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而新穎的假說
這場革命在平靜中開場。法國一位非常出色的數學系博士研究生路易斯·巴舍利埃(Louis Bachelier)在他的學位論文中討論了20世紀前後商品價格的變化。他總結說:商品價格的波動看上去是隨機的。換言之,沒有任何可預測的模型。當前的價格數據對預測未來價格的變動沒有幫助。他的發現爲後來聞名的“隨機漫步假說,(random walk hypothesis)做出了貢獻。
巴舍利埃的研究成果在幾十年裏一直默默無聞,直到1960年才重新被髮掘出來。20世紀60年代,其他科研工作者開始研究股票價格的波動。一項早期的研究顯示,只要隨機選擇一系列的數據,將它們依次連線,所形成的圖表看上去就如同長期的股票價格波動圖。另一項研究發現,股價的運動與懸浮微粒的隨機運動極其相似,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布朗運動”。該現象由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於1827年首次觀察到。
20世紀60年代前半部分時間裏,股價隨機波動的證據已經確鑿。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基本上所有這些統計學的證據,都支持“價格波動與過去價格波動是相互獨立的”這種假說。
實際上,股價的隨機漫步假說表明,股價波動和交易量的歷史數據爲投資者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提出任何比買人一持有更好的策略。簡單來說,你基本上無法戰勝平均值,市場“沒有記憶”。就像你和一個喝醉酒的朋友一起走路,你走向你的車,但你無法從他所走的每一步中預測到他接下來要往哪裏走。
很顯然,這個理論並沒有被那些熱衷於技術分析的人們接受,技術分析是兩種被用來決定股票和市場價值的主流方法之一。但終究,他們靠預測股價運動爲生。技術分析定義了一系列的技術指標,但其基礎是給定過去的股價和交易最可以呈現出一幅清晰的未來圖景。不同於本書即將介紹的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傾向於只通過研究市場數據來預測股價的漲落,而不是查看一家公司的收益、財務和前景——這是基本面分析包含的內容。
兩鬢斑白的資深投資人士應該從年輕的、鬍鬚颳得乾淨清爽的專業電腦高手那裏聽到的是,他們老舊的方法過時了。如果後者是對的,這意味着技術分析方法可能會被拋棄。
顯然,一場思想大戰即將爆發。技術分析師打出了他們最複雜的技術牌,從高級的圖表公式,到技術支撐和阻力位。大部分技術分析工作源於大量不同的價格和方法模型,在每一處處理之中都要與技術分析師的判斷恰當地結合在一起。隨着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被髮明出來,他們可以生成以前從未有過的圖形和表格、數據直方圖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