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和收入有何不同?

  |  

營業利潤和收入都是重要的指標,它們都體現了一家公司所賺的錢。然而,這兩個數字表達公司盈利的方式不同,計算時涉及的扣除額和抵免額也不同。儘管如此,收入和營業利潤對於分析一家公司是否表現良好都至關重要。

重點

  • 收入是公司在扣除任何費用之前銷售其商品或服務所產生的總收入。
  • 營業收入是公司利潤總額減去經常性成本和費用後的總和。
  • 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異可以成爲衡量公司財務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

什麼是收入?

收入是指公司銷售其商品或服務所產生的總收入。它指的是扣除任何費用(例如經營業務所涉及的費用)之前產生的收入總額。收入通常被稱爲“營業額”,因爲它位於損益表的頂部。因此,當一家公司被稱爲“營業額增長”時,這意味着該公司的收入(即其收入)正在增長。

收入也常被稱爲淨銷售額。從技術角度來說,淨銷售額是指收入減去任何已購商品的退貨金額。

收入或淨銷售額僅指與業務相關的收入(相當於個人的勞動收入)。例如,如果公司有其他收入來源,例如投資收入,則該收入不被視爲收入,因爲它並非主營業務的成果。任何其他收入均應在資產負債表和財務報表中單獨覈算。

什麼是營業收入?

正如我們所說,收入是指扣除任何成本或費用之前的收益。相比之下,營業收入是指公司扣除營業費用(即日常業務運營成本)後的利潤。營業收入通過剔除利息和稅金,幫助投資者將公司經營業績中的收益分離出來。

營業費用包括銷售費用、一般及行政費用(SG&A)、折舊和攤銷。營業利潤不包括對其他公司的投資所得或非營業收入、稅金和利息支出。此外,任何特殊或非經常性項目也不包括在內,例如支付的訴訟和解金。

營業收入也可以通過從毛利潤中扣除營業費用來計算;毛利潤是總收入減去銷售成本(COGS)。

收入和營業收入的真實示例

一家公司的收入和營業收入最終可能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數字。

下面是一個示例,其中突出顯示了營業收入和收入,以說明兩個數字之間的差異。該損益表是 JC Penney 截至 2017 年底的損益表,如其 10K 年度報表所示。請注意:

  • 公司的總收入或淨銷售額保持不變。淨銷售額等於收入減去退貨,這對零售商來說很常見。
  • 營業收入位於報表下方,扣除年度運營相關費用後。這些費用包括81億美元的銷售成本和34億美元的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SG&A),即與生產無直接關聯的成本,總計123.9億美元(以紅色突出顯示),構成了1.1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

總結一下:JC Penney 的總收入高達 125 億美元,但營業利潤僅爲 1.16 億美元。單看 125 億美元的收入,乍一看似乎很可觀,但算上支出,營業利潤僅爲 1.16 億美元。此外,你會發現淨利潤(即公司的實際利潤,也稱爲底線利潤)實際上是負 1.16 億美元。

換句話說,JC Penney 扣除未償債務的利息後,全年虧損 1.16 億美元。正是償還這筆債務才使其陷入赤字。即便如此,收入和營業利潤之間的差距仍然令人震驚。

結論

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異表明了分析財務報表爲何如此困難。正因如此,在投資之前,計算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時需要考慮多個指標。如果只考慮彭尼百貨2017年的收入,它似乎可以毫無問題地支付3.25億美元的利息。但當你看到它的營業利潤如此之小時,你就會意識到,這家公司很容易在服務義務的重壓下陷入困境——這是在購買其股票之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子公司與附屬公司:有什麼區別?

子公司與附屬公司:概述根據實體在關聯業務中的所有權級別,它可能被稱爲母公司的關聯公司、聯營公司或子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附屬公司和聯營公司是同義詞,用於描述一家母公司僅持有該公司 20% 至 50% 股權的公司。少數股權是指公司少於 50% 的所有權或權益。

投資特斯拉股票的6大風險

特斯拉汽車公司 (TSLA) 被許多人視爲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上市公司之一。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是科技行業備受爭議的超級巨星,而特斯拉的硅谷根基提升了投資者的預期。特斯拉在 2021 年吸引了更多關注,當時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萬億美元——只有少數巨頭達到了如此高的估值。

毛利潤、營業利潤和淨利潤

“利潤”和“收入”這兩個術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互換使用。然而,在公司金融中,這些術語可能具有非常不同和具體的含義,具體取決於它們的使用環境。雖然收入確實意味着現金流入企業,但淨利潤要複雜得多。利潤通常被理解爲指扣除費用後剩餘的現金。

營業收入與毛利潤

在評估公司的財務報表時,需要考慮很多指標來確定公司的業績。其中一些指標非常相似,但對公司的運營方式、盈利狀況以及未來預期提供了略有不同的觀點。兩個最常見的應報告收入數字是毛利潤和營業收入。儘管相似,但兩者對企業的某些方面有不同的看法。毛利和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和毛利潤都顯示了公司賺取的收入。

收入與收益:有什麼區別?

收入與收益:概述收益和收入是公司常用來描述其在一段時間內的財務業績的術語。收益和收入是公司財務報表中最常查看的兩個數字。投資者和分析師利用這些數字來確定公司的盈利能力並評估公司的投資潛力。這裏我們回顧一下收益和收入之間的差異,並展示實際財務報表中呈現的兩者的示例。

息稅前利潤與營業收入:有什麼區別?

息稅前利潤與營業收入:概述息稅前利潤 (EBIT) 和營業收入是經常互換使用的術語,儘管兩者之間存在顯着差異,這可能導致數字產生不同的結果。息稅前利潤和營業收入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營業收入不包括非營業收入、非營業費用或其他收入。要點息稅前利潤是扣除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淨收入。

相關詞條

企業集團

什麼是聚合?集團化描述了創建集團的過程,例如母公司開始收購子公司的過程。有時,集團可以指同時形成許多集團的時間段。企業集團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它使母公司免受潛在收購的影響。重點摘要集團化描述了創建集團的過程,例如母公司開始收購子公司的過程。企業集團通常會產生一家新公司,這是一家大型的多行業跨國公司。

營銷計劃

什麼是營銷計劃?營銷計劃是一份操作文件,它概述了組織將實施以產生潛在客戶並進入其目標市場的廣告策略。營銷計劃詳細說明了在一段時間內開展的外展和公關活動,包括公司將如何衡量這些舉措的效果。

關鍵比率定義

什麼是關鍵比率?關鍵比率是被認爲在衡量、說明和總結公司與其競爭對手或同行的財務狀況方面特別有效的任何財務比率的名稱。投資者和公司一直依賴關鍵比率來了解流動性、效率、盈利能力等。每個關鍵比率都側重於公司的特定方面,這意味着通常需要諮詢其中的幾個才能更全面地瞭解該主題的進展情況。

業務定義

什麼是企業?企業一詞是指從事商業、工業或專業活動的組織或企業實體。企業可以是營利性實體,也可以是為履行慈善使命或促進社會事業而運作的非營利組織。企業規模從獨資企業到國際公司,規模從小到大不等。業務一詞也可用於定義個人為營利而生產和銷售商品和服務的努力和活動。重點摘要企業被定義為從事商業、工業或專業活動的組織或企業實體。

加權平均定義

什麼是加權平均?加權平均是一種計算,它考慮了數據集中數字的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在計算加權平均值時,在進行最終計算之前,將數據集中的每個數字乘以預定權重。加權平均比數據集中所有數字都分配相同權重的簡單平均更準確。摘要加權平均值考慮了數據集中某些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或頻率。加權平均有時比簡單平均更準確。

營業利潤定義

什麼是營業利潤?一家公司的營業利潤是其在給定時期內從其核心業務職能中獲得的總收入,不包括扣除利息和稅款。它還排除了從輔助投資中獲得的任何利潤,例如公司擁有部分權益的其他業務的收益。當核心業務收入最終低於支出時,就會出現經營虧損。摘要營業利潤是來自公司主要或核心業務運營的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