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講過一個基金CEF,全稱加拿大中央基金。這個基金還是跟黃金相比,我們把時間拉長一點,這個基金成立的時間很長,是在1986年成立的,基金成立及運營的目的,我們之前上次也講過,它的首要目的是要對沖掉紙幣貶值的風險,而並不是獲利,所以它盯金價比較緊,一般這種基金都是做多,因爲他們自己手上都有上千噸的黃金儲備,跟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差不多,所以這種基金還是比較值得信賴的。
觀察CEF與黃金比值的周線圖(圖4-1)我們可以發現,自從1986年成立以來,只要黃金上漲,那麼這個基金表現就比較好,而黃金下跌,這個基金表現也不太好。我們還會發現,CEF這個基金這麼多年以來,1986年到2013年,中間有27年,表現還是不錯的。總體而言,它跟金價的關係是在一個區間波動,幅度非常小,底部區間是0.01至0.011,而頂部區間是0.015至0.016,1987年曾近一度碰觸過0.02,但隨後又回到了上述波動區間,這說明它跟黃金價格關係保持得非常緊密,它成功地把基金持有人的紙幣購買力和金價緊紫地鎖定在一塊。我們發現每次它的底部,往往就是黃金價格的底部,是基金和金價同時表現最差的時候。但只要黃金漲起來,CEF就會漲起來。比如說在2009年、2010年底部密集區,金價在2009年突破1000美元后一直至2011年的1920美元。還有2001年至2002年的底部密集區,這個底部是一個大底,金價在2002年突破300美元后,正式拉開黃金牛市的帷幕。再往前看,1992年前後也是在底部區域,但實際金價築底的時間將近十年,期間CEF與金價的比值一直沒有進入頂部區間,具體原因本節就不展開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仔細觀察揣摩。另外,白銀與CEF基金比值的走勢也亦如黃金與CEF的比值,有心的讀者可以仔細觀察,如圖4-2。
從金價與CEF的比值來看雖然目前處於底部區域,但是我們只能把它定義爲底部區域而不是某個實際的價格,因爲如果再往下跌一兩百美元,它依然在這個底部區域裏面。所以我們說這個時候CEF基金的表現還算可以,應該說相當可以。另外,在黃金市場中,價格從1920美元跌到1300美元附近,大約35%的下跌幅度,爲什麼大家覺得很恐怖?實際上一方面是沒有經歷過2008年黃金的那次調整,當時金價從1000美元跌至700美元以下,使得張衛星的高德黃金爆倉,這在當時國內黃金行業是很轟動的一件事情。張衛星成了悲情英雄,他絕對看對了方向但輸了錢。在金價大約300美元的時候他認爲金價最終會漲至2000美元,他在當時除了建議中國央行購買,自己也買了不少,可惜就是倉位沒有把握好,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大家一般沒經歷過這個時期。另一方面就是因爲我們做黃金的電子盤借用了槓桿,尤其是高倍的槓桿放大了我們對盤面的感覺,讓我們覺得大漲很興奮而大跌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