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金融的罪過之一,就是過分迷戀那些喜歡分門別類的基金經理。我一直覺得這樣做有點愚蠢。如果我有一位優秀的基金經理,爲什麼不讓他去投資他心目中的機會對象呢?
比如,通過過去5個月的研究,我一直想圍繞如下3個主題構建一個資產組合:以現金抵禦經濟緊縮(同時作爲把資本向其他兩個渠道輸送的通道)、固定收益和股權領域的潛在價值投資以及”PS 、黃金和股利互換等低成本保值工具。
當然,在今天,大多數基金經理只是被迫當了專家,也是,他們把“資產配置”的決策權留給了最終客戶(在如何投資這個問題上,這個羣體顯然不及大多數最普通的基金經理)。這些制約因素導致投資者不能充分利用出現在面前的每一個機會。因此,我提到的組合可能對很多投資者是無法想象的,即使他們能想到,要付諸實施也需要大量的專業基金經理替他們操盤。
同樣,我通過市場分析經常會發現,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淨賣空,比如2007年就是這種情況。2007年年初,分析結果顯示最佳策略爲賣空的頻率達到了歷史最高。與此同時,做多交易的機會則變得微乎其微。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市場的優勢正在向做空一側傾斜。這讓很多基金經理發現,他們根本就無法做到完全投資!
基金經理受到的人爲限制就如同邀請羅伯特•普蘭特演出,但卻告訴他只能唱搖籃曲一樣。只要發現投資機會還處於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爲什麼不自由自在地利用這些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