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投資組合的步驟
構建投資組合是按照投資者的需求,選擇各種各樣的證券和其他資產組成投資組合,然後管理這些投資組合,以實現投資的目標。投資者需求往往是根據風險來定義的,而投資組合管理者的任務則是在承擔一定風險的條件下,使投資回報率實現最大化。構建投資組合首要考慮的不是要獲得多高的收益率,而是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爲了更好理解投資者承受風險的能力,不妨先問問自己如下問題。
你的年齡?年輕投資者和老年投資者所能承受風險是不一樣的,年輕人可以選擇風格更爲積極的投資品種,而老年人則沒有必要再爲高風險的投資品種擔驚受怕。
你結婚了嗎?-般結婚後家庭開支變高,家庭似乎也不太允許你從事高風險的投資活動。
你有需要撫養的子女嗎?有需要贍養年邁或者生病的父母嗎?如果回;答是,那麼還是多儲備些類似現金的資產。
如果你自己從事經營,盈利能力如何?是否需要不斷追加投資,與你生意類似的公司,能夠存續多長時間?
你的收入情況如何?是會升職加薪還是面臨降新失業的風險。收入是否足以支付開銷,扣除開銷後還有多少資金可以用於投資?
你未來幾年是否有買車、買房等重大資金支出項目?是否預留足夠了未來幾年的家庭支出資金,能承受多大的投資損失?
一般而言,除非所累積的資金足以應付未來30年的家庭支出,否則不要輕易考慮職業投資,還是靠打工或經營和投資雙輪驅動。
瞭解了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後,依據資產的風險、收益、流動性等特徵,投資組合構建由以下三類主要活動構成:
1.確定大類資產配置;
2.在主要資產類型間調整權重
3.在各資產類型內選擇證券。
投資組合的意義
中國有句俗話說,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投資組合是運用概率思維取勝,因爲我們無法保證每隻股的選擇、每個買賣的決定都是正確,只能選擇-定數量的證券進行投資,而所構成的投資組合在大概率的情況下能夠跑贏比較基推。持有單一股票的收益率以運氣爲主,但構建的投資組合能夠連續跑贏比較基準則是實力體現。
投資組合的好處之一,是能夠平衡大類資產之間的風險與收益。具體證券品種的風險和收益一般和大類資產密切相關,如果某一大類資產普遍高估,面臨着系統性風險,具體證券往往也難逃厄運,這時應該將此類資產進行減持,切換到其他合適的資產類別。有的時候資產類別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同時持有這兩種類別資產能一定程度降低波動,例如股債蹺蹺板效應,股票漲債券跌,債券漲股票跌。
投資組合的好處之二,在於對於具體證券品種而言,重倉錯了不會損失太多。過於重倉使得投資人即使明明知道自己判斷錯誤仍然不捨得割肉,重倉影響了判斷。而且我們知道的信息是有限的,某些行業正在惡化,但我們可能一無所知,通過歷史信息計算出來的價值是錯誤的。如果重倉壓上了這些行業,結果可想而知。加上一些變化就是連公司自身都無法預計的,世界不可知的信息永遠比可知得多。
投資組合的好處之三,即便你判斷是對的,但如果你重倉的單一品種遲遲得不市場認同,價值長期得不到迴歸,影響短期業績,投資者會覺得異常痛苦。如果是一籃子低估的股票,即使不會全部都向價值迴歸,但終會有些正在迴歸。此外分散投資到別的品種的有些機會也是我們無法預見:到的。在我看來,如果資金量夠大,投資組合最好能夠涵蓋兒種資產類別,股票類別中最好涵蓋到十多隻到二十多隻股票,資金量小也要有五、六隻,而且要分散到相關性弱的不同行業。投資組合股票類別中單一行業所佔總資產比例不宜超過25%,而單一證券不宜超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