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精髓之寻找市场新的专利权

  |  

1989年,加拿大温哥华的安联保险证券部也加入了比尔的莱格.梅森公司,加拿大新闻媒体立刻就关注到这一现象,并询向作为一个专门投资核心价值股票的基金能否和一个喜欢投资科技类股的新管理团队相处融洽。《巴伦》杂志的桑德拉.沃德(Sandra Ward)当时也写道: “ 比尔.米勒这位另类投资大师名声快速攀升,已与历来的投资大师们平起平坐,但是他和巴菲特不一样的是,他喜欢投资科技类股。事实上,除了大量投资金融股之外,集中投资科技类股是造就他超越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媒体也问巴菲特是否他的投资策略和比尔.米勒的投资策略相融合,我们到底能不能用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来选择科技类股作为核心基金的投资标的呢?

由于伯克希尔公司没有投资科技类股,所以很多人就以为是科技类股无法被明确地衡量出它们的价值来,不然的话,巴菲特早就投资了。其实这个假设井不正确。巴菲特坦承,他并不很了解科技类股的性质,对它们的价值评估也比较没有把握。在1998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度会议中,当巴非特被问到未来是否有可能考虑投资科技类股票时,他的回答是:“很可惜,我应该没有这种:打算。”

巴菲特进一步表示:“我一直很崇拜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 和比尔,盖茨(BillCates),而且也希望能把对他们的崇拜转换成实际的投资行为,但是考虑到我实在不知道微软和英特尔未来十年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而且我也不想在别人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在市场上和他们-较长短。我可以绞尽脑汁地思考明年科技的发展趋势,但我还是远远比不上业界那些专门研究科技类股的人,他们是分析科技类股的专家,而我不是。”


蒙哥也呼应了巴菲特的想法,他说:“ 我们之所以不投资科技类股,是因为我们缺乏在这个领域上需要的特殊才能。我们之所以投资那些非科技领域的公司,主要是因为我们自认为较能把握它们。我们不想去碰自己不懂的事物,而宁愿去接触比较熟悉的公司。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上没有特别优势,甚至是劣势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要进人那个领域与人一争高下呢?我们为什么不在自己有明显优势的领域主宰市场呢?”

如果有一个很普通的投资机会,而这种机会只会使你的资产缩水,你作为投资者是否愿意把一辈子的储蓄压在类似丢硬币这种胜负概率各一半的赌博上吗?蒙哥说:“每个人都必须挖掘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优势。如果你一直想在最弱的领域里成功的话,我可以保证你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米勒表示:“事实上,我认为投资高科技类股的方法还是可以运用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的,因为他的策略提供了许多强化分析能力的方法。所以从这么名潜在标的公司中是可能找到能给你带来长期丰硕回报的股票。”从这个观点看,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高科技公司确实具有巴菲特喜欢的那种特质,例如,高毛利、高资本报酬,盈余转投资快等,同时经营者又能以股东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

比较困难的事是如何预估科技公间未来的现金流量,再将这些现金流量折现成现在的水准,从而判断出公司的内部价值。莱格.梅森公司的基金顾问,同时也是科技分析兼副总裁莉萨.拉普阿诺(Lisa Rapuano)表示:“许多人无法衡量科技公司的价值是因为科技公司的获利前景不是很明确。你必须考虑许多可能结果,这使得长期投资的潜在未来收益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你真的深人发捆影响投资标的公司股票价格的关键所在。例如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获利情况、竞争优势等,那么你就会完全了解隐藏在每一个可能结果背后的实质性因素,大大降低投资标的的风险性,如此就可以用现金流量模式来进一步评估它们的价值。”

莉萨.拉普阿诺进-步分析:“既然科技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许多科技公司创造出了惊人的报酬,那么多费点周折分析也是值得的。虽然科技类股的不确定性似乎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多作分析,就能够创造出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报酬水平。”

我们已经知道巴菲特在衡址一家公同价值时是如何处理不确定因素的,他会想办法要求更高的毛利率作为安全保障。对投资像科技类股这些未来前景不是很确定的公司,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提供了-个控制投资风险的好办法。另外-个好办法就是通过投资-些有稳定报酬、 前景确定的公司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巴菲特曾说过: "未来的财富在于找到新的专利权。”这句话现在常常被投资人引述为投资座右铭。米勒认为:“我相信科技类股就是代表着巴菲特所谓的新专利权。”在巴菲特投资的消费品领域里,公同的品牌效应、定价权利和思考能力都被其定位成专利权的一种。同样,在科技领域,专利权包含网络无限扩展的能力、更积极的互动关系,专门的知识和快速累积的报關等。

米勒说:“我认为许多人使用衡量科技类股的评估模式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是因为他们认为科技太难懂,也不想去懂,他们已经有了先人为主的观念。”虽然我们也认为想要完全了解科技类股,一开始的确不容易,但我们同样认为并不只有电脑高手才能懂得科技公司。

而当投资人开始研究巴菲特的现金流量专利权模式的时候,必须调整思维方式,不能还停留在格雷厄姆时代的低本益比和股票价格净值比上,要学习新的专业术语、新的定义、新的财务分析法和股利折现模式。同样,学习如何分析科技类股的投资价值也需要调整思维方式,了解新的专有名闻和新的公闻经营模式。虽然人们会以不一样的方式来评估科技类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是比起从过去分析低价格股票的思考方式演变成巴菲特的以合理价格长期投资绩优股的思考模式,这种转换似乎并不太困难,米勒表示“这就像你必须多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新生事物一样"。米勒引述了巴非特和彼得.林奇(Peter Lynch)这两位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大师的看法:学习就是观察周围事物如何变化。米勒进一步表示:“今天,人们虽然还是买可口可乐解渴,用吉列牌剃须刀刮胡须,用美国运通信用卡消费,但是他们同时也在使用美国在线上网,用微软应用软件程序处理文件,并且购买戴尔生产的电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价值投资精髓:价值投资还是增长投资

过去30多年来,巴菲特的选股策略很少改变。他投资的衡量标准包括公司经背者的能力、财务状况和买进价格。表面看这些都很简单且直楼,但是简单背后却有巴菲特长期以来强闻的区隔价直导向投资和增长型投资的香理。

一年之中的不同月份案例说了什么道理?有什么影响?

表29是阿瑟.梅里尔的另-项研究成果一从1897年至1974年按月统计的市场季节性趋势。我们将该数据更新到了1988 年。表29反映了1992年以来,某一月道琼斯指数上涨的概率。如表29中所示,指数表现最好的分别是年底和夏天。

永不套牢之进阶停损法操作方法讲解

永不套牢之进阶停损法进阶停损价设法通常一般投资人都有停损概念,只不过有人停损设在7%、10%、15%;也有设在20%之人,10万元买进一档股票,跌剩8万元停损出场?真是不可思议!果真如此,那么100万进场,非要跌至剩80万才出场吗?当然不是,以下提供进阶停损价设法参考:买卖股票可以不设停利点,但一定要设停损点。

冠军魔咒(四):聪明的失败远胜糊涂的成功

我们继续深入关于冠军魔咒的研究,进入一个更加重要但是更少有人研究的领域——失败之后怎么办?尽管冠军容易跌倒,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冠军还有可能再爬起来。事实上,2009年的冠军L先生、2010年的冠军C先生等,都有过产品净值被腰斩之后,再度腾飞的事例。

均线炒股技巧!10日均线买卖战法

10日均线买卖战法 操作 上以"顺势而为,波段操作"为好。那怎样波段操作呢?简单讲就是按照均线,个股运行下破10日均线,同时10日均线向下运行,这是波段头部,要卖出获利; 而当个股在30日、60日均线获得支撑,或者个股突破趋势压力线,或突破长时间盘整,那就是安全的买入机会。

KDJ指标4种卖点(图解)

卖点1:指标线D突破80—突破时卖出图例1 乐山电力日K线如图例1所示,2009年11月17日,乐山电力(600644) KDJ指标中的指标线D突破80,进入超买区间。这个形态说明多方力全强盛到极致,有后续力量不足的危险。股价继续上派的空间已经相对较小。相反,一旦多方力量稍有减弱,股价将受到空方持续打压而下跌。

KDJ的特殊分析方法

KDJ的分析周期日、周、月、分钟(主要是60分钟); 10日以下为分析参数的KDJ的研判适用周期为3天左右(从金叉到死叉为3天时间);50日以下为分析参数的KDJ的研判使用周期为10天左右 ;50日以上为分析参数的KDJ的研判适用周期为20天左右。

选股技巧:选股时避免教条主义

新股民在选股时有时易犯教条主义错误。有些理论指导投资者只买下跌的股票而不是卖上涨的股票,问题是这样就能回避风险吗?要知道股票是可以一跌再跌的。另一方面,在某些股票一涨再涨之时眼看着可以获得的利润而不采取行动也是痛心的错误。

短线交易的心态解读

股市可以让投资者短期暴富,也可以让投资者的收益迅速化为乌有。股市就是将人性中两个最大的缺点,即贪婪和恐惧极度放大。因此,股市中的多数投资者只顾眼前一时的利益得失,无法冷静面对长期复利增加的效果。成功的投资是良好的心态、扎实的股票理论知识与合理的操作技巧综合。

均线双顶部形态的卖点

均线的顶部形态会出现在均线上涨一段时间之后的顶部区间。这类形态出现,标志着之前推升股价的多方力量逐渐减弱,股价上涨后遭遇到了较强的抛盘压力。未来股价将会结束上涨,开始进入下跌行情。这样的形态完成时,投资者应该尽快卖出手中的股票。均线的双顶形态是指行情上涨一段时间后遭遇阻力时,均线的形成连续两个最高价基本水平的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