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私有化?
非私有化是指将所有权从私营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行为。政府可能出于各种原因采取此举,例如在经济困难时期试图维持关键基础设施的稳定。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经济的各个领域。
去私有化通常以“国有化”的形式出现,指国家对先前私有化的实体或行业的所有权。出于战略或政治原因,“去私有化”有时也被简单地用作国有化的同义词,以避免在将企业、行业或资源国有化时使用“国有化”一词的内涵和历史联想。
概要
- 非私有化是国有化的一种形式,即政府接管以前私有的企业、行业或资源。
- 非私有化通常与其他国有化出于相同的原因。
- 这些原因可能包括经济困境或自然垄断地位,另外还有公众对私营实体的不满或腐败指控。
- 国有制通常见于公用事业和医疗保健等关键行业,或被认为“大到不能倒”的陷入困境的金融公司。
- 2008-2009 年金融危机和大衰退期间及之后,发生了几起引人注目的非私有化事件。
理解非私有化
非私有化通常发生在交通运输、发电、天然气、供水和医疗保健领域,因为政府希望确保这些部门正常运转,从而保障国家持续平稳运行。此外,电力、天然气和水电公用事业公司往往是自然垄断企业,规模经济导致特定地理区域或市场只有一家生产商。
政府通常会严格监管或国有化此类行业,因为他们希望控制这些领域或确保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获得这些基本服务。
作为国有化的一个特例,去私有化通常涉及先前由政府或其他公共企业运营,并在某个时期被私有化的行业或实体。在许多情况下,去私有化涉及公众对先前私有化结果的不满,以及私营实体运营或私有化过程中涉嫌或实际存在的腐败行为。
其他国家利益,如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例如关税)或监测和执行质量或劳工标准的战略目标,也可能成为私有化的理由。
特别注意事项
国有化是企业在海外经营的主要风险之一,因为企业可能面临巨额资产被无偿扣押的风险。在政治领导不稳定、经济停滞或萎缩的国家,这种风险会更加严重。企业可以向美国政府购买涵盖外国政府国有化和征用的保险。
国有化的主要结果是将收入重新分配给该国政府,而不是私人运营商,后者经常被指控输出资金,而对东道国没有任何好处。
现实世界的例子
近几十年来,私有化案例罕见。例如,阿根廷根据2012年的一项征用法,获得了其最大石油生产商YPF 51%的股份。YPF成立于1922年,是一家国有企业,后于1993年私有化。私有化时,YPF归西班牙石油公司雷普索尔所有。YPF和雷普索尔的股份因此受到影响,但这家西班牙石油公司后来向阿根廷政府寻求财务和解,并获得了50亿美元的赔偿。
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进行了私有化。
两者最初都是分别在大萧条时期和 20 世纪 70 年代依法成立的公共部门实体,当时它们可以作为股东所有的、私营的、政府支持的企业在私人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其他证券。
2008年金融危机和止赎危机爆发后,美国联邦政府有效地控制了房利美和房地美,并使其非私有化。这些干预措施都取得了成功,使这两家公司免于破产清算。但对美国财政部和股东来说,结果好坏参半。
近年来,有人试图将营利性监狱及其提供的服务非私有化。其论点是,刑事司法和改革不仅是政府的职责,而且营利动机可能导致恶劣的条件、不公平的待遇和对囚犯的管理不善。例如,弗吉尼亚州在2021年成功地将其监狱中的医疗保健服务非私有化。
什么是再市政化?
再市政化是地方层面去私有化的一种形式。在此,城市或地方政府实际上接管了其管辖范围内的私营企业或业务。例如,私人图书馆、学校或医院(最初可能由公共机构运营)可能被改造成公共设施。
私有化和国有化有什么区别?
私有化是指国有企业或政府企业转变为私营的营利性实体。这与国有化(即去私有化)相反,国有化是指营利性实体转变为国有企业。
国有化能保护员工吗?
如果国有化能够为工人提供保护或工会代表,那么对员工来说可能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解雇政府工作人员可能比老板解雇私营公司员工需要遵循某些规则或程序。此外,由于国有企业不一定追求利润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它们可能不需要为了削减成本而裁员。
公用事业国有化是否有利于消费者?
一些人认为,非私有化的公用事业可以确保高可靠性,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低价格。与私营垄断企业不同,公用事业通常并非仅仅受利润驱动。与此同时,批评人士认为,公用事业提供商的自由市场将创造竞争,从而促进创新并降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