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精髓之尋找市場新的專利權

  |  

1989年,加拿大溫哥華的安聯保險證券部也加入了比爾的萊格.梅森公司,加拿大新聞媒體立刻就關注到這一現象,並詢向作爲一個專門投資核心價值股票的基金能否和一個喜歡投資科技類股的新管理團隊相處融洽。《巴倫》雜誌的桑德拉.沃德(Sandra Ward)當時也寫道: “ 比爾.米勒這位另類投資大師名聲快速攀升,已與歷來的投資大師們平起平坐,但是他和巴菲特不一樣的是,他喜歡投資科技類股。事實上,除了大量投資金融股之外,集中投資科技類股是造就他超越市場表現的主要原因。”但是這些媒體也問巴菲特是否他的投資策略和比爾.米勒的投資策略相融合,我們到底能不能用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來選擇科技類股作爲核心基金的投資標的呢?

由於伯克希爾公司沒有投資科技類股,所以很多人就以爲是科技類股無法被明確地衡量出它們的價值來,不然的話,巴菲特早就投資了。其實這個假設井不正確。巴菲特坦承,他並不很瞭解科技類股的性質,對它們的價值評估也比較沒有把握。在1998年伯克希爾公司的年度會議中,當巴非特被問到未來是否有可能考慮投資科技類股票時,他的回答是:“很可惜,我應該沒有這種:打算。”

巴菲特進一步表示:“我一直很崇拜安迪.格羅夫(Andy Grove) 和比爾,蓋茨(BillCates),而且也希望能把對他們的崇拜轉換成實際的投資行爲,但是考慮到我實在不知道微軟和英特爾未來十年將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而且我也不想在別人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在市場上和他們-較長短。我可以絞盡腦汁地思考明年科技的發展趨勢,但我還是遠遠比不上業界那些專門研究科技類股的人,他們是分析科技類股的專家,而我不是。”


蒙哥也呼應了巴菲特的想法,他說:“ 我們之所以不投資科技類股,是因爲我們缺乏在這個領域上需要的特殊才能。我們之所以投資那些非科技領域的公司,主要是因爲我們自認爲較能把握它們。我們不想去碰自己不懂的事物,而寧願去接觸比較熟悉的公司。當我們在一個領域上沒有特別優勢,甚至是劣勢的情況下,我們爲什麼要進人那個領域與人一爭高下呢?我們爲什麼不在自己有明顯優勢的領域主宰市場呢?”

如果有一個很普通的投資機會,而這種機會只會使你的資產縮水,你作爲投資者是否願意把一輩子的儲蓄壓在類似丟硬幣這種勝負概率各一半的賭博上嗎?蒙哥說:“每個人都必須挖掘自己的特長,培養自己的優勢。如果你一直想在最弱的領域裏成功的話,我可以保證你的下場絕對不會好到哪裏去。”

米勒表示:“事實上,我認爲投資高科技類股的方法還是可以運用巴菲特的投資策略的,因爲他的策略提供了許多強化分析能力的方法。所以從這麼名潛在標的公司中是可能找到能給你帶來長期豐碩回報的股票。”從這個觀點看,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高科技公司確實具有巴菲特喜歡的那種特質,例如,高毛利、高資本報酬,盈餘轉投資快等,同時經營者又能以股東利益作爲決策的出發點。

比較困難的事是如何預估科技公間未來的現金流量,再將這些現金流量折現成現在的水準,從而判斷出公司的內部價值。萊格.梅森公司的基金顧問,同時也是科技分析兼副總裁莉薩.拉普阿諾(Lisa Rapuano)表示:“許多人無法衡量科技公司的價值是因爲科技公司的獲利前景不是很明確。你必須考慮許多可能結果,這使得長期投資的潛在未來收益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如果你真的深人發捆影響投資標的公司股票價格的關鍵所在。例如潛在市場規模、可能獲利情況、競爭優勢等,那麼你就會完全瞭解隱藏在每一個可能結果背後的實質性因素,大大降低投資標的的風險性,如此就可以用現金流量模式來進一步評估它們的價值。”

莉薩.拉普阿諾進-步分析:“既然科技是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而且許多科技公司創造出了驚人的報酬,那麼多費點周折分析也是值得的。雖然科技類股的不確定性似乎比較高,但只要我們多作分析,就能夠創造出在別的地方得不到的報酬水平。”

我們已經知道巴菲特在衡址一家公同價值時是如何處理不確定因素的,他會想辦法要求更高的毛利率作爲安全保障。對投資像科技類股這些未來前景不是很確定的公司,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提供了-個控制投資風險的好辦法。另外-個好辦法就是通過投資-些有穩定報酬、 前景確定的公司來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

巴菲特曾說過: "未來的財富在於找到新的專利權。”這句話現在常常被投資人引述爲投資座右銘。米勒認爲:“我相信科技類股就是代表着巴菲特所謂的新專利權。”在巴菲特投資的消費品領域裏,公同的品牌效應、定價權利和思考能力都被其定位成專利權的一種。同樣,在科技領域,專利權包含網絡無限擴展的能力、更積極的互動關係,專門的知識和快速累積的報關等。

米勒說:“我認爲許多人使用衡量科技類股的評估模式並沒有起到什麼效果,是因爲他們認爲科技太難懂,也不想去懂,他們已經有了先人爲主的觀念。”雖然我們也認爲想要完全瞭解科技類股,一開始的確不容易,但我們同樣認爲並不只有電腦高手才能懂得科技公司。

而當投資人開始研究巴菲特的現金流量專利權模式的時候,必須調整思維方式,不能還停留在格雷厄姆時代的低本益比和股票價格淨值比上,要學習新的專業術語、新的定義、新的財務分析法和股利折現模式。同樣,學習如何分析科技類股的投資價值也需要調整思維方式,瞭解新的專有名聞和新的公聞經營模式。雖然人們會以不一樣的方式來評估科技類公司的財務報表,但是比起從過去分析低價格股票的思考方式演變成巴菲特的以合理價格長期投資績優股的思考模式,這種轉換似乎並不太困難,米勒表示“這就像你必須多花一點時間去學習新生事物一樣"。米勒引述了巴非特和彼得.林奇(Peter Lynch)這兩位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大師的看法:學習就是觀察周圍事物如何變化。米勒進一步表示:“今天,人們雖然還是買可口可樂解渴,用吉列牌剃鬚刀刮鬍須,用美國運通信用卡消費,但是他們同時也在使用美國在線上網,用微軟應用軟件程序處理文件,並且購買戴爾生產的電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炒股被套後該如何解套?

股民被套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短期操作不利導致被套,這種被套很好解決,但是現在大多被套的股民都屬於第二種,股市大規模的崩潰下跌,因爲系統性風險導致被套。在這種情況下,解套難度上升,其中一些誤區,更要儘量避免。 被套不怕,寧死不賣,不賣就不賠。這種想法很可怕,因爲沒有人可以預測到自己的股票究竟會跌到什麼地步。

KDJ指標金叉和死叉及選股法(圖解)

KDJ指標的金叉形態當股價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低位盤整行情,並且K、D、J三線都處於50線以下時,一旦J線和K線幾乎同時向上突破D線時,表明股市即將轉強,股價跌勢已經結束,將止跌朝上,可以開始買進股票,進行中長線建倉。這是KDJ指標“黃金交叉”的一種形式。

利用MACD的指標尋找支撐或阻力

尋找支撐、阻力是MACD指標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它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法來實現。第一,零軸。當DIFF綫在零軸下方運行時,零軸對其有重要的阻礙作用;而一旦DIFF綫突破零軸。零軸對它就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這種支撐、阻礙作用在實戰中往往成為重要的買賣點。

MACD趨勢交易技術

趨勢的理論:按照趨勢運行方嚮的不同,趨勢綫可以分為上升趨勢綫和下降趨勢綫。在上漲趨勢中,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段低點得到一條綫,並且使落在這條綫上的低點盡可能地多,即為上升趨勢綫,如下圖所示。

吸籌時有什麼典型形態?漲停板的漲停策略有什麼?

吸籌時的典型盤面形態不同的主力有不同的吸籌手法。就常見情形來說,若不是個股有火爆的炒作題材,主力一般會在低位區耐心地吸籌,因爲這樣可以買到更多的廉價籌,既降低了持倉成本,也增加了控盤勝算。這種常見的吸籌方式也對應着典型的盤面形態:低位區的緩慢攀升(但走勢強於同期大盤)且有量能的溫和放大。

橫盤整理的K綫標準

這是第一位的要素,隻有確定瞭橫盤整理K綫的界定標準,纔能在今後的操作中快速、準確地辨識齣這種模式。

均綫的平均成本綫和移動趨勢綫

均綫最重要的作用有兩點:平均成本和指示趨勢。其中平均成本是均綫的根本所在,確認和指示趨勢是其最大的作用,其他特點和所有運用法則全部由此兩點衍生,所以有人稱均綫為平均成本綫和移動趨勢綫。平均成本是均綫的本質K綫是趨勢最直接的載體。將K綫的收盤價格移動平均,連續標注在坐標圖上,就是均綫。

KDJ指標的周線、月線交易要則與實例:海信電器(600060)

在現實交易當中,我們會發現短線交易是一種成本非常高的交易方法,除了技術指標本身的一些天然缺陷所導致的必然錯誤之外,損失的還有證券交易所扣除的大量手續費用及政府徵收的印花稅。有位朋友在年頭好的時候,短線底利曾達到12萬元,但是付出的各種費用就有7萬元多。

選股技巧:選股時避免教條主義

新股民在選股時有時易犯教條主義錯誤。有些理論指導投資者只買下跌的股票而不是賣上漲的股票,問題是這樣就能迴避風險嗎?要知道股票是可以一跌再跌的。另一方面,在某些股票一漲再漲之時眼看着可以獲得的利潤而不採取行動也是痛心的錯誤。

K線聚寶盆形態的操作技巧和K線聚寶盆形態的實戰案例分析

K線之中有很多形態可以幫助投資者們對股票的買賣有一個很好的掌握!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個K線聚寶盆形態的實戰案例和相關的知識,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講解大家能夠有所啓發、有所幫助!什麼是K線聚寶盆形態K線聚寶盆形態是由三根或是多根K線組合而成的,K線聚寶盆形態和圓弧底有些相似,但是右邊會呈現出一個整理平臺,且是直接拉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