)似乎是迫使我們用現實對照理論的最佳方式。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牢記福爾摩斯的話:“在得到證據之前作結論,是罪不可恕的錯誤。削足適履,以裁剪實踐附和理論,而不是以理論適應實踐,絕對是荒謬透頂的。以不充分的證據構造站不住腳的理論,是我們這個行業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