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單純從交易的角度而言,第一是儘量少用槓桿,第二是在雙向市場裏面,儘量少去“裸空”。建議大家在否定這兩點以前請先思考一下有沒有道理?首先電子盤交易來源於實物交易,100個實體貿易商裏面,如果能做10年下來,一般都混得不錯,絕大部分都是賺錢的,只有少數幾個可能會差一點,但總體而言日子都過得去,這是做實體貿易的。但是做電子盤交易的100個人,做10年下來,混得不錯的人很少,應該是非常少,絕大部分基本上混得很慘,很多都混不了10年。都是做貿易,爲什麼差距這麼遠?
表面上看好像做電子盤交易比做實體貿易賺錢要快一點,因爲有槓桿,經紀商借錢給你,給你放的5倍、10倍的槓桿,可以花小錢辦大事。第二是雙向交易,上漲也能賺,下跌也能賺。這兩點是電子盤交易和實體貿易不同的地方,那爲什麼10年下來做實體貿易的老老實實地做,反而比做電子盤交易更賺錢呢?這個問題需要有志於在交易行業發展的各位看官好好思考一下,如果能思考明白,並且把這個思路放在電子盤交易裏面,可能會走出一條新路。最後關於盤面的技術分析,很多交易員在這上面下了很多年的功夫但依然覺得前途慘兮兮。筆者認爲首先輕倉入場就好,儘可能把風險規避掉。規避風險以後,剩下的纔是利潤。所以我們做的一切交易,核心就是規避風險。換句話說,優秀的交易員是最善於規避風險的交易員,而最能抓住盈利機會的交易員最終未必是一名優秀的交易員。說成大白話就是,在河裏掛了的都是會游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