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精髓:價值投資還是增長投資

  |  

過去30多年來,巴菲特的選股策略很少改變。他投資的衡量標準包括公司經背者的能力、財務狀況和買進價格。表面看這些都很簡單且直樓,但是簡單背後卻有巴菲特長期以來強聞的區隔價直導向投資和增長型投資的香理。

傳統上被稱爲“價值投資者”的人,通常會投資股票價格被超賣而低於公司價值的股票,如低的股票價格淨值比、低本益比和高股利低股分的股票。而那些被稱爲“增長型投資客戶”的人則喜歡投資獲利大幅增長的股票。巴菲特說:“大部分分析師總以爲這兩種選股方式是相互對立的,的確也有許多投資專家認爲價值與增長這兩個觀念是沒有什麼交集的。”但巴菲特對價值和增長卻有着不同於大部分分析師的觀點。

巴菲特在許多場合解釋過:“股票的價值在F投資過程中以適當折現率算出總的淨現金流量,而增長率只是計算總的淨現金流量中的一部分。” 巴菲特因此認爲價值和增長是一個分進合擊的概念。 蒙哥說:“這些想要完全弄清楚價值和增長的企圖讓我覺得十分離譜,這只不過是一些退休基金經理人爲了想多收一些手續費,或者是投資顧問想凸顯自己的與衆不同而炫耀裝飾的話題而已,沒有多少實際用處。但是對我而言,比較聰明的投資方法是價值導向投資。”

儘管巴菲特和蒙哥已經解釋了” 價值投資”和“增長投資”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大到需要分別說明的必要,但業界主流仍傾向於將這兩種投資概念分開來加以解釋。於是,投資者遇到了自己是屬於“增長導向投資客”還是“價值導向投資客”的問題。蒙哥的建議是價值導向比較好,但同時提請投資者千萬不要要求自己非低價股票不買,從而落到一定要買入價格很低的股票的陷阱裏。

巴菲特屬於的基金經理人比爾.威廉.米勒三世( Bill William Miller 11)是一位在增長和價值導向的觀念衝突中拿提得恰如其分的典範,他過去的投資業績驚人。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1982年以巴爾的摩城爲總部的萊格.梅森證券和基金管理公司發行了-.只基金作爲公司主力旗艦基金,名叫“高價值基金”(Value Tnust)。該基金從1982年到1990年由當時的研究部門主管厄尼.基恩( Enie Kiehn)和初次涉水卻十分聰明的比爾.米勒共同管理。比爾走上資產管理這條道路是相當傳奇的,當其他人都在各大學商學院研究現代投資理論的時候,比爾卻在美國東部著名的約翰.霍布金斯大學就讀於哲學研究。當其他準基金經理人都在研究馬科維茨、夏普和法馬的投資理論時,比爾卻在讀威廉.詹姆斯(lliamJames)的實用主義(pmatismn) 和約翰.杜威(Jdhn Dewey)的《實驗邏輯理論》(says in Exerimengnel Ingic)。他畢業後曾經短暫擔任過某企業財務調度人員,使他得以有機會了解企業的資金運作情形,接着他就進入了萊格。梅森公司的研究部門,並與厄尼.基恩一起管理這個基金。

20世紀80年代,高價值基金實踐了兩項理論,那就是基恐和比爾採用的相同價值投資法則但不同的投資策略。如果說基恩遵循格雷厄姆的方法,專門投資低本益比、低股票價格淨值比的股票,也就是所謂價格般低估的股票,那麼比爾則採取了風格迥異的方法。用比爾的話來說:“我的選股策略較像格雷厄姆曾提過的選股方法,巴菲特對這種方法也曾詳細說明過,那就是以公司未來現金流量折算成公司現金價值的評估方法,重點在於通過這種衡量法,我們可以理性地衡量出公司的真實資產.如此便可以在股票價格很低的時候買進該公司股票。”


1990年,比爾開始全權負責這一基金的管理工作,並開始實踐他自己的投資策略。他的基金成績在90年代打敗市場無敵手,從1991年到198年,高價值基金業績連續戰勝標準普爾500股票價格指數。19989 年年底,比爾傑出的操作成績使他獲得《晨星》雜誌評選的年度全美最佳股票型基金經理人。

目前,比爾替萊格.梅森管理了大約12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有90億美元屬於高價值基金。雖然嚴格來說比爾還不算是價值投資者,但他已相當接近價值投資的標準。他的高價值基金投資組合中通常保持30- 40只股票,並且將半數以上的資產投資在其中的10只股票上。

雖然比爾的投資方法較偏向於價值投資方法,但他不見得完全符合一般投資刊物對價值投資者的簡單定義。比爾並不常用價值投資的評價方法:如每股獲利或每股淨值等。他說:“ 我常試圖分辨哪些股票的股價理所當然地要低,而哪些股票的股價又不應太低。有許多好公司的股票被投資人忽略,而且股票價格被低估。最要緊的就是選擇股票價格相對較低的好公司,而不要去投資營運成績不佳而股票價格低的公司。”

比爾用非常挑剔的選股眼光,採取持股長抱的投資策略,的確使他領導的高價值基金成爲20世紀90年代--顆罐眼的明星,但也因此引發了-些爭議。由於高價值基金的持股中同時包含了價值導向的股票和增長導向的股票,所以比爾常被人攻擊不是一-位純價值導向的投資者。《華爾街網站》雜誌就刊出吉姆.克拉默(Jimn Cramer)的文章,批評比爾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價值導向型的基金經理人。

克拉默是《華爾街網站》雜誌的發起人之一,文筆非常犀利,他寫了一篇有關價值導向基金的評論文章。在文章裏,克拉默公開批評部分號稱是價值導向的基金,其實投資的還是市場-般認爲的增長型導向的股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MACD技術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綫MACU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由查拉爾·阿佩爾(Geral Appel)於1979年提齣,它通過計算“一快”、“一慢”兩條移動平均綫(EMA)之間的差值得到。

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

如圖4-16所示。 圖4-16  金瑞科技走勢圖圖4-16是金瑞科技(600390)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有標記的地方是一個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前麵我們講瞭太多的綠柱組閤形態。下麵我們看一下前高後低的紅柱形態。從實際應用上來說,它們之間的原理是一樣的,隻是和綠柱的正好相反。紅柱的高柱峰代錶的是股價上漲幅度大。

什麼纔是市場先生極端情緒化? 市場先生極端情緒化有哪些?

巴菲特一再強調,不要指望投資者從今天所看到的東西影響其投資策略。我們的投資者應當基於以下因素:第一,即使知道經濟總體的發展趨勢,這並不意味着你就知道股市會如何發展演變;第二,投資者不可能在選股上比別人優秀很多。股票只有在持有相當長時間之後纔會稱得上是個好東西。

利用MACD的指標尋找支撐或阻力

尋找支撐、阻力是MACD指標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它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法來實現。第一,零軸。當DIFF綫在零軸下方運行時,零軸對其有重要的阻礙作用;而一旦DIFF綫突破零軸。零軸對它就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這種支撐、阻礙作用在實戰中往往成為重要的買賣點。

窄幅區首尾二度漲停指什麼?這種形態存在什麼漲停玄機?

窄幅區首尾二度漲停是指個股先是出現了一個漲停板,隨後是漫長的橫向整理走勢,這構成了一個窄幅震盪區域,隨後,再度出現漲停板。這兩個漲停板,一個出現在窄幅整理區的起始位置點,一個出現在窄幅整理區的末尾位置點。 漲停玄機窄幅整理首尾二度漲停是中線主力運作個股的信號,這一窄幅整理區既是一個洗盤過程,也是主力加倉的區域。

一年之中的不同月份案例說了什麼道理?有什麼影響?

表29是阿瑟.梅里爾的另-項研究成果一從1897年至1974年按月統計的市場季節性趨勢。我們將該數據更新到了1988 年。表29反映了1992年以來,某一月道瓊斯指數上漲的概率。如表29中所示,指數表現最好的分別是年底和夏天。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件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着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件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件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

長線經典股譜解密

長線操作和短線操作一樣,同樣有投資者必須遵守的原則。瞭解並且遵守這些既定的原則,是每一位長線投資者控制風險、贏取利潤的前提與保障。一個投資者如果沒有自己的投資原則,這個人肯定不會賺到錢。至少不會賺到大錢。這句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分形理論分形維數的分類

分形維數歐氏幾何學有着幾千年的歷史,它研究的是一些規整的圖形,如直線、圓、橢圓、菱形、正方形、立方體、長方體、球體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曲線和形狀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歐氏幾何,即它們可以被定義爲代數方程(例如,Ax+By+Cz=D)或微分方程的解集。

K線聚寶盆形態的操作技巧和K線聚寶盆形態的實戰案例分析

K線之中有很多形態可以幫助投資者們對股票的買賣有一個很好的掌握!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個K線聚寶盆形態的實戰案例和相關的知識,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講解大家能夠有所啓發、有所幫助!什麼是K線聚寶盆形態K線聚寶盆形態是由三根或是多根K線組合而成的,K線聚寶盆形態和圓弧底有些相似,但是右邊會呈現出一個整理平臺,且是直接拉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