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有關愛潑斯坦的新披露和對摩根大通可能被剔除出指數的擔憂不斷湧現,抵制摩根大通的運動正在網上加速進行。
一場迅速壯大的“抵制摩根大通”草根運動正在社交平臺上蔓延,用戶聲稱他們正在關閉賬戶並敦促其他人轉移資金。此外,批評人士認爲,該銀行正在對比特幣和策略基金( MSTR )的股東發起協同攻擊,並將市場結構的變化與人們對傳統金融普遍的不信任聯繫起來。
最新的焦點在於有報道稱, MSCI計劃將包括Strategy(原MicroStrategy)在內的加密貨幣財務管理公司從其股票指數中剔除。這項計劃於2026年1月實施的重新分類,可能會將這類公司視爲投資基金而非運營企業,從而可能改變大型機構持有這些股票的方式。
摩根大通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強調了MSCI指數可能被剔除的風險,並警告稱此舉可能引發受影響公司的大量資金外流。該行表示,資金外流最初可能達到28億美元,如果其他指數提供商也採用類似方法,資金外流規模可能高達88億美元。
長期支持比特幣的馬克斯·凱澤(Max Keiser)提及未經證實的說法,稱摩根大通持有MSTR的空頭頭寸,這加劇了市場猜測。他暗示,如果MSTR的交易價格比周五的收盤價高出50% ,那麼這一所謂的空頭頭寸可能會變得至關重要,這加劇了散戶投資者的疑慮,他們原本就對華爾街的動機持謹慎態度。
加劇這些擔憂的是,一家加密貨幣監管機構聲稱,“摩根大通在MSCI宣佈比特幣公司不得納入主要指數前夕拋售了其持有的MSTR倉位的25%”。該評論員將其描述爲“又一次精準的機構交易”,並認爲即便比特幣本身對指數決策漠不關心,“遊戲規則已被操縱”。
這種論調加深了加密貨幣圈內對摩根大通的不信任。因此,比特幣和策略的支持者現在公開呼籲加密貨幣社區抵制摩根大通,號召客戶提取資金、關閉賬戶並將資金從該銀行轉移出去,以示對他們認爲的反加密貨幣策略的不滿。
凱澤用一句醒目的口號強化了這一信息:“打垮摩根大通,買入MSTR(和比特幣)”,概括了懲罰這家銀行並支持被視爲與比特幣精神一致的公司的行動。
當前的輿論反彈並非僅限於指數政治或市場結構,而是與公衆對摩根大通愛潑斯坦案文件以及該行以往處理可疑客戶方式的憤怒情緒交織在一起。10月下旬,解封的法庭記錄顯示,摩根大通在2019年,也就是傑弗裏·愛潑斯坦在聯邦羈押期間死亡後不久,提交了一份可疑活動報告(SAR)。
這份文件詳細列出了與愛潑斯坦、幾位商業夥伴以及向俄羅斯銀行的轉賬相關的交易。摩根大通的內部審查發現了大約4700筆交易,總額超過10億美元,凸顯了這位聲名狼藉的金融家多年來龐大的資金流動。
摩根大通發言人帕特里夏·韋克斯勒爲該行的合規記錄辯護,稱新近公開的可疑活動報告(SAR)表明,該行曾多次發出警報。她表示,該行在2013年剝離愛潑斯坦業務時提交了報告,並在“2013年至2019年間按要求多次提交報告”,並補充說,多年來,政府機構似乎並未對其中許多警告採取行動。
然而,參議院的分析卻對摩根大通的監管情況描繪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圖景。參議院財政委員會首席成員羅恩·懷登上週發佈了一份審查報告,聲稱該銀行在愛潑斯坦生前有效地保護了他。他的團隊得出結論,摩根大通在那段時間裏只標記了極少的異常信號,僅報告了寥寥幾筆交易,總額略高於430萬美元。
直到愛潑斯坦去世後,摩根大通才提交了涵蓋十餘年間近13億美元交易的全面可疑活動報告,金額幾乎是此前報告金額的300倍。懷登認爲,這一時間點引發了人們的嚴重質疑:摩根大通的高管是否忽視或壓制了內部合規方面的擔憂。
懷登表示:“摩根大通顯然應該因其縱容愛潑斯坦犯下駭人聽聞的罪行而面臨刑事調查。”他指責該銀行高管無視合規人員的意見,隱瞞潛在的洗錢證據,甚至指導愛潑斯坦如何隱藏大額現金提取,稱這是一起很可能牽涉到高管層的失職事件。
儘管如此,目前尚不清楚這場愈演愈烈的網絡輿論戰是否會對摩根大通龐大的全球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然而,有關摩根大通做空MSTR的傳聞、即將到來的策略調整以及參議院對愛潑斯坦案的調查結果,共同構成了一種強有力的論調,引起了那些原本就對大型銀行持懷疑態度的加密貨幣投資者的強烈共鳴。
隨着MSCI指數2026年1月調整方法以及國會審查力度加大,摩根大通面臨着來自激進投資者和立法者的巨大壓力。激進投資者敦促客戶從摩根大通撤資,而立法者則要求其加強問責。未來幾個月將見分曉,屆時當前的輿論風波是會平息,還是會演變成對該銀行在傳統市場和數字市場聲譽及影響力的持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