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默的“大蕭條”教訓對投資者有什麼啓示?

  |  

在閱讀了費雪在20世紀30年代的這段分析之後,我最近又看到現任奧巴馬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的一篇演說稿。羅默在學術界的聲望源於她解釋“大蕭條”的原因,尤其是對終結“大蕭條”的原因。在這次演說中,羅默總結了“大蕭條”爲當前形勢提供的六個教訓。

教訓之一:小規模財政刺激政策作用有限

在發表於1992年的一篇文章中,羅默認爲,財政政策並不是美國經濟走出“大蕭條”的決定性力量。這並不是因爲財政刺激在本質上無效,而是因爲所採取的財政規模不足。正如羅默所說的,“當羅斯福於1933年就任時,真實GDP低於其正常情況30%多……1934年,財政赤字的增長度達到GDP的1.5%”。

教訓之二:即便利率接近零,信用擴張依然有助於治癒經濟衰退

羅默認爲,實際上,驅動貨幣擴張(金本位制度下貨幣體系的一個特點)的是財政部,而不是美聯儲。1933年4月,羅斯福宣佈暫停美國兌換黃金,並對美元實行貶值。當美國在新高價位_L恢復金本位時,黃金大量湧人美閏,這就可以讓財政部發行與美聯儲票據可互換的黃金(gold certificates)。正如羅默說的那樣,“最終的結果,就是以貨幣和儲備形式的貨幣供應在 1933年到1936年期間年均增長了近17% ”。羅默認爲,這種“貶值帶來的貨幣供應膨脹,打破了探索循環”—這也是支持羅默上述觀點的實證證據。

教訓之三:不要過早壓制市場動力

貨幣供給膨脹似乎給真實經濟帶來了令人矚目的增長:美國經濟在1934年實現了11%的真實增長率,1935年增長9%,1936年繼續增長13%。這誘使美國政府認爲,一切都將繁盛如初。因此,到了1937年,財政赤字減少了美國GDP的2.5%。同時,美國政府收縮貨幣政策,羅默提到,“美聯儲在1936年和1937年分三步將儲備金限額提高一倍”。由此,她得出結論:"1937年的政策錯誤轉向,讓大蕭條又多延續了兩年。”

教訓之四:並肩而行的金融復甦及真實經濟復甦

羅默指出了真實經濟復甦和金融復甦之間密不可分的屬性。這與我們的分析不謀而合:在債務通縮環境下,銀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根源,它只是問題的表象之一。當前的美國政策似乎只是定位於“修復金融體系”,伯南克的言論足以說明這一點,“如果金融市場和銀行不穩定,經濟就不可能復甦”。這樣的觀點似乎有悖常理,在羅默看來,“強化真實經濟有助幹改苦金融體系的健康。銀行利潤從1933年的鉅虧轉變爲1935年的暴利,並一直延續到‘大蕭條’結束爲止”。

當時,銀行實現盈利似乎更能讓投資者興奮不已。坦率地說,如果一家銀行在這種環境下不能報出利潤,它就會受到投資者的鄙視和遺棄。儘管銀行的盈利環境異常惡劣,但他們很少會因此而喪失流動性。如果你在今天開辦一家企業,那麼,開辦銀行顯然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選擇。但是,歷史上的慘痛教訓決不可忘記。正如約翰•哈斯曼(John Hussman)指出的那樣,“上一週,投資者還在爲花旗集團前兩個月的經背利潤而激動萬分,但是,這隻能說明投資者很可能並沒有完全理解‘經營利潤’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或許花旗集團已經分崩離析,潘偉迪(Vikram Pandit,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已經在停車場裏賣檸檬,但花旗依舊會報出一個漂亮的經營利潤。”


教訓之五:全球擴張性政策面臨壓力

考慮到當前的全球性經濟衰退,羅默對競爭性貶值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放棄金本位,增加國內貨幣供給,是20世紀30年代世界各閏經濟先後步人復甦的關鍵性因素……這些舉措共同造就了更低的全球(真實)利率……而不是僅僅把通脹從一個國家擴散到另一個國家。”

這也是阿爾伯特和我最近一直討論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思考,競爭性貶值(從匯率角度看,它顯然是一場零和遊戲)是否能給本地貨幣供給帶來足夠影響,從而提高通脹預期,最終導致相關國家出現通縮。羅默本人似乎很贊同這種觀點。

教訓之六:“大蕭條”必將永久性地離去

羅默歸納的第六個教訓或許對投資者瞭解當今市場有所啓發。她認爲,“大蕭條”終究要走到終點。正如羅默所言,儘管財產損失令人扼腕,金融市場混沌不堪,信心的喪失更是幾近徹底摧毀美國人對資本主義的基本信念,但經濟最終還是走上覆蘇之路。實際上,1933年到1937年期間的經濟增長,已經達到人類歷史上在非戰爭時期的最高點。如果美國不是在1937年像其他國家那樣,採取令人窒息的遏制性經濟政策……肯定會在“二戰”爆發時實現完全復甦。這不由得讓我們聯繫到,蔓延於當下社會的無病呻吟或許毫無意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30日負乖離率過大買入 買點與分析及操作要點

買點及原因分析30日負乖離率過大是中、短綫買入時機。一般來說,股價在30日均綫之上運行的股票屬於強勢股,在30日均綫之下運行的股票是弱勢股。多數投資者都有極強的中、短綫投機心理,都希望買瞭股票就上漲或買入上升趨勢中即在30日均綫之上的強勢股,而遠離在30日均綫轉換的。

DMI指標抄底如何操作?DMI指標運用實戰案例分析

股票操作中,找到個股的底部並且在合適的位置買入,能獲得不錯的收益。抄底是指以某種估值指標衡量股價跌到最低點,尤其是短時間內大幅下跌時買入,預期股價將會很快反彈的操作策略。那股票抄底技巧有哪些?股票的技術指標很多,但是如何進行抄底呢?今天股票知識給大家介紹DMI指標的抄底操作,教大家更簡單的抄底技巧。

貪婪是投資最大的敵人

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永遠無法滿足的,而市場中的機會總是稍縱即逝,心輕可以上天堂,心貪卻可能一無所有。圈內的投資人總喜歡將《獵手捕火雞》的寓言故事掛在嘴邊,向那些缺乏經驗的新晉投資者講述,內容如下。一天,一位獵手早上去查看他的籠子,發現籠子裏有12只火雞。在他放下籠門之前,一隻火雞溜出了籠子。

炒股被套後該如何解套?

股民被套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短期操作不利導致被套,這種被套很好解決,但是現在大多被套的股民都屬於第二種,股市大規模的崩潰下跌,因爲系統性風險導致被套。在這種情況下,解套難度上升,其中一些誤區,更要儘量避免。 被套不怕,寧死不賣,不賣就不賠。這種想法很可怕,因爲沒有人可以預測到自己的股票究竟會跌到什麼地步。

股票炒股技巧|股民如何根據成交量的單日凸量形態判斷股票的走勢?

股票走勢的高低狀況,可以講是投資者在股市上唯一關心的事情!股市上的單日凸量屬於成交量的一種異動放量,成交量產生變化,證明股票的走勢也會隨着一起顯現變動。

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

如圖4-16所示。 圖4-16  金瑞科技走勢圖圖4-16是金瑞科技(600390)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有標記的地方是一個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前麵我們講瞭太多的綠柱組閤形態。下麵我們看一下前高後低的紅柱形態。從實際應用上來說,它們之間的原理是一樣的,隻是和綠柱的正好相反。紅柱的高柱峰代錶的是股價上漲幅度大。

隨機指標背馳準確性高

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優點——隨機指數是敏感的指標工具。它在圖表上是由%K是%D兩條線所形成的,因此也稱KD線。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線(快速平均值)和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漲勢開始遲緩,則會慢慢反映到K值和D值,使K線跌破D線,此時中短期跌勢確立。

觀察是否有其他主力作用的案例解析

主力通過小單掛盤這種方式可以在暗中觀察個股中是否還有其他主力在場內,這種情況多出現在下跌趨勢末期和主力建倉完成時。實戰案例中青旅(600138)——五檔小單如圖4-9所示爲中青旅2015年7月14日的分時圖和盤口信息。

道氏與波浪理論的不足

道氏理論為我們闡明瞭股市中的一個客觀規律—趨勢運行,波浪理論則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瞭解瞭趨勢的細節。但是,理論終究是理論,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理解它們的主要思想方為首任,如果生搬硬套、應用於股市實戰中,則有可能屢屢碰壁。因為,這些理論的設計初衷隻是為瞭揭示瞭股市運行的客觀規律,而非指導投資者進行買賣操作。

橫盤整理的K綫標準

這是第一位的要素,隻有確定瞭橫盤整理K綫的界定標準,纔能在今後的操作中快速、準確地辨識齣這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