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們和交易者沒有注意到的是槓桿或流動性。由於他們認爲通過波動性可以掌控一切,而且波動性是風險的唯一原因,因此不用太在意流動性和槓桿。他們如此關注波動性,如此強烈地認爲波動性就是風險,而認爲槓桿和流動性是獨立的風險因素,並不會導致什麼結果,它們在LTCM所使用的、擁有有效市場假說精髓的公式中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是。
LTCM的專家和管理投資組合的經理最常被問及的問題是他們用多少的波幅(“Vol”)來優化回報。比較一致的答案是波幅會隨着一些額外的風險而增加。當槓桿率從20:1上升到30:1時,他們仍然相信波幅還可以更高。
上帝格外善待LTCM。1994年,它獲得的回報是20%;1995年的淨回報增加到43%。到1996年存天,它所管理的資產達到1400億美元,公司資產增加了3倍達到36億美元。只經過3年的運營,其資產已經超過雷曼和摩根士丹利,退近類似於所羅門兄弟這樣的巨無霸。1996年,它所收取的淨費用是公司資產的41%。達到21億美元,比迪士尼、麥當勞和美國運通這類大型增長型藍籌股公司還要多。
但在這種堆眼的增長之下有其他一些讓人倒胃口的地方。前面也提到,1996年年初公司的槓桿率攀升到30:10就像我們見到的,在一個上升的市場中,槓桿運行得很好,比如1929年和1987年大股災之前的時間裏;但當市場走低時,情況很慘。在30: 1的槓桿操作下,只要市場的價值下跌3.3%,LTCM的所有資產頃刻間就會灰飛煙滅。同時,其回報只佔整個管理資產不到2.5%的水平。這是未計算其投入在大量衍生品上的幾千億美元資金的情況下,如果算上這些,回報率可能不到1%。一隻90天期限的偵券回報率是4.5%,幾乎是LTCM總資產回報率的4.5倍。LTCM幾乎所有的回報都來自於高槓杆操作。
到了1997年年中,亞洲經濟開始崩潰,首先是柬埔寨,接着是菲律賓、馬來西亞、韓國,之後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大量的股票在下跌。在貨幣匯率也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市場完全崩潰了。亞洲的老虎們變成了頗抖不已的小貓咪。經濟崩潰開始蔓延到南美、東歐和俄羅斯。
ITCM決定在危機中對賭。因爲波動性非常大,公司決定不僅賣空標普500的波幅期權,還會賣空歐洲和其他市場的大型指數期權。默頓和其他成員確信波幅會迴歸均位,而這意味着波幅在將來會下跌。但LTCM在衡最波幅時所犯的巨大錯誤,最終給了該基金致命一擊。
默頓一直都有很多機會。有效市場假說理論、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和默頓模型都說股票波幅在長期中是穩定的。它們沒有說在什麼時候證券或衍生品的波幅會迴歸均值。這就像穿過一條平均1米深的河,揹着一個50斤重的背袋:可能河的一些地方深50釐米,一些地方深3米。這個存活率可不夠好,但默頓這位超級數學家就精確而不幸地踩在了河深3米的這個位置上。
在一個嚴重的股災或熊市中,如默頓和有效市場假說信徒們熱切地相信波幅終究會迴歸一樣,它是花6個月、12個月還是幾年時間才能迴歸正常水平呢?有效市場理論並沒有給出答案。它怎麼能給出答案呢?這一信念很顯然來自於有效市場瑕說理論,而不是出自嚴格的測試。但LTCM的槓桿率高達30:1,所以股市必須迅速地迴歸正常的均值,因爲槓桿率—有效市場假說沒有認識到它是風險的因素之一——在市場的表現繼續相悖的時候,將以光的速度吞沒所有的資產。不幸的是,這正是LTCM所經歷的事情。默頓和斯科爾斯犯了同那些虧得一塌糊塗的絕望的投資新手一樣的錯誤:LTCM在拋硬幣的時候輸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