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會消磨理性思維能力這一事實,似乎與很多檢驗自我控制心理的實證研究不謀而合。羅伊•鮑邁斯特認爲,自我控制能力(有效控制我們情感的能力)就像肌肉一樣,用得越多,就越容易疲勞。
他對這項研究的關鍵點總結如下:
在自尊受到威脅時,人們就會變得煩躁不安,並喪失其自我管控的能力……在自我調控能力失效時,人們可能會在很多方面越來越不自信,甚至出現自毀行爲。比如,他們會毫不遲疑地抓住眼前既得利益,而不是去等待遲到的更大回報。人的自我調控有賴於有限的自願,這種資源類似於人體肌肉力量或能量,經過自我調控操作之後,這種能貴會出現損耗,因此,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我調控。
我們表現出的自我調控能力是千差萬別的。以前,我曾主持過一項“認知反映測試”。試驗目的是測試我們克服X系統侷限性的難易程度。CRT包括3個問題:
1.一支球棒和一隻球合計成本爲1.10美元。球棒價格比球多出1美元。請問,球的價格是多少?
2.5臺機器製作5個器件需要用5分鐘的時間。請問,用100臺機器製作100個器件需要用多少時間?
3.一個池塘裏有一簇睡蓮葉子。這些睡蓮葉子的大小每天翻一倍。如果這些睡蓮葉子覆蓋整個池塘需要用48天的時間,那麼,它們覆蓋一半池塘需要用多少時間?
每個問題後附一個非常明顯但卻極其錯誤的答案(即:X系統作出的本能性反應),和一個不夠明顯但卻正確的答案(即:C系統作出的邏輯性反應)。由於X系統是知足常樂者,而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完美主義者,因此,它提出的解決方案僅僅能做到表面上的近似正確。如果未經檢驗,它們就會把這些半成品當做最終的真正答案。如果運用自我調控機制,就可以激活C系統,對X系統的方案實施進一步審覈,在必要時,甚至可以推翻它的方案。
多年以來,我曾向700多名基金經理、市場分析師及其他專業人士提出過這3個問題。圖13-3爲調查對象正確回答CRT問題的比例。結果顯示,只有40%的基金經理正確回答了全部3個問題。也就是說,有60%的人並沒有動用他們的自我調控機制!
圖13-3 正確回答CRT問題的比例
2008年,斯蒂文•斯維爾登及德朗格等人對上述實驗進行了研究。但他們的研究目標則是考量人對X系統的依賴程度。如果說自我調控資源損耗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那麼,在被迫耗盡全部自我調控能力時,那些依賴X系統的人就更應該作出低質量的決策。爲達到這一效果,他們讓一組試驗對象接受“史楚普”實驗。喜歡大腦訓練的人有可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但肯定熟悉“史楚普”實驗的內容:先讓試驗對象看某種顏色的名稱,然後,參與者必須說出書寫該顏色名稱的字體顏色。因此,“紅色”這個字本身可能用藍色書寫,這樣,參與者的正確答案就應該是藍色。所以說,“史楚普”實驗需要的是專注力和意志力。
最高境界
投資者不妨用佛教思維看待時間。也就是說,過去已經成爲歷史,未來尚不可知,因此,我們只能盯住現在。是否作出投資的決策,應該以當前形勢爲依據(投資對象的價值),而不是以往的經歷(或是對未來的期待)。但是要真正實現這種境界,在心理上還需要克服重重障礙。我們的大腦似乎更喜歡只看眼前的蠅頭小利,因爲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心存畏懼。這種心理障礙是我們在熊市中作出合理決策的最大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