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了半個多世紀的華爾街征戰經驗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木書是全球“逆向投資之父”大衛·德雷曼(David Dreman)的傳世經典之作——《逆向投資策略》的第4版。這部著作問世於1979年,早已風靡全世界,至今仍被不少人奉爲必讀的投資聖經。然而,多數中國人卻對其知之寥寥。
自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跌宕起伏,越加波詭雲譎,投資者蒙受了巨大損失,以理性預期、風險迴避和效用最大化等假設爲前提的新古典金融理論再次遭到現實的無情打擊。大衛·德雷曼不顧自己正近耄耋之年,決定系統地總結自己半個多世紀征戰華爾街的經驗.對這部享譽全球的行爲金融學名著做一次徹底修訂。
趁着英文版新書墨跡未乾,學貫中西、久經沙場、極富歷史責任感的金融投資專家鄭磊博士等譯者日夜奮戰,將書稿翻譯成中文,交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龍年已去,蛇年剛至,中國A股市場也經歷了一波久違了的小牛行情。然而,對於廣大中國證券投資者而言,最好的新年禮物莫過於這本《逆向投資策略》了。他們邀我爲新書作序,而我資歷尚淺,又不提日十麼學界泰斗或德高望重之人,實乃我三生之幸,當然也是一個挑戰。
大衛·德雷受是美國德雷曼價值管理公司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他的這部名著得到了“股神”沃倫·巴菲特的褒獎,被稱爲“非常罕見,是一部非常具有可讀性與實用性的書,初學者和專業人士都能從中受益”。德雷曼毫不吝音地傳授自己的投資感悟,他擔任《福布斯》專欄作家已達30年之久,他關於投資方法的文章經常見於《機構投資者》《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因此,他也會一直受到學術界和業內人士的批評,甚至還有尖刻的人身攻擊。
闖蕩華爾街50多年,德雷曼並非一帆風順。1969年,他還只是一個初級分析師,德雷曼追隨市場熱點、買人股價扶搖直上的垃圾股票,結果蒙受了75%的鉅額損失。這次挫折沒有讓他一撅不振。此後,德雷曼對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爲的分析與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認爲,股市通常在投資者情緒驅動下表現出價格脫離內在價值,若要戰勝市場,最好的辦法就是堅持逆向投資原則,即利用其他投資者的錯誤來尋找利潤點,尋找那些因不被投資者關注而低估的股票,同時迴避那些因被投資者追捧而高估的股票。他相信,低估的股票其價值終將被市場發現,而高估的股票價格也終將出現價值的迴歸。
1979年,德雷曼的《逆向投資策略》問世了。他告訴投資者:“現在股市正處於歷史低位,應當買入。”在當時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看法,此前美國股市已經持續低迷15年。後來,德雷曼的觀點被證明是正確的。自1982年起,美國股票市場開始反彈,一直持續到2000年,創下了美國有史以來最長的牛市行情。在這本第4版的《逆向投資策略》裏,德雷曼進一步完善了他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投資範式,對股市中的情感理論和神經經濟學進行了專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