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勢類型連接具有結合性,也就是走勢類型的連接符合結合律,即A+B+C=(A+B)+C,A,B,C的走勢類型級別可以不同。
站在多義性的角度,根據該運算結合律,就不難知道,任何一段走勢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釋義。注意,多義性不是含糊性。多義性是站在一個嚴格精確的理論基礎上,用同一理論的不同視角對同一現象進行分析。一個最經常用到的最簡單的釋義角度就是級別,任何一段走勢,都可以根據不同的級別進行分解。
不妨用An-m的形式表示根據n級別對A段進行分解的第m段,A=A1-1+A1-2+A1-3+…+A1-m1=A5-1+A5-2+A5-3+…A5-m5=A30-1+A30-2+A30-3…+A30-m30等,顯然這些分解都符合趨勢定位理論。
根據某級別進行操作,站在純理論的角度來說,無非等價於選擇該等式列中某個子式。
如圖7-24所示(5分鐘級別)。
圖7-24 30分鐘級別的分解與5分鐘級別的分解
有一種應用,就是關於走勢的當下判斷。當下判斷,其基礎在於採取的分解方式。例如,一個按5分鐘分解的操作角度與一個按30分鐘分解的操作角度,在同一時間看到的走勢意義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在5分鐘分解中完成的走勢,在30分鐘卻不一定完成。
例如A+B,A、B都是5分鐘的走勢類型,那麼A+B走勢,對於30分鐘的分解就是未完成的。根據走勢必須完美的原則,未完成的走勢必須完成。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分解角度,可以在當下看到不同級別的未完成走勢。
如圖7-25所示(5分鐘級別)。
圖7-25 完成的5分鐘級別與未完成的30分鐘級別
有一種應用,就是把走勢重新組合,使得走勢更加清晰。任何走勢,在結合律上都可以重新組合,使得走勢顯示出明顯的規律性。
假設A+B+C+D+E+F,A,C,E是5分鐘級別的,B,D,F是30分鐘級別的,其中還有延伸等複雜情況。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走勢按5分鐘級別重新分解,然後按定義重新組合走勢。按結合律的方法,把原來的分解變成A'+B'+C'+D'+E'+F',使得A',B',C',D',E',F'走勢中樞都是標準的30分鐘級別,而最後的走勢變成在30分鐘意義上未完成的走勢,這樣進行分析,就會很明晰了。
當然,具體的組合有很多可能,如何根據當下的走勢選擇一種最有利的級別操作,需要平常多加練習。
結合律是至關重要的,對於走勢來說,結合律就是連接走勢之間關係的最重要規則。不深刻明白這一點,如何能明白走勢本身?無論如何結合,纏論對走勢的分析原則是不變的。
可以這樣認爲,本理論就是走勢保持結合律下具有變換不變性的一套理論,而且可以嚴格地證明是唯一能保持分解變換不變且保持結合律的一套理論。
級別本質上與時間無關,級別也不是什麼時間結構,只是一種分類方法。級別被破壞了,就是因爲被破壞了,僅此而已,並不是因爲有什麼時間的因素。
有一種更重要的應用,是在走勢中樞的震盪中。圍繞走勢中樞的震盪,不一定都是次級別的。例如一個日線走勢中樞,圍繞日線走勢中樞的震盪完全可以是30分鐘以下的任意級別,甚至是一個跳空缺口。例如有些股票,完全可以今天一字漲停,明天一字跌停,跳來跳去的。對於這種走勢,如果明白走勢連接的結合律,就知道無論股價怎麼跳,最終都要形成更大級別的走勢。只要不脫離這個日線走勢中樞,最後都至少會形成30分鐘級別的走勢。
任何圍繞日線級別的震盪,最終都必然可以按如下方式進行分解:A30-1+A30-2+A30-3+…+A30-m30+a。a是未完成的30分鐘走勢類型。至少a依然圍繞日線走勢中樞繼續震盪,那麼a一定最終會完成30分鐘的走勢類型。這裏m30<9,否則就會變成日線走勢中樞了,那整個的分解就要按日線來做,分解的道理如30分鐘級別是一樣的。
不應該對走勢進行任何預測,但所有已走出來的走勢,卻可以根據級別與結合律等隨意組合。無論哪種組合,在該組合下都必然符合趨勢定位理論。而任何最終的走勢,在所有級別組合中完全符合趨勢定位理論,這也是纏論的神奇之處。無論你怎麼組合,都不會出現違反纏論的情況。
能否找到最合適的組合以適應操作,以及根據不同的組合對走勢進行綜合分析,這就和經驗有關了。這些最適合的分解,都是有相應答案的,關鍵是你能否看出來。這根本不涉及任何預測,只是對已有走勢的分解,這與對理論的把握與圖形的熟悉度相關。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工夫,但必須在當下的走勢中不斷磨鍊才能真正掌握。
前面談了有關走勢類型連接結合的多義性問題。雖然已經多次強調多義性不是含糊性,但不少人依然產生誤解,認爲走勢可以隨意分解,這是不對的。對已完成的走勢類型連接進行相應的分解,就如同解問題設定不同的參數,雖然參數的設定有一定的隨意性,但設定一個好的參數,往往能使得問題的解決變得簡單。
多義性是與走勢的當下性密切相關的。根據結合律,如何選擇一種恰當的走勢分解,對把握當下的走勢極爲關鍵。顯然,一個好的分解,其分解規則下必須保證分解的唯一性,否則這種分解就不可能是好的分解。
其中最簡單的就是進行同級別分解。所謂同級別分解,就是把所有走勢按一個固定級別的走勢類型進行分解。根據趨勢定位走勢分解定理,同級別分解具有唯一性,不存在任何隨意分解的可能。
同級別分解的應用,例如以30分鐘級別爲操作標準,就可用30分鐘級別的分解進行操作。對任何圖形,都分解成一段段30分鐘走勢類型的連接,操作中只選擇其中的上漲和盤整類型,避開所有下跌類型。
對於這種同級別分解視角下的操作,永遠只針對一個正在完成着的同級別走勢中樞。一旦該走勢中樞完成,就繼續關注下一個同級別走勢中樞。
注意,在這種同級別的分解中,是不需要走勢中樞延伸或擴張的概念的。對30分鐘走勢圖來說,只要5分鐘級別的三段上、下、上或下、上、下走勢類型有價格區間的重合,就構成30分鐘走勢中樞。如果5分鐘次級別延伸出6段,那麼就當成兩個30分鐘盤整類型的連接。在這種分解中,是允許存在盤整+盤整情況的。注意,在非同級別分解方式下,不允許“盤整+盤整”的連接。這裏注意與走勢中樞的延伸與擴張相區別。
如圖7-26所示。
圖7-26 走勢類型的盤整連接
有人可能要問,同級別分解出的次級別,在分解時是否也是按同級別分解方式分解?答案是不需要。這在思維上可能不好理解,因爲一般人都喜歡把一個原則在各級別中統一運用。實際上,你完全可以採取這樣的分解形式,就是隻在某級別中進行同級別分解,而在次級別中繼續用走勢中樞擴展、延伸等來確定。
這裏涉及一個組合規則的問題,而組合的規則是爲了方便操作以及判斷。只要不違反連接的結合律以及分解的唯一性,就是允許的,關鍵在於是否明晰且易於操作。
說得深入一點,走勢分解、組合的難點在於走勢有級別,而高級別的走勢是由低級別構成的。處理走勢有兩種最基本的方法,一種是純粹按走勢中樞來,一種是純粹按走勢類型來,但更有效的是在不同級別中組合運用。
完全合理、不違反任何理論原則的分解,都可以制定出這樣的同級別分解規則:在某級別中,不定義走勢中樞延伸,允許該級別上出現盤整+盤整連接;與此同時,規定該級別以下的所有級別都允許走勢中樞延伸,不允許出現盤整+盤整連接;至於該級別以上級別,根本不考慮,因爲所有走勢都按該級別給分解了。
按照以上同級別分解規則,用結合律很容易證明,這種分解下,其分解也是唯一的。這種分解,對於機械化操作十分有利。
這裏無所謂牛市熊市。例如,如果分解的級別規定是30分鐘,那麼只要30分鐘上漲就是牛市,否則就是熊市,完全可以不管市場的實際走勢如何。在這種分解的視角下,市場被有效地分解成一段段30分鐘走勢類型的連接。如此分解,如此操作,如此而已。
注意,這種方法或分解是可以結合在更大的操作系統裏的。例如,你的資金有一定規模,那麼你可以設定某個資金量與籌碼按某個級別的分解操作,另一個資金量與籌碼按另一個更大級別的分解操作,這樣就如同開了一個分區收割的機械,機械地按照一個固定的節奏去收割利潤。這樣不斷地機械操作下去,成本就會不斷減少,而這種機械化操作的力量是很大的。
其實,根本無需關心個股的具體漲幅有多少,只要市場足夠活躍,價格上下震盪幅度大,這種機械化操作產生的利潤是與時間成正比的。只要時間足夠長,就會比任何單邊上漲的股票產生更大的利潤。
甚至可以對所有股票按某級別走勢的幅度進行數據分析,把所有歷史走勢都計算一次,選擇一組歷史上某級別平均震盪幅度最大的股票,不斷地操作下去,這樣的效果更好。這種分解方法,特別適合於小資金同時時間又充裕的投資者進行全倉操作,也適合大資金進行一定量的差價操作,更適合於莊家的洗盤降低成本操作。
當然,在具體應用時方法有所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