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情走勢的當下,在任何時間週期的圖中,行情走勢必然落在一個確定的具有明確方向的筆當中(向上筆或向下筆),而行情走勢在筆當中的位置,必然只有兩種情況:一、在分型構造中。二、分型構造確認後延伸爲筆的過程中。
對於任何的當下走勢,在任何一個時間週期裏,都可以用兩個變量構成的數對精確地定義當下的行情走勢。第一個變量只有兩個取值,不妨用1代表向上的筆,-1代表向下的筆。第二個變量也只有兩個取值,0代表分型構造中,1代表分型確認延伸爲筆的過程中。
如(1,1)代表一個向上的筆在延伸之中,(-1,1)代表向下的筆在延伸中,(1,0)代表向上的筆出現了頂分型結構的構造,(-1,0)代表向下的筆出現底分型結構的構造。任何行情走勢的當下,都只有這四種狀態,這四種狀態描述了所有的當下行情走勢。
更關鍵的是,這四種狀態是不能隨便連接的,例如(1,1)之後絕對不會連接(-1. 1)或者(-1,0),唯一隻能連接(1,0)。同樣,(-1,1)只能連接(-1,0)。而(1,0)有兩種可能的連接:(1,1)、(-1,1);(-1,0)有兩種可能的連接:(-1,1)、(1,1)。
如圖6-10所示。
圖6-10 筆與走勢的連接
有了上面的分析,就很容易進行更復雜的分解。
考察兩個相鄰時間週期的線,例如1分鐘和5分鐘。如果5分鐘裏是(1,1)或者(-1,1)的狀態,那麼1分鐘裏面的任何波動都沒有太大的價值,因爲無論這種波動如何大,都沒到足以改變5分鐘(1,1)或者(-1,1)狀態的程度,這裏就對1分鐘的波動有了一個十分明確的過濾作用。如果你是一個最少關於5分鐘圖上的操作者,根本無需關心這些波動。
如果5分鐘是(1,1),1分鐘也是(1,1),那麼5分鐘是斷無可能在其後幾分鐘內改變(1,1)模式的。要5分鐘改變(1,1)成爲(1,0),至少要在1分鐘上出現(1,0)或(-1,1)。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1分鐘裏都是必然要出現(-1,1)的。病情的發展一般分爲未病、欲病與已病三個階段或者說級別,這裏也可以把行情走勢的級別比擬成一種疾病的級別。1分鐘的下跌可能是一個小感冒,而有時候一個5分鐘的下跌就足以是一個小的感冒流行了。至於30分鐘、日線的下跌,基本就對應着一些次中級或中級別的調整,大概就相當於重病。而周線、月線之類的下跌,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如果是季線、年線級別的下跌,那就出現病危了。判斷行情走勢,如同中醫看病,未病而治是第一等的,次之是到欲病階段治療,那隻能算是亡羊補牢了。但絕大多數人是病入膏肓了還在幻想,市場裏最終犧牲的總是這種人。
站在病情發展三個階段的角度來研判各個級別行情走勢是很形象的。以5分鐘爲基準,對於5分鐘的筆狀態,1分鐘筆狀態的改變可能不會導致5分鐘筆狀態的改變,這就是一種未病的狀態。
例如,對於5分鐘的(1,1),1分鐘出現(1. 0)是一個小的警告,但這個警告如果只出現在1根5分鐘的K線裏,那麼不足以破壞5分鐘的結構,所以這個警告不會造成實質的影響,是未病狀態。但如果這個1分鐘的(1,0)被確認了,那麼一個重要的警告就成立了,這就是行情走勢將向欲病方向發展了。如果這個1分鐘的(-1,1)出現並導致5分鐘的(1,0)在構建中,就是一個欲病向已病發展了。當5分鐘的(1,0)也確認向(-1,1)發展時,就確認已病了。這種分析,同樣可以應用在日線與周線的關係上。
“未病向欲病發展”,如圖6-11所示。
圖6-11 “未病向欲病發展”
“欲病向已病發展”,如圖6-12所示。
圖6-12 “欲病向已病發展”
“已病向已病得到確認發展”,如圖6-13所示。
圖6-13 “已病向已病得到確認發展”
現實中,投資者注重的是較大級別的實際操作,比如30分鐘級別,60分鐘級別,或者日線級別,更甚者周線級別、月線級別。以下是對現實中常用來研判的日線級別與周線級別行情走勢的圖示說明,走勢最差的是周線是(-1,1),日線也是(-1,1)。如圖6-14所示。
圖6-14 走勢最差的周線(-1,1)、日線(-1,1)
走勢很差的是周線是(-1,1),日線是(-1,0)。如圖6-15所示。
圖6-15 走勢很差的周線(-1,1)、日線(-1,0)
走勢中性偏差的是周線出現(-1,0),日線是(-1,1)。如圖6-16所示。
圖6-16 走勢中性偏差的周線(-1,0)、日線(-1,1)
走勢中性偏好的是周線出現(-1,0),日線是(-1,0)。如圖6-17所示。
圖6-17 走勢中性偏好的周線(-1,0)、日線(-1,0)
這樣可以隨時給大盤做一個即時的健康記錄。這個記錄是一個矩陣,按1分鐘、5分鐘、30分鐘、日、周、月、季、年的級別分類;矩陣有8行,每一行就是對應級別的狀態數對;這個矩陣可能的情況有48個,一個相當大的數字,代表了走勢所有可能的狀態,也就是所有健康的狀態。這個巨大的數字可以用計算機來處理,我們可以實時監控所有股票的健康狀況。
注意,每一種狀態之後並不是隨機連接到任何其他另一種狀態的,可變的狀態是極爲有限的。從中可以分析出可能變化狀態中出現最大可能盈利的轉折狀態,這種轉折是必然出現的。然後用計算機程序監控所有股票,在相應的狀態買入,相應的狀態賣出,一部自動賺錢的機器就構造成了。
這個思想與具體方法可以通過計算機設計成程序。至於哪些狀態的轉折效率是最高的,這是一個純粹的數學問題,知識是有力量的。
對於一般人來說,完全沒必要去設計這樣的程序,研究這樣的問題。因爲完全可以只關心三個連續的級別,例如,1分鐘、5分鐘、30分鐘。1分鐘、5分鐘、30分鐘對應着64種狀態,這時就和易經聯繫上。很多人用易經研究股票,都是一塌糊塗,其實真要用易經研究股價走勢,就從這裏下手,這纔是正道。
走勢出現(1,0)或(-1,0)之後怎麼辦?如果這兩種情況之後只有一種情形,這當然不錯。可惜這個世界沒有這麼簡單,(1,0)或(-1,0)之後,都有(1,1)、(-1,1)兩種情形。以(1,0)爲例子,(-1,0)的情況反過來就是。
如果你在震盪走勢中操作的水平一般,一個足夠長週期的(1,1)後出現(1,0),例如周線的或日線的,這意味着已經有足夠的獲利空間,這時候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成本先兌現出來,留下利潤,讓市場自己去選擇。
剩下的籌碼可以這樣操作,就是本週期如果出現(-1,1),那麼就意味着在低週期圖上肯定也出現(-1,1),那麼低週期中,在這個向下筆結束後回來的向上筆只要不創新高,就把剩餘籌碼扔掉。
例如本週期是周線的,你可以看日線的或者30分鐘週期的低週期。當然,還可以直接就看周的5周均線,只要有效跌破就走,這樣操作可能更簡單。
如果你在震盪走勢中的操作水平比較好,就利用(1,0)後必然出現的震盪進行短差操作。由於都是先賣後買,所以如果發現市場選擇了(-1,1),那麼最後一次就不要回補了,完全退出戰鬥。
注意,利用短差操作時,一定要分析好這個(1,1)到(1,0)所對應的走勢類型。例如一個周線上的(1,1)到(1,0),必然對應着一個小級別的上漲,至於這個級別是1分鐘、5分鐘還是30分鐘,看具體的圖形就一目瞭然了。
如果市場最終選擇(1,1),那麼這個(1,0)區間就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這一區間上下兩段的(1,1)就可以進行力度比較,一旦出現後一段力度小於前一段,就是一個明確的見頂信號。然後根據對應的走勢類型進行區間套定位,真正的高點就逃不掉了。
這裏對區間套做一個補充說明:若{[an,bn])是一個閉區間套,則在實數系中存在唯一的一點ξ,使得ξ∈[an,bn],n=1,2,3…。即an≤ξ≤bn,n=1,2,3…。
具體到股市,區間套可以這樣理解:日線中兩段同方向的走勢類型,找出日線中力度變小的一段,以這段爲研究對象,到它的次級別30分鐘中找出其中兩段同方向的走勢類型力度變小的更小一段,以這更小的一段爲研究對象,到它的次級別5分鐘找出其中兩段同方向的走勢類型力度變小的更小一段。以此類推,真正的高點或者低點就逃不掉了。
如圖6-18所示。背馳點a點從日線、30分鐘線、5分線等逐級別找。
圖6-18 逐級確認背馳點
趨勢定位理論,對所有的走勢進行了一個最明確的分解。所有的分解,本質上只有兩類,就是延續與轉折。用殘酷一點的詞語表示,就是生和死。一個走勢類型的死,必然意味着一個走勢類型的生。走勢就在這樣一個生死的輪迴中,如同衆生的生命,生死輪迴不斷。
看明白了股票的走勢,對人生也大概應該有點領悟了。一個走勢類型確立後,同時就確認了前一個走勢類型的死,同時也開始了自己面向死亡的運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