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標準?
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標準是一套針對公司運營的標準,具有社會意識的投資者用它來篩選潛在的投資。環境標準考量公司作爲自然守護者的表現。社會標準考察公司如何管理與員工、供應商、客戶以及運營所在社區的關係。治理則涉及公司的領導力、高管薪酬、審計、內部控制和股東權利。
概要
- 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標準是投資者評估其可能想要投資的公司的一種越來越流行的方式。
- 許多共同基金、經紀公司和機器人顧問現在都提供採用 ESG 標準的產品。
- ESG 標準還可以幫助投資者避開那些可能因其環境或其他做法而帶來更大財務風險的公司。
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標準如何運作
近年來,投資者(尤其是年輕一代)表現出將資金投入到符合自身價值的投資領域的興趣。因此,經紀公司和共同基金公司開始提供符合ESG標準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其他金融產品。
Betterment和Wealthfront等機器人顧問已利用這些工具來吸引這些投資者。根據美國 SIF 基金會的最新報告,截至 2020 年初,投資者持有的 ESG 標準選定的資產總額爲 17.1 萬億美元,而僅僅兩年前這一數字僅爲 12 萬億美元。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小組的一份報告,人類活動無疑是造成地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某些形式的氣候擾動已持續數個世紀。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這份報告必須在煤炭和化石燃料毀滅地球之前敲響它們的喪鐘。”
ESG投資有時被稱爲可持續投資、負責任投資、影響力投資或社會責任投資 (SRI) 。爲了根據 ESG 標準評估一家公司,投資者會關注其一系列行爲。
2020年,ESG投資需求飆升。Investopedia和Treehugger的一項調查顯示,近60%的受訪者表示對ESG投資的興趣有所增加,19%的受訪者表示已將ESG標準納入其投資組合。
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標準的類型
ESG 投資有三個關鍵部分——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
環境的
環境標準可能涵蓋公司的能源使用、廢物處理、污染、自然資源保護以及動物處理等內容。這些標準還有助於評估公司可能面臨的環境風險以及公司如何管理這些風險。
例如,可能存在與其受污染土地的所有權、危險廢物的處置、有毒排放的管理或對政府環境法規的遵守有關的問題。
社會的
社會標準考察的是公司的商業關係。它是否與持有與其宣稱的價值觀相同的供應商合作?公司是否將一定比例的利潤捐贈給當地社區或鼓勵員工參與志願工作?公司的工作條件是否充分體現了對員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視?是否考慮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治理
關於治理,投資者可能想知道公司是否使用準確透明的會計方法,以及股東是否有權對重要問題進行投票。
他們可能還希望得到保證,公司在選擇董事會成員時避免利益衝突,不使用政治捐款來獲取不當優惠待遇,當然,也不參與非法行爲。
當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通過所有類別的所有測試,因此投資者需要決定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並進行研究。
特別注意事項
從實踐層面來看,遵循ESG標準的投資公司也必須設定優先事項。例如,總部位於波士頓的Trillium Asset Management(截至2021年9月,其管理資產規模達48億美元)利用一系列ESG因素來幫助識別有望實現強勁長期業績的公司。
Trillium 的 ESG 標準部分由分析師根據不同部門和行業面臨的問題確定,包括避免:
- 在高風險地區運營或涉及煤炭或硬巖開採、核能或煤電、私人監獄、農業生物技術、菸草、油砂或武器和槍支的公司。
- 或者在人權、動物福利、環境問題、治理問題或產品安全方面存在重大或近期爭議的公司。
Trillium 尋求或考慮的積極 ESG 標準包括:
環境
- 發佈碳排放或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公司
- 限制有害污染物和化學物質
- 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 使用可再生能源
社會的
- 經營道德供應鏈的公司
- 支持 LGBTQ 權利並鼓勵多元化
- 制定防止性不當行爲的政策
- 支付公平的工資
治理
- 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的公司
- 擁抱企業透明度
- 聘請獨立於董事會主席的首席執行官
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標準的利弊
過去,社會責任投資以需要投資者做出權衡而聞名。由於它們限制了符合投資條件的公司範圍,也限制了投資者的潛在利潤。“糟糕”的公司有時表現很好,至少從股價來看是這樣。
然而,最近一些投資者開始相信,ESG 標準除了道德考量之外,還有實際用途。遵循 ESG 標準,他們或許能夠避開那些行爲可能暗示存在風險因素的公司——英國石油公司 ( BP ) 2010 年的漏油事件和大衆汽車的排放醜聞就是明證,這兩起事件都大幅衝擊了公司的股價,並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相關損失。
隨着注重ESG的商業實踐越來越受到關注,投資公司也越來越多地關注其業績。摩根大通 ( JPM )、富國銀行 ( WFC ) 和高盛 ( GS ) 等金融服務公司都發布了年度報告,全面回顧其ESG方法和最終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