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爲,影響中國股票市場B股股價比A股股價大幅折價(許多股票折價長期保持在50%左右)的最主要原因:一是資本管制因素;二是投資理念差異;三是流動性差異;四是相對需求差異等。利用B股與A股同質不同價的優勢是可以得到比A股市場風險更低而收穫更大的收益,多年的操作證明了這一觀點的iE確性。
何爲投機倒把(無風險套利的-種中國式帶有貶義的稱謂),就是利用同質的東西在不同的地方(或市場)存在不同的差價進行套利。投機倒把是“極左”年代的貶義詞,很多人爲此坐牢,甚至爲此被革命。AB股的價差就是白癡也能看出來,比如南玻B(200012)比南玻A 000012) 長期便宜在50%上下,爲什麼少有人問津呢?這個好年代沒有坐牢之恐,更無革命之懼,爲什麼很少有人進人B股市場呢?連販夫走卒都乾的營生,爲什麼當今衆多高學歷、高智商、高證書的各色“高”人鮮有唱多B股或投資B股呢?
今天的B股現狀使我想起家鄉的兩個集鎮,相隔8公里多,隸屬不同的兩個行政區鎮,逢單雙日,一個爲冷場(集),一個爲熱場(集)。從1949年前頑強地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未出現大量摩托車的時代結束。我所處的集鎮爲雙日熱場。一到熱場的日子,街上的人特別多。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就起早牀,去趕早集(場)。其中很多就是冷場(集)那邊過來的人,他們從冷場(集)那邊以比熱場(集)稍低的價格收購貨物,這些貨物五花八門:柴草麻糠、豬馬牛羊、雞鴨鵝魚等。以自身的體力肩挑、背馱、推車販貨到熱場,以賺取小小的差價。不少人屬家族相傳做此營生,併發家致富。AB股長期存在的幾乎(平均)對摺的差價,對於現代武裝到牙齒的各種自命不凡的專家裏手及專業投資者,面對僅靠體力和常識在兩市套利賺錢的小商小販,難道不覺得汗顏嗎?
現在是投資B股的時候了。很多B股公司的分紅已遠遠超過銀行3年定期存款利息,有的甚至高達到6%~8%,而且B股分紅不用交納個人所得稅等。如果把每年的分紅再投人B股,再加上B股本身公司成長和股價上漲,這個雪球會越滾越快越大。按價值投資觀點看,B股可以說已經全面低估,如果現在買人,可以說安全空間已比較充足了,剩下來的就是耐心等着高額的盈利送上門。A股比B股顯得過高的價格和過低的分紅,障礙了投資者盈利雪球滾動的初始勢能和未來速度。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價值投資者,起碼在投資組合中應該配置相當比例的B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