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資產的長期回報率
傑里米J·西格爾所著《股市長線法寶》一書研究了美國各類資產長達200餘年的回報。如果你在1802年用1美元進行投資,至2006年,投資股票資產扣除通貨膨脹後,實際回報能增長至75.5萬美元,投資債券資產實際能增長至1 083美元,投資國庫券資產實際能增長至301美元,投資黃金資產實際能增長至1.95 美元,什麼都不投資,扣除通貨膨脹後將貶值到0.06美元。過去204年,股票實際年均回報率爲6.8%,加上平均每年2.5%的通貨膨脹率,平均名義回報率能夠達到9.3%,而同期長期債券實際年均回報率爲3.5%, 加上通貨膨脹率,平均名義回報率達到6%,股票爲長期投資回報率最佳資產。在中國,股票資產也取得不俗成績,上證綜指從1990年末發佈,期初點位爲100點,至2015年約爲4000點,25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爲16%左右。滬深300指數從2005年初發布,期初點位爲1000點,至2015年約爲4000點。11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爲14%左右。
也許有人說了,中國房地產、古玩、珠寶等實物在過去收益率更高,或許如此,不過我認爲這很可能是階段性產物。想想看,幾百年間土地還是那塊土地,古量還是那件古董,但是人類創造的財富已經遠遠超過幾百年前,恰恰是人類的財富增加後,購買力提升才拉動了土地、地產、古董等實物資產價格的提升,如果沒有人類的辛勤勞作、經濟的發展,這一切價格的提升都無從談起。人類勞作人多以公司形式組織,因而公司是人類財富最重要的載體。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幾乎全部是企業家,擁有價值不菲的股權或者股票,從來沒聽過哪個富人能通過守着一塊地,一 些房產持續待在富豪榜上的,都必須靠公司不斷的發展從而實現財富的增值。當然,房地產投資的優勢在於可以通過穩定月長期的債務進行槓桿投資。
那麼,去創業好不好?有能力的人自然好,但是絕大部分的人並不具備創業的野心、條件、資源和能力,創業成功回報高,也面臨極大的失敗風險。對於普通人,最省心省力的辦法還是購買各行各業最優秀的公司的股票。股票是公司股權的分割,流動性好,很少一筆錢就能夠投資,而創業還有房地產之類的實物投資的資金門檻就較高。
當然,人們對股票的長期收益率也不抱太高的期望,一般在10%左右。如果能夠長達幾十年做到平均每年20%或者以上的增長,那就是世界級頂級投資大師的標準,而如果能夠做到長期平均每年百分之上幾的收益率,則能夠被稱爲國際一流的投資大師。可別小瞧了每年百分之十兒的收益率,複利幾十年累積下來的財富已經足夠超越99%的人。 那些賺到百分之幾百利潤的某些年份是不正常的年份,不是運氣太好,就是承擔的風險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