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位是指在股價下跌時可能遇到支撐,從而止跌回穩的價位;阻力位則是指在股價上升時可能遇到壓力,從而反轉下跌的價位。
支撐位與支撐線的關係是:支撐線是由多個支撐位組成。阻力位和阻力線的關係同樣如此。
尋找支撐位
當跌勢形成後,投資者都會積極尋找支撐位。支撐位通常是由以下幾種情況產生的:
1.技術指標形成的支撐位;
2.均線系統形成的支撐位;
3.上升趨勢線形成的支撐位;
4.各種技術形態的頸線位,如:頭肩頂或圓弧頂等頭部形態的頸線位;
5.上升通道的下軌線形成的支撐位;
6.大型缺口的下邊緣線形成的支撐位;
7.前期密集成交區形成的支撐位;
8.歷史上曾經多次發揮支撐作用的歷史性支撐位。
鑑別支撐位
支撐位是跌勢中投資者制定投資計劃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有些投資者在實際投資中往往會對支撐位產生強烈的迷信和依賴心理,結果反而得不償失,因此需要加以鑑別克服。

圖1股價突破阻力線時趨勢
有的投資者以爲有支撐位,股指就跌不下去;還認爲股指下方的支撐位越多重越密集,就越不可能跌下去。其實,支撐位只是表明該點位對股市的下跌將起到一定支撐作用,並不表示股指一定不會下跌。所謂不破不立,有時指數的瞬間快速下跌,擊穿重要支撐位後,反而會引發新一輪強勢反彈。
許多投資者認爲支撐位對股市的支撐作用是屬於實質性的,而不是心理上的支撐作用。而事實則恰恰相反,大多數情況下.支撐位對股市的支撐作用是屬於心理層面的,實際的支撐作用並不能持續長久。
有的投資者喜歡將股指的支撐位設定爲抄底價,當股指跌到支撐位時就盲目地抄底。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爲在股市的下跌趨勢形成時,任何支撐位都不是堅不可摧的。投資者的抄底一定要根據市場整體趨勢的演變狀況來決策,只有在市場趨勢真正趨於轉強時,支撐位纔是買進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