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些表格清楚地表明瞭這一點,但是常規智慧改變得很慢。奈特教授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劃分,給我帶來了一個重要的經驗教訓。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表現在短期內都是不確定的,但是隨着時間推移,不確定性會轉化爲風險。如果風險回報是豐厚的,那麼風險仍是我們的朋友,對於股票來說確實如此。我們必須記住的是,對股票和類似投資品來說,隨着時間推移,風險會逐漸變成不斷增加的贏利機會。
關注短期會導致低於標準的回報。投資者最好是關注股票組合可能被長期持有的時段,而不是短期的波動性。
下面的心理學指導原則概括了這些發現。
心理學指導原則(a):通脹和稅收大幅降低長時間持有股票的風險。
心理學指導原則(b) :通脹和稅收大幅提高長期持有國債、其他債券和存款的風險。
芝加哥大學的裏查德.塞勒教授是行爲金融學的先驅之一,他曾告訴我,他希望股票價格不要每天發佈。他的理由是,股價的過度曝光,特別是在不好的時機催生焦慮,經常引發投資者做出愚蠢的決定。如果像人們對待房地產那樣,不是每天都能得到報價,情況會好得多。塞勒是對的,如果我們能清晰地關注長期可能性,不要被短期事件影響,我們也許會過得更好。
這些結果值得思考,特別是我們在後續章節將嘗試做一些預測,以及一些有關投資者未來結果的合理預測。注意,我說的是“合理的”。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驚奇不斷的世界,我最不希望投資者去做的事,是他們認爲未來是一場結局已定的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