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10月到2012年12月中國A股已走過5年的漫漫熊途。上證指數從6124點急跌至1664點(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從1664點B浪反彈到3478點(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從反彈高點3478點反覆陰跌3年多,到2012年12月4日的1949點。第一階段猛跌深達72.8%以上,第二階段3年多漫長的陰跌也多達43.96%的深幅。第一大跌是因爲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全球,第二跌嚴格地說還是次貸危機的延伸。不過,新增了歐債危機和中國元素的打壓房地產、經濟減速、釣魚島事件、南沙事件等利空事件。這些國際風雲變幻、經濟烏雲密佈和中國IPO排長隊擬上市等利空因素嚴重打擊了A股投資者的信心,股市隨之大幅長期地單邊下跌(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中國A股連續兩年成爲全球最熊的股市,比發生歐債危機的國家還要熊。多少股市“英雄豪傑”要麼傷痕累累,要麼折戟沉沙。證券交易廳門可羅雀,可工作人員卻怕見股民朋友進門來。因爲來的不是客,來的都是要銷戶。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提供的數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A股散戶新銷賬戶數爲2.74萬戶,與A股1.63億戶(2011年)股票交易賬戶相比半年內銷戶22萬多戶算不了什麼,但加上A股目前的休眠賬戶,就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字了。中登數據顯示,短短6個月,殭屍賬戶激增超過600萬戶。從2011年末至2012年12月,“殭屍戶”數量增長了一倍多。活躍賬戶從4700萬戶跌落到3650萬戶,下降超過1000萬戶。熊勢橫行可見一般,股市極寒幾近冰河(2012年12月看來有點兒像冰河,12月4日上證指數1949點,創44個月以來36新低)。這個階段是最容易犯大傷元氣的錯誤,甚至是可怕的致命錯誤,這個錯誤就是在最低的價位賣出了股票,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在漫長的熊市中,越是複雜艱難的時刻越是要有定力和耐心,要嚴格做到三“堅持”和三“不要”:
1.堅持自己的判斷,不要盲目抄底。股市牛市,猜“頂”的人特別多,股市熊市,猜“底”的人同樣特別多,同樣激烈、同樣武斷,同樣大膽。其中所謂的專家、教授、股評師、分析師等等格外起勁兒,湧現出不少標新立異、稀奇古怪的詞兒,什麼政策底、技術底、底中底、階段底、短期底、中期底,歷史大底、鐵底、黃金底等等。最具轟動效應的是××證券研究所××先生的“鑽石底”。2012年1月6日上證指數跌至2132.63點,他的“鑽石底”很快變成爲了“暫時底”,2012年9月一度跌破2000點,12月4日大跌到1949點。但該先生仍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堅持其“鑽石底”的觀點(1949點被稱爲“建國底”還是比較形象的)。如果你要去抄底,請問你在十幾個種類的“底”中要抄什麼底?這是一個多項選擇題,我想無人能做得對。既然做不對的事,只要一做肯定就會錯,股市中一錯可能就是金錢虧損的錯。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個股是否隨大盤系統性下跌,是否存在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安全空間是否達到自己的要求,如果達到了就該出擊,不要考慮大盤以後還會不會下跌。不過,最好是分批建倉。如果你已無現金,就只有靜靜看着,慢慢地等着。如有必要,可以更換一下更有價值的股票。
2.堅持自己的策略,不要心浮氣躁。如果你是以市淨率爲依據的策略投資者,就要等待市淨率下降到某種程度。如果你是以週期性行業企業爲投資的策略,就要在漫漫衰退蕭條時期耐着寂寞,等待着行業復甦曙光來臨。如果你是優秀企業(包括成長企業)的策略投資者,就要等待忍無可忍的持有者在低位割肉拋售,但你仍要有勇氣在低位接盤。因爲有現金的人在熊途深處一般也沒有勇氣去買入廉價股票了。這就是說,你的投資策略決定着你的操作方式,而不是隨意的操作,破壞你的投資策略
3.堅持正確的理念,不要頻繁交易。進入股市是爲了在保值的基礎上穩定盈利,還是想利用股市的上下波動快速暴富,是我們判斷理念正確與否的主要依據,也可說是入市的動機決定着股票投資策略的運用。市場法則會強制任何投資的獲利水平都會趨向平均利潤水平。頻繁進出,企圖快速暴富,顯然不合商業邏輯。在起伏不定的市場,試圖利用快進快出方式踏準漲跌的節奏,無異於火中取栗,肯定會被頻繁地灼傷。這種短期高拋低吸操作方式,美國有學者對其近百年的股票歷史進行過模似操作,做對第五次的概率幾乎相當彩票獲得大獎的概率了。股市投資正確的理念就要像自己創辦實業,如開一家餐館,第一年賠,第二年平,第三年開始賺。有了這種理念,三年下來總體還是會賺錢的。但如在股市近三年高點買入的,其賺錢的難度還是很大的。我想,2012年11月後買入的股票,三年內應該可以賺得高於市場平均的利潤。這種預期應該不算樂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