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
从“人为操纵市场”开始学习道氏理论
- 读者在学习道氏理论的时候,应当从哪里入手呢?我们在阅读开拓者们的作品时发现,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笔墨来讨论操纵市场的问题,原因是在道氏理论出现之前,“人为操纵市场假说”是分析股市的主流理论。也就是说,市场操纵理论是道氏理论之前对股市运动的普遍性解释。因此,古典道氏理论的先驱者们用了大量的精力和篇幅来应对操纵市场的问题。
个股与指数不能相互验证,则个股有被操纵的嫌疑
- 在赫利曼及谢弗、希尔及摩根达成停战协议的次日前,因银行也顾虑到这个状况的风险而把融资利率由4%调高到60%,这也使得领先股指跌了60点。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观察股价被操纵的经验:在少数股价被严重操纵扶摇直上,而其他股价全都跌入谷底,整体市场出现这种诡异面貌的时候,则说明市场处于极其动荡的阶段。
在做空机制作用下集中持股容易产生多通空格局
- 当一只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而市场上其他股票价格全都跌入谷底时,其他股价的下跌并不是因为经济萧条或处于景气循环的谷底,也不是因为公司盈余欠佳或是总体经济情势逆转,更不是对企业发展不利的资讯传出市场,真正的原因是华尔街市场的做空机制使得投资人放空,以及集中持股。
反人为操纵市场假说:赫利曼击败摩根的投机战争
- 1901年,著名的美国北方证券案引起的股市崩盘,大约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崩盘的原因是由当时两派人马争夺对北太平洋铁道公司(North-em Pacific Railroad)的经营权所引发的。
使用成交量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成交手数表达的成交量更有意义
- 由于成交量的作用在于统计市场的参与度,所以成交量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确认的作用,因此用手数表示才能表达真正的含义。尽管成交手数量与价格相结合构成的就是交易金额,交易额的增加相当于贸易量的增加,代表着经济形势向好,但是对股市来说,成交量的意义在于表明市场中有众多的参与者。
道氏理论的成熟
- 由于道氏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指导我们用什么样的理念进入股市,所以了解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理论的深层内涵作进一步探索。当然,道氏理论并非尽善尽美,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论。
使用成交量时应注意的问题:交易量意味着市场摩擦
- 从股市交易统计上看,绝大部分参与者是亏损的,也就是说市场中参与者的总体基本上是亏损的。这一现象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是股票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是市场中有摩擦。尽管参与者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是自由的,但是金融市场并非“绝对自由”。金融的本质是服务。由于金融机构必须收取服务费,所以在市场中必然有摩擦,也就是有交易成本。
使用成交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流动性与交易量的区别
- 尽管股价的变化在总体上受各种经济、产业、企业等方面基本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基本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被动的。因为基本因素要起作用,就必须首先得到市场参与者的认可,然后才能通过交易形成不断波动的新价格。流动性是指市场中存在更加充分的买卖双方。
牛市、熊市三个时期的成交量情况
- 不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可以分为许多时期或阶段。通过量价关系的评估也可以对这些时期或阶段进行辨识,并协助判断基本运动是否反转。一般而言,成交量在牛市中的三个时期的情况是:第一期放量上涨,第二期缩量上扬;第三期再度放量上涨。
使用成交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成交量对趋势的验证关系对个股、期货更为适用
-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媒体上发现,在大量论述量价对应关系的时候,是以成交额和大盘指数进行对应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不伦不类”的。因为股指中的指标股只是股市中的一部分股票,而大盘指数的成交量是指一个市场中所有股票成交量的总和,所以这在量价对应关系上就是指代不清。
使用成交量时应注意的问题:成交量只能对趋势进行微观辅助验证
- 当我们分析个股或期货时,由于有时候很难找到相互验证的对象,而成交量可以提供的信息有助于解决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场行为,所以成交量作为辅助性指标尤其重要。成交量对价格的变化进行鉴别,本质上属于纵向自我鉴别体系,但同时又兼有相互验证的功效,这样就构成了对趋势的多层次鉴别。
股价指数及时、客观、准确地衡量宏观经济
- 今天我们看到,在所有的经济类媒体中,都离不开对股价指数的报道。对于西方人来说,经济状况如何不能用“好”“坏”这样的“粗略”形容词来表达,必须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表示。非常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一种相当简单而精确的预测工具—股价指数。道氏认为,“股指就像温度计一样,会反映整体经济的涨落”。
股价指数纪录所有事实
- 近代作家切斯特顿曾经说过,“不真实的甚至是虚伪的事实是无用的”,而道氏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任何人所了解、希望、相信和预期的任何事都可以在市场中得到体现。”在华尔街,没有人能了解所有的事实,更不要说这些事实的含义了,但是公正而无情的股价指数却像水银柱记录大气压那样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股价指数反映参与者的总体看法
- 道氏指出:“股价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雷亚也认为,“股价指数永远会适当地预期未来事件”。这个陈述并不意味着市场参与者对于未来事件的解释大体上必然正确,但确实代表着股价指数必然反映市场参与者的主流看法。
股市市场行为包容并消化一切
- 道氏指出:“市场代表着任何人所了解、希望、相信和预期的任何事,而市场对所有这一切最终都将作出无情的判决。”不过,道氏眼中的市场行为主要是指股价指数的走势,与我们今天的概念有些不同。汉密尔顿在《股市晴雨表》中阐述了隐藏在道氏理论背后的基本原则:“道·琼斯工业和运输业平均指数的运动是分辨市场未来走势的关键。
道氏理论的10年周期代表特定级别的周期
- 不过,依据10年经济周期来确定基本运动周期还是有商业价值的。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许多经济学家总是对长期经济趋势进行分析。但实际上,长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经济学家们说的长期到底是指5年、10年,还是指60年、100年呢?这个他们没有告诉你,只是让你感觉他们说得很有道理。
金融信息对日常波动的影晌
- 关于日常波动的动因有许多种解释,尽管大多数金融消息的作者都按即时事件解释市场活动,比如有效市场假设,但很少存在任何有价值的解释。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倡导者的观点,市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参与者在充分享有信息的好处之后。会立即理智地定出证券的价位。
日常波动引诱大众参与者进入市场
- 由于日常波动使大众参与者时常能尝到赢利的甜头—获取一定的浮动获利或小额的终结获利,所以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有在股票或期货市场上赚钱的经历,而这种赚钱的经历对大多数参与者而言主要是在日常波动级别的趋势上实现的。因此,日常波动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引诱大众参与者进入市场。形象地说。
市场情绪对日常波动的影晌
- 日常波动的成因大多来自于人的心理变化、市场人气的起伏或其他“风吹草动”等一些随机的或不确定的干扰因素。但是严格地讲,这些也可以被称为“市场影响因素”。相对于公司的基本因素,参与者的市场情绪对股价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当我们探讨股市问题时。将人为因素考虑在内是至关重要的。
日常波动具有一定的人为操纵性
- 由于日常波动是三个级别趋势当中级别最低的,所以趋势性也最弱,因此日常波动是三个级别的趋势中唯一可能被人为操纵的。正是由于日常波动具有可被人为操纵性,所以它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具有极强的随机性。不过,在股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就算是庄家,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坐庄股票的日常波动,而且这种控制受大盘背景和时间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