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概述
完全竞争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的是一种完全由市场力量控制的市场结构。如果这些力量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则该市场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虽然没有哪个市场能够明确定义完全竞争,但所有现实世界的市场都被归类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即便如此,完全竞争市场仍然被用作衡量现实世界市场有效性和效率的标准。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但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论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资源会在各公司之间公平公正地分配,不会出现垄断。每家公司都拥有相同的行业知识,并且销售相同的产品。市场上会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需求将有助于统一定价。
要使市场实现完全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公司销售的相同产品
- 在这种环境下,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这意味着公司无法控制其产品的市场价格。
- 公司间市场份额相等
- 所有买家均可获得有关价格和产品的完整信息
- 进入或退出门槛低或没有门槛的行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不受监管,这意味着政府对任何特定行业的参与者都没有控制权。
就盈利而言,公司通常只赚取维持运营所需的利润。没有哪家公司比其他公司更赚钱。这是因为市场动态使得它们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运作,从而抵消了任何一家公司可能拥有的优势。
由于完全竞争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因此很难找到现实世界的例子。但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看似完全竞争的环境。跳蚤市场或农贸市场就是两个例子。假设市场上有四位手工艺者或农民,他们出售相同的产品。这种市场环境的特点是买卖双方数量较少。每位手工艺者或农民出售的产品可能几乎没有区别,而且他们的价格通常也基本相同。
不完全竞争
当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某个条件不满足时,就会出现不完全竞争市场。这种市场类型非常普遍。事实上,每个行业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竞争。这包括:市场上存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并非由供求关系决定;存在市场份额竞争;买家可能不掌握完整的产品和价格信息;以及存在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不完全竞争可以在以下几种市场结构中找到: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买方垄断和寡头买方垄断。
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主导)卖方。该公司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没有替代品。垄断市场准入门槛很高,而且只有一个卖方,即价格制定者。这意味着该公司可以自行决定产品的售价,而无需考虑供求关系。最后,该公司可以随时更改价格,而无需事先通知消费者。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买家众多,但卖家寥寥无几。石油公司、杂货店、手机公司和轮胎制造商都是寡头垄断的例子。由于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着市场,它们可能会阻止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在这种市场结构中,企业集体制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或者,如果是卡特尔,则由其中一家企业主导定价。
垄断竞争是指众多卖家提供相似且不可替代的产品。虽然进入壁垒较低,且该结构中的公司都是价格制定者,但一家公司的整体商业决策并不影响其竞争对手。例如,麦当劳和汉堡王等快餐连锁店。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直接竞争,但它们提供的产品相似且不可替代——例如巨无霸和皇堡。
买方垄断和寡头买方垄断与垄断和寡头垄断相对立。这些独特的市场并非由众多买家和少数卖家组成,而是由众多卖家和少数买家组成。许多公司生产产品和服务,并试图将其出售给单一买家——例如美国军方,这构成了一种买方垄断。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寡头买方垄断的例子。世界上种植的几乎所有烟草都被不到五家公司收购,这些公司用这些烟草生产卷烟和无烟烟草制品。在买方垄断或寡头买方垄断中,操纵市场价格的是买方,而不是卖方,他们可以通过让企业相互竞争来操纵市场价格。
要点总结
-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下,市场结构完全由市场力量控制。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销售的是相同的产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份额分配给所有企业,买家拥有关于产品和价格的完整信息,并且进入或退出市场几乎没有壁垒。
- 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完全竞争,市场表现为不完全竞争。
- 当完全竞争市场至少有一个条件不满足时,就会出现不完全竞争。
- 不完全竞争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垄断和寡头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