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預測
一財務模型構建流程。
我們用歷史財務數據做那麼多的會計分析和財務分析最終是爲了更好地判斷公司的發展前景,而公司的發展前景具體落實到業績上就需要我們對公司進行財務預測,尤其是預測公司未來年份的淨利潤和現金流狀況等核心數據,這些數據也成了公司估值所必需的參數。爲了得到淨利潤或現金流等少數幾個數據,需要明晰三張報表的科目之間的鉤稽關係,並且進行大量的假設和運算,這就需要利用Excel構建財務模型。
爲了搭建一個好的財務模型,首先要對公司歷史經營績效全面分析,深刻理解影響公司歷史績效的各種因素、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公司歷史績效的橫向、縱向對比;其次,依據企業的戰略方向、競爭優勢、外部環境等因素對公司未來績效進行預測;最後按照公司未來績效和各類估值參數對公司價值做出判斷。
財務模型構建具體步驟與要點
財務預測的第一步是預測未來時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收入是利潤預測、資產預測的基礎。從微觀的角度看收入的驅動因素由產品銷售數量、銷售價格、銷售結構構成。從宏觀的角度看,收入則和公司的戰略選擇、競爭優勢、市場需求、競爭情況、市場份額變動等因素相關。
第二步預測成本費用項目(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管理費等),計算息稅前利潤。各種成本費用一般都和收入有一定比例的關係,可以參考歷史的毛利率、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率等,注意經營槓桿因素,區分成本費用中固定部分和隨着銷售額變動的可變部分。此外,考慮動態的因素,例如公司戰略選擇,爲了推廣某新品,銷售費用率可能大幅提升,以及外部環境變動因素,例如原材料價格變動,人工成本上漲等。銷售收入減去成本和費用後所得到的淨利潤,將和第四步的預測資本投入產生聯繫。
第三步預測支持第步和第二步經營所需的資產數額(整產科目頂測)。銷售收入增長不會憑空而來,必須投入相關的資產作爲支撐。需要思考爲了達到銷售收入需要新增哪些固定資產(資術支出情況),需要形成哪些運營資產(應收賬款、存貨等),我們可以參考歷史各項資產科目與銷售收入的週轉情況,例如存貨週轉率、應收賬款週轉率、固定資產週轉率、總資產用轉率等。此外還需考慮新增的資產會導致哪些費用,例如新增固定資產會帶來折舊,所以第三步所預測的數據很可能又循環到第二步中。
第四步預測支持第三步預測出的資產規模所需要的資本投入(負債科目和所有者權益科目預測)。資產也不會憑空形成,最先滿足資產增長所需的是經營性佔款(可容考歷史經營性佔款與收入關係)及公司的利潤留存(需要預測現金分紅比例)。如果利潤留存仍然不夠就需要考慮股權或者債務融資,公司的資本結構是否發生變化。
第五步因發生債務融資,則相應發生財務費用計入成本費用,從前面的經營收益中扣除財務費用和相關所得稅及其他收支,得到淨利潤,而淨利潤除掉現金股息,留存下來又會進入第四步當中。
第六步根據預測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編制預測出的現金流最表。第七步對一些預測得來的科目進行財務比率分析,看是否有偏離歷史比率過多的異常數據,糾正預測假設錯誤。
關於財務模型構建的具體細節,讀者可以閱讀更爲詳盡的專業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