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加强对稳定币的控制,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部门正在探索推出阿里巴巴存款代币,以加快国际支付速度。
阿里巴巴总裁张郭周五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利用类似稳定币的技术来简化跨境交易。据CNBC报道,这家跨境电商公司计划与银行合作开发代币化支付系统。不过,其设计与私人发行的加密稳定币有所不同。
存款代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具,代表对商业银行存款的直接索偿权,被视为发行银行的受监管负债。此外,这种存款代币模式在功能上与稳定币类似,但其发行方是银行,而非加密货币公司。也就是说,它可以帮助出口商更快地完成结算。
据报道,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摩根大通本周早些时候向机构客户推出了存款代币。此举凸显了市场对银行发行代币日益增长的兴趣。然而,阿里巴巴的做法必须与中国的政策立场保持一致。
蚂蚁集团和京东等中国科技巨头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计划遭到北京监管机构的反对后,暂停了该计划。此举反映出中国正在加大对稳定币的监管力度,优先考虑管控和风险防范。此外,这也表明,中国科技公司发行的稳定币在中国大陆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
7月,蚂蚁集团和京东都曾表示有兴趣参与香港的稳定币试点项目或推出代币化金融产品,例如数字债券。同样,据报道,汇丰银行和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9月初也表达了类似的香港稳定币计划。然而,此后市场情绪迅速转变。
9月下旬,中国财经媒体财新发布的一篇现已删除的报道称,在香港运营的中国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加密货币相关业务。报道称,政策制定者还将限制内地企业对加密货币和交易所的投资。请参阅Cointelegraph的这篇分析文章,了解财新报道的详细内容。尽管如此,当局仍继续强调金融稳定。
据报道,8月初,中国当局指示国内企业停止发布与稳定币相关的研究报告和举办研讨会,理由是担心稳定币可能被用于诈骗。此外,该指示也强化了不鼓励本土稳定币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针。
7月下旬, Conflux宣布推出其公共网络的第三个版本,并推出了一种由离岸人民币支持的新型稳定币。不过,这种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目标用户是离岸中国实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参与者,而非中国大陆用户。有关此次升级的背景信息,请参阅Conflux 3.0公告。然而,其应用仍然主要集中在跨境场景。
9月下旬,一种与国际版人民币挂钩的受监管稳定币正式推出。尽管如此,该稳定币的目标市场仍然是外汇市场,并在香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亮相,这表明其目标市场与人民币类似。此外,这些举措也体现了中国倾向于进行可控的离岸试验。
近期一项分析表明,我们不应指望中国稳定币获准在中国大陆流通。香港Web3协会联席主席朱耀文表示:“中国不太可能在境内发行稳定币。”然而,银行发行的支付工具仍然可以支持跨境出口商和中小企业使用符合阿里巴巴区块链标准的支付方式。
尽管如此,能否成功将取决于香港及其他地区的银行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此外,与摩根大通及类似机构的协调有助于使摩根大通的存款代币整合符合当地法规。具体实施细节将决定时间和范围。
如果获得批准,阿里巴巴的存款代币将简化跨境结算,同时符合中国的立场:国内不发行私人稳定币,境外试验也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