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由市場?
自由市場是一種基於供求關係、幾乎沒有或完全不受政府控制的經濟體系。它概括了特定經濟環境下所有自願交易的發生。自由市場的特點是自發且去中心化的秩序,個人通過這些秩序做出經濟決策。根據其政治和法律規則,一個國家的自由市場經濟規模可能非常大,也可能完全不合法。
重點
- 自由市場是指自願交換和供求規律爲經濟體系提供唯一基礎、不受政府幹預的市場。
- 自由市場的一個主要特徵是不存在強制交易或交易條件。
- 雖然實際上並不存在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而且所有市場在某種程度上都受到限制,但衡量市場自由度的經濟學家發現,自由市場與經濟福祉指標之間普遍存在正相關關係。
瞭解自由市場
“自由市場”一詞有時被用作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大多數人討論“自由市場”時,指的是一種競爭不受阻礙、買賣雙方僅進行私人交易的經濟。然而,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定義應該涵蓋任何自願的經濟活動,只要它不受強制性中央權力機構的控制。
按照這種描述,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和自願社會主義都是自由市場的例子,儘管後者包含生產資料的共同所有制。其關鍵特徵是不存在對經濟活動的強制性強制或限制。在自由市場中,強制行爲只能通過雙方事先在自願合同中達成的協議進行,例如由侵權法強制執行的合同救濟。
自由市場與資本主義和個人自由的聯繫
沒有哪個現代國家擁有完全不受約束的自由市場。即便如此,最自由的市場往往與重視私有財產、資本主義和個人權利的國家相吻合。這合情合理,因爲那些避免對個人行爲進行監管或補貼的政治體系必然會較少干預自願的經濟交易。此外,在一個產權得到良好保護且資本家有追求利潤動機的體系中,自由市場更有可能發展壯大。
自由市場和金融市場
在自由市場中,金融市場可以發展,以滿足那些無法或不願自籌資金的人的融資需求。例如,一些個人或企業擅長通過持續不消耗現有財富來積累儲蓄。另一些人則擅長將儲蓄用於創業活動,例如創辦或擴張企業。這些參與者可以通過交易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證券獲利。
例如,儲蓄者可以購買債券,將目前的儲蓄與企業家交易,以換取未來儲蓄加上報酬或利息的承諾。股票則是用儲蓄換取未來收益的所有權。純粹自由的金融市場在現代並不存在。
自由市場的常見制約因素
對自由市場的所有限制都使用或明或暗的武力威脅。常見的例子包括:禁止特定交易、徵稅、管制、在交易中對特定條款的要求、許可要求、固定匯率、來自公共服務的競爭、價格管制以及生產、商品採購或員工僱傭行爲的配額。對自由市場施加政治限制的常見理由包括消費者安全、社會中各個優勢和弱勢羣體之間的公平以及公共物品的提供。無論外在的理由是什麼,商業公司和社會中的其他利益集團經常進行遊說,以使這些限制對自己有利,這種現象稱爲尋租。當自由市場行爲受到監管時,自由市場的範圍會受到限制,但通常不會完全消除,自願交易仍可能在政府監管框架內進行。
一些交易也可能違反政府關於非法市場的規章制度,這些非法市場在某種程度上可能被視爲自由市場的地下版本。然而,市場交易仍然受到嚴重限制,因爲在非法市場上,競爭通常以生產者或消費者之間的暴力衝突的形式出現,而非自由市場競爭或通過政治體系進行的尋租競爭。因此,在非法市場中,競爭優勢往往流向那些在暴力方面擁有相對優勢的人,因此很可能出現壟斷或寡頭壟斷行爲,而且由於較弱的參與者被擠出市場,進入門檻較高。
衡量經濟自由
爲了研究自由市場對經濟的影響,經濟學家們設計了幾個著名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其中包括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以及弗雷澤研究所發佈的《世界經濟自由度指數》和《北美經濟自由度指數》。這些指數涵蓋了產權保障、監管負擔、金融市場開放度等諸多方面。將這些指數與各種經濟增長、發展和生活水平指標進行比較的實證分析,充分證明了自由市場與各國物質福祉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