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放量式突破和突破受阻的實例解析

  |  

蘭花科創(600123)(見圖3-25):該股在2005年12月初的向上突破就是最經典的案例。向上突破時量價配合良好,主力機構介入明顯。具體特徵表現爲:數條中段期均線收攏後出現上漲,但是上漲幅度並不大(一般大於3%以上即可),成交量溫和放大,技術走勢上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技術回調。對於這種類型的平臺突破,每次靠近5日均線或者10日均線都是不錯的短線買點。


圖3-25 蘭花科創平臺突破形態圖解

哈藥股份(600664)(見圖3-26):該股在2006年9月26日的突破受20周均線壓制明顯,短期下方仍有半年線支撐,但是如果下週成交量繼續萎縮的話突破可能將面臨失敗。這種放量突破和平臺突破類型都一樣,都屬於主力試盤的一種方式。對於這種放量突破之後成交量出現大幅度萎縮的情況,則表面僅僅只是主力試盤,做多並不堅決,暫時還是觀望爲好。


圖3-26 哈藥股份主力試盤圖解

在研究趨向線突破時,需要說明以下情況:一種趨勢的打破,未必是一個相反方向的新趨勢的立即開始,有時候由於上升或下降得太急,市場需要稍作調整,作上落側向運動。如果上落的幅度很窄,就形成所謂牛皮狀態。側向運動會持續一些時間,有時幾天,有時幾周才結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5日、 10日均綫係統的攻擊關係是什麼樣的?

5日和10日兩條移動平均綫所組成的攻擊係統,是最基礎的攻擊係統。首先,5日綫是股價進行攻擊的“依托均綫”,股價的攻擊動作如果過快、過猛,脫離5日綫太遠,就會造成股價嚮5日均綫的“靠綫”修正現象發生。 反過來,由於股價的攻擊拉動作用,也會對5日均綫形成“拉綫”影響,從而加速5日均綫的攻擊運行速度以及攻擊運行角度。

價升量縮的經典運用(拓維信息)

在衆多漲停基因中,“價升量縮”是唯一一個可以用單個基因來做預報的。對“上海物貿”這隻股票,我們用“價升復縮”這一個漲停基因來預報,這5次預報5次全部成功。此前我們於2013年6月7日、6月26日、8月20日對“中青寶”的多次盤前預引也都是採用了“價升量縮”這個基因。成功率也很高。

隨機指標背馳準確性高

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優點——隨機指數是敏感的指標工具。它在圖表上是由%K是%D兩條線所形成的,因此也稱KD線。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線(快速平均值)和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漲勢開始遲緩,則會慢慢反映到K值和D值,使K線跌破D線,此時中短期跌勢確立。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件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着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件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件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

分時圖上均價綫止損法則

分時圖上均價綫止損法則 技術特徵第一,分時圖上止損的法則有很多種,在這裏重點介紹破位止損法則。如下圖所示。第二,股價運行到盤頭階段末期,均綫係統已經疲態畢現,早盤股價跳空低開,直接下行,放量下跌,毫無抵抗。第三,隨後,加速下跌,垂直跳水,封死在跌停闆上。

什麼是長下影周陰線

長下影周陰線(見圖5-31)是指開盤價低於最高價但是高於收盤價、收盤價明顯高於最低價的周K線。其中心值位於下影線區間或收盤價附近。

頭肩形態與MACD指標結閤實戰應用

頭肩形態形成的過程中,MACD指標往往形成經典的項底背離形態。在頭肩底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底背離”的看漲信號。之後股價上漲,當右肩形成時,DIFF綫往往嚮上突破零軸然後迴調,得到支撐後再次嚮上。反之,在頭肩頂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項背離”的看跌信號。

KDJ指標4種賣點(圖解)

賣點1:指標線D突破80—突破時賣出圖例1 樂山電力日K線如圖例1所示,2009年11月17日,樂山電力(600644) KDJ指標中的指標線D突破80,進入超買區間。這個形態說明多方力全強盛到極致,有後續力量不足的危險。股價繼續上派的空間已經相對較小。相反,一旦多方力量稍有減弱,股價將受到空方持續打壓而下跌。

怎樣判斷股價突破趨勢線?

趨勢線分析在股票技術分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在轉點處,趨勢線分析常能非常早的發現轉點已出現,趨勢將轉變。一旦投資者能熟練掌握趨勢線分析,將可以在下跌趨勢結束轉爲上升趨勢時,及時買入,贏得利潤;在上升趨勢完結下跌趨勢將開始時,及時賣出迴避風險。

短線交易的心態解讀

股市可以讓投資者短期暴富,也可以讓投資者的收益迅速化爲烏有。股市就是將人性中兩個最大的缺點,即貪婪和恐懼極度放大。因此,股市中的多數投資者只顧眼前一時的利益得失,無法冷靜面對長期複利增加的效果。成功的投資是良好的心態、紮實的股票理論知識與合理的操作技巧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