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纏論:中陰身分辨與操作
最近(20150422)的證券板塊中,很多股票出現典型的中陰身狀態(如圖4-1所示)。
圖4-1中陰狀態示意
首先要明確的是,任何上漲或下跌的結束後都對應着各種級別的中陰身,比如V形反轉,小級別背馳後的走勢類型轉化過程中,在新的走勢類型未確立之前,中陰身都是存在的,這就是纏論最注重當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走勢的變化,在走勢必完美之後,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能把握的只有當下,要根據當下的走勢形態與結構綜合判斷當下的操作。圖4-1中,4點顯然是盤整背馳點,千萬不要再認爲盤整背馳一定創新高。4點之後,走勢就可以隨時結束,而在圖4-1中,4之後演化爲中樞震盪形式。這時新的走勢類型沒有確立,而4之前的走勢類型卻可以認爲已經結東,對中陰身情況不太瞭解的,在圖4-1中,4之後的中樞震盪就是中陰身狀態。
中陰身都對應着中樞震盪,而這個中樞一般都是前一個走勢類型的最後一箇中樞。對於當下的分析與操作,尤其是處在中陰身狀態時,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根據最近的一箇中樞進行判斷,這其實也是走勢的多義性在當下的最直接體現。
對於圖4-1,2-5的中樞確立後,後續的震盪延續該中樞,通過分解,同樣可以將3-8看作是一段上升形態的盤整走勢類型,中樞區間在4-5,相對應的4—7中樞,前後走勢段的盤整背馳是非常明確的。如果是該級別的操作,那麼在8的位置就應該已經出來,後續的下跌根本與你無關,況且7—8與5-6相比,MACD黃白線不能創新高,這本身就是盤整背馳的信號之一。而在向下箭頭處疑似盤整背馳的位置,由於是處在中陰身階段,走勢不確立就不能介入。實際上,在中樞震盪的操作中,嚴格要求的操作模式是隻選擇次級別第二買點,就是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向下箭頭處,均線未金叉,黃白線未閉口,就要等待,這樣很可能會錯失利潤,但首先要保證安全。
而在9的位置,這時的力度比較又產生了變化,因爲走勢創了新低,那麼從2到9就成了更明確的走勢類型——圍繞中樞震盪的盤整對走勢分解不熟練的操作者,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最好的參與方式就是不參與。中樞震盪總會結束,並且有嚴格的定義來界定向上突破結束於向下突破結束的條件,那麼最好就是等待走勢明確了之後再介入。當然,如果對操作非常熟練,按中樞震盪的操作能獲得更多利潤,資金利用率也高。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目前掌握了什麼,能操作什麼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