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的趨勢
技術分析入門門檻最低,有股價變動圖,任何人都可以說上一二,廣受小散戶喜愛,不過我認爲絕大部分技術分析沒有什麼用。技術分析包含形態分析、指標分析、K線分析、波浪分析等,可以複雜無比,很多人說得頭頭是道,但其實是把自己都給忽悠了,而月即便相同的圖形也是衆說紛紜,沒有統一結論。好比形態分析,W底形態多往下多走一步可以變成M形頭部。指標分析中,那麼多的技術指標通過金融工程回測不是勝敗概率各半,就是無法始終保持超額收益。而K線分析,看着是黃昏之星,感覺馬上要跌了,但一根陽線改變情緒,兩根陽線改變觀點,三根陽線改變信仰。至於波浪分析,大浪裏套小浪,上升浪裏有下跌浪,怎麼解說都可以。
不過技術分析中也有我認同的地方,;即趨勢分析。趨勢分析講究跟蹤趨勢,不輕易預測股價走勢。我大部分時間還是聽從價值投資指揮,但是也會參考股價趨勢信號,小部分時間選擇相信趨勢信號,這並非矛盾,因爲市場既有其有效的一面又有無效的一面,價值投資用米應對市場的無效,而趨勢跟蹤用來應對市場的有效,如何進行切換就因人而異,因交易品種、環境而定了。價值投資解決了選股的問題,而趨勢分析解決的是買入或者賣出時機選擇的問題。股價趨勢還代表了投資人的情緒,如何利用好人的情緒值得思考。
什麼是趨勢
所謂趨勢就是股票價格的波動方向,趨勢的方向有三個:1上升方向:2下降方向:3震盪方向。如果圖形中每個後面的峯和谷都高於前面的峯和谷,則趨勢就是上升方向,如圖(a)所示。如果圖形中後面的峯和谷與前面的峯和谷相比,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幾乎星水平向前發展,這時的趨勢就是震盪方向,如圖(b)所示。如果圖形中每個後面的峯和谷都低於前面的峯和谷,則趨勢就是下降方向,如圖(c)所示。
趨勢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是相對於時間的長短而言的。股價變動趨勢依據時間長短可劃分爲三個層次: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長期趨勢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數年之後纔會改變波動方向。中期趨勢持續時間在幾周到幾個月之間,面短期趨勢波動的週期以幾天計量,甚至可以短到幾小時、幾分、幾秒。我關注的趨勢都是中長期的趨勢,股票絕大部分的盈利或者虧損都米自這種大的波動,而股票短期來看大部分時間接近於苑機遊走的模式,難以區分趨勢,也無法把握,第2章也介紹過短期的波動操作難以持續成功,因而我比較不看重短期趨勢。
趨勢背後的原理類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但一個物體開始運動,不會輕易改變原有運動方向,直到自身動量的衰竭或存在外力改變方向。
趨勢的含義
趨勢的含義之:在於趨勢可能代表了市場的有效性。市場是全部投:資人蔘與博弈的地方,股票價格是全部信息的綜合反映,你知道關於公司的信息會在價格裏體現,你不知道的公司信息也會在價格體現。在資本市場最經常發生的事情是,你手中的股票價格最近一直在漲(或跌),但是你卻搜索不到任何的消息,直到一段時間過後,上市公司突然宣佈了一個重大利好(或利空),於是你才恍然大悟之前的股價變動原來是這個緣故。發生這種現象一是別的投資者知道了公司內幕信息買入從而推高股價。二是其他投資者通過他的渠道和方式觀測到了公司信息,率先買入,不計數量,推高了股價。有一個有趣的實驗,讓500多名觀衆估算所見的一頭公牛的重量,這些觀衆的估計千差萬別,其中最低的猜測是308磅,最高的是8000多磅,平均值是1792磅,而這頭牛的真實重量是1795磅。每個觀衆都以自己具備的信息和經營來判斷牛的重量,集合起來卻與真實數據相差無兒,這正是羣體的智慧。股票市場也如此,每個投資者都通過報價來貢獻他們所擁有的信息和判斷,結合起來有時候真的能夠客觀反映公司的經營情況,這是市場有效的一面。趨勢的含義之二:代表的市場的情緒。很可能股價已經非常便宜,但是市場陷入恐慌,股價仍然非理智下跌,這時候不妨利用趨勢繼續等待一段時間再入場買更便宜的股票。相反,股票已經非常貴了,但是市場發瘋,貴了再貴,不妨繼續持股待漲,直到上升趨勢終結。
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是最常用來跟蹤趨勢的手段,也是技術分析中的精華,掌握了移動平均線這一.簡單的跟蹤趨勢方法,其他複雜的技術分析幾乎沒有學習的必要。移動平均線是用統計處理的方式,將若干天的股票價格加以平均,然後連接成一條線,用以觀察股價趨勢。
移動平均線計算公式(MovingAverage)MA(P,N)=(PI+P2+.+Pn)/N,Pi爲第1日價格,N爲時間參數
P的取值:P通常取收盤價。
N的取值:日K線模式中,N通常取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周K線模式中,N通常取10周、20周等。
如果移動平均線處於上升狀態,則說明股價仍是上升趨勢,爲了保持均線的.上升,股票現行價格要在均線(平均價格)之上。如果移動平均線處於下降狀態,則說明股價處於下降趨勢,股票現行價格通常則在均線(平均價格)之下才能使均線不斷下降。
如何應用均線呢?當股票價格從下向上穿越平均線時是買入信號。當股票價格從上向下穿越平均線是賣出信號。均線被認爲是股價的支撐線(上行時),只要價格始終處於均線之上,就證明市場還會漲,均線也可被認爲是壓制線(下行時),只要價格無法回到均線之上,就證明市場會繼續跌。均線是市場重要的心理關口,一旦突破(向上或向下),都說明了市場情緒的點燃或者潰敗,特別是60日、120日等長期均線被稱爲市場牛熊分界線。
圖8-2所示爲經典的均線運用法則,股價跌至圖中25.8元價位時,跌破長期均線,賣出股票,可以看到此後股價一直處於下降趨勢。而向上突破14.1元時,買入股票。
均線越短更靈敏,會反覆發出虛假交易信號。我們可以運用兩條均線組合的方式一定程度降低交易次數。當短期平均線向上穿越長期平均線時,買入,而短期平均線向下穿越長期平均線,賣出。可以使用20日均線與60日均線、2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的均線組合。
具有強趨勢性的A股
中國的股票市場趨勢性強的特徵非常明顯,以上證指數爲例,如圖8一3所示,2006、2007年的大牛市,除了5一30事件前後,指數偶有幾天跌破60日均線,指數從來都在60日均線上方,更未曾跌破120日均線。而2008年一旦跌破了60、120日長期均線,當年就從未再站上去過,市場熊了整整一年。到了2009年,指數又站上了長期均線,出現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2010年~2014年,指數震盪加劇,不斷下移,雖然長期均線反覆被上下突破,但依據均線交易,仍然可以避開較大幅度的下跌波段。2014年5月29日我在新浪微博寫得“牛市要束了,至少是階段性的牛市,金融、地產龍頭股已經走強,處於長期均線之上”,後來一年多上漲指數果然出現了一波從2000點漲到5000點的大行情,直到2015年6月26日,指數跌破60;日均線。我目前不會特別看空上證指數,雖然絕大部分的個股已經非常昂貴,但指數畢竟有一些仍然便宜的大型藍籌公司作爲支撐。綜上所述,投資者能夠把握到上述超大幅波段,足以富足。至於短期波動和趨勢,想把握也無法把握,只要不足以改變中長期趨勢,則沒必要過分關心。值得說明,我並不是個趨勢交易者,趨勢只是投資參考的方面,我更想強調的是站在基本面和估值的角度去看待趨勢,後面將有闡述
均線策略是否有效?——以滬深300指數檢驗股
我2009年時曾以深300指數作爲考察樣本,分析60日、120日、250日均線對於趨勢判斷的有效性,即當K線突破均線後完全站上均線第二天起,買入指數組合,而當K線完全跌下均線第二天起,賣出指數組合。分析的階段是2003年(Wind擬合出滬深300指數2005年前的數據)~2009年4月。結論如下:
2003年1月14日至2009年4月3日,6年的時間裏,60日均線共發出了21個頭賣信號,其中正確的信號爲11個,正確率爲52%,雖然正確率不高,但詳細觀察錯誤信號,發現誘使投資人錯買錯賣所造成的損失般只在正負5%左右。60日均線基本上做到了把握住大波段,而只犯小錯誤。每次錯誤的假突破的時間大多在十幾天(有的更短),指數突破均線的時間越久,成功概率越高。2003年1月14日至2009年4月3日,簡單持有指數收益率爲130%,採用均線策略收益率則高達601.6%,原因在於均線抓住了單邊牛市而躲開了單邊熊市。
120日均線比60日均線發出更少的信號,只發出9個信號,正確率77.7%,2003年3月28日至2009年4月3日,簡單持有指數收益率爲113.9%,而採用120日均線策略收益率爲559.7%,略微遜於60日均線策路收益率,但考慮60日均線策略比120日均線策略多交易10次,交易成本高,因此兩種策略可謂旗鼓相當。
250日均線策略只發出4次買賣信號,正確率目前爲100%。在2003年12月23日至2009年4月3日期間,該策略累計收益率爲345.5%,遜於前兩種,同期指數收益率爲115%。估計因爲時間太長雖然能把握更加長期趨勢可不夠靈敏而延誤了買入和賣出時機。
趨勢追蹤難點
每種交易策略都有其優缺點,趨勢追蹤自然不例外。趨勢追蹤面臨的難點如下:
1.震盪市,均線會反覆發出交易信號,交易成本、衝擊成本上升。可能在大幅度的單邊市來臨前,投資者反覆止損導致的虧損就承受不了。
2.需要定的漲幅或者跌幅才能確定趨勢,年的盈利就那麼十幾至二十幾個點,錯過兩天的漲幅才追入和承擔兩天巨幅的下跌才止損,年下來收益率會損失不少。股價表現好的階段就那麼幾天,在趨勢的末端介入,盈利的空間大幅減少。
3.忽視基本面因素,不問個股所承擔的風險因素,在上漲最瘋狂也是趨勢最強時買入,可能遭遇暴跌或者停牌等風險因素爆發。
案例:兩天跌光的喜尚控股
喜尚控股(HK:8179)是市值較小的港股,在2014年12月份前保持着很好的上升趨勢,但是股價嚴重脫高基本面支撐,市淨率最高曾經高;達37倍。2014年12月23日、12月24口兩天分別下跌70%和43%,經過連續兩日急挫後,喜尚控股市值共蒸發了40.8億港元,而且下跌原因不明,正如同此前不明原因的上升一樣。
案例:連續跌停的重慶啤酒
市場最爲關心重慶啤酒(SZ:600132)的不是啤酒業務而是乙肝疫苗業務,這故事已經被反覆炒作了十幾年,在重慶啤酒停牌宣佈乙肝疫苗實驗結果前,股價甚至還度突破均線,強力上漲,而實驗報告披露後基本宣告研發失敗,重慶啤酒經歷9個連續跌停。
上述兩個案例都是脫離基本面和估值後,味追求所謂的趨勢和炒作的惡果。2015年6月底至7月初,中國A股尤其是中小板、創業板絕大部分個股也碰上了連續跌停的股災,在15個交易日左右的時間裏,A股每天均有千家股票跌停,有的股票甚至連續10天跌停板,以至於整個市場超過千家股票停牌避跌。而這些小盤股票在此前2015年上半年都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趨勢,每個交易日都保持着平均2%~3%的漲幅,波動率極低,看似無風險的收益率。這些大受追捧的股票夜之間喪失了流動性,不斷跌停,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似乎是黑天鵝事件,其實不然。小盤股票價格高估的狀態由來已久,2015年在高估的基礎上繼續大漲,投資者對衆多股票高達幾十信市淨率的估值早已習以爲常,整個市場恐怕只有些具備估值常識和理智的投資者會避免參與小盤股票擊鼓傳花的遊戲。
市場、板塊與個股趨勢運用
趨勢跟蹤從上到下分別考慮市場、板塊和個股因素。首先是市場因素,如果市場的趨勢向下,即便個股出現突破而買入,也要儘量少買。當大勢不利時,個股成功的概率較低。其次,如果選擇的個股都有向上趨勢,但只米自股價普遍表現較好的行業,而另只所處的行業股價表現都較差,那麼;選擇強勢行業中上升趨勢的個股。在分析個股時不妨看看行業指數或者行業內其他上市公司的趨勢,如果行業內的公司股價都處於向下趨勢,而所選個股趨勢向上或者震盪,可能是其自身基本面優異,比其他公司更能抵抗下行風險,但也要小心最終會被行業的不景氣拖累。當然,在個股選擇中,不論如何最好還是選擇行業中趨勢最好的個股。以白酒行業前四名上市公司爲例。2014年2月13日洋河股份(SZ:002304)在四家白酒公司中率先突破此前直壓着股價的120日均線,此後幾乎再也沒跌破120日均線。2014年2月13日至2015年7月3日洋河股份上漲109%。洋河股份後來披露的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下滑9.89%,在行業內降幅較小。
第二個突破120日均線的是貴州茅臺,貴州茅臺於2014年2月14日突破120日均線,此後偶有幾天跌破120日均線。2014年2月14日至2015年7月3日貴州茅臺上漲108%。茅臺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增長1.41%,應該是行業內僅存還能實現正增長的公司,顯示出強大的行業地位。
2014年7月15日瀘州老窖最後個突破120日均線,2014年7月15口至2015年7月3日瀘州老窖上漲58%。瀘州老窖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淨利潤下滑74.41%,在四家酒企中降幅最大,如圖89所示。2014年2月13日起至2015年7月3日,洋河、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四家公司股票收益率分別爲109%、110%、77%、61%。
上述案例正是股價趨勢所反映出的神奇信息,在2014年年報披露前的年,四隻酒股突破均線的先後次序竟然能夠預測它們在2014年報中業績表現的相對好壞,而且從2015年季度業績來看,貴州茅臺、洋河、瀘州老窖均實現利潤的正增長,五糧液利潤下降的幅度也在縮窄,白酒股的股價走勢早在年前就暗示了行業的企穩和恢復。我2014年2月14日在新浪微博就指出過這四隻酒企股價走勢的相對強弱,因此後來選擇將瀘州老窖換倉洋河股份,從而減輕了看錯瀘州老窖的虧損。
止損/止盈賣點
趨勢跟蹤判斷錯誤講究止損,而股票雖然已經很貴,但是仍然處於上升趨勢,如何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場情緒將股票賣在相對高位,兌現盈利止盈呢?止損/盈利的賣點可以依據股價向下突破中長期均線而定。止損/盈利賣點會隨着均線的提升而提升。設定止損/盈利賣點的大好處是事前比較理智地制訂好拋出股票的計劃,跌破均線就按計劃機械執行,避免了由於心理恐慌而倉促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