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競爭與不完全競爭:二者有何區別?

  |  

完全競爭與不完全競爭:概述

完全競爭是微觀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描述的是一種完全由市場力量控制的市場結構。如果這些力量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則該市場被稱爲不完全競爭市場。

雖然沒有哪個市場能夠明確定義完全競爭,但所有現實世界的市場都被歸類爲不完全競爭市場。即便如此,完全競爭市場仍然被用作衡量現實世界市場有效性和效率的標準。

完全競爭

完全競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出現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但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這是因爲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競爭是不可能實現的。

理論上,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資源會在各公司之間公平公正地分配,不會出現壟斷。每家公司都擁有相同的行業知識,並且銷售相同的產品。市場上會有大量的買家和賣家,需求將有助於統一定價。

要使市場實現完全競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公司銷售的相同產品
  • 在這種環境下,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這意味着公司無法控制其產品的市場價格。
  • 公司間市場份額相等
  • 所有買家均可獲得有關價格和產品的完整信息
  • 進入或退出門檻低或沒有門檻的行業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企業的進入和退出不受監管,這意味着政府對任何特定行業的參與者都沒有控制權。

就盈利而言,公司通常只賺取維持運營所需的利潤。沒有哪家公司比其他公司更賺錢。這是因爲市場動態使得它們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運作,從而抵消了任何一家公司可能擁有的優勢。

由於完全競爭僅僅是一個理論概念,因此很難找到現實世界的例子。但市場中確實存在一些看似完全競爭的環境。跳蚤市場或農貿市場就是兩個例子。假設市場上有四位手工藝者或農民,他們出售相同的產品。這種市場環境的特點是買賣雙方數量較少。每位手工藝者或農民出售的產品可能幾乎沒有區別,而且他們的價格通常也基本相同。

不完全競爭

完全競爭市場中的某個條件不滿足時,就會出現不完全競爭市場。這種市場類型非常普遍。事實上,每個行業都存在某種形式的不完全競爭。這包括:市場上存在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價格並非由供求關係決定;存在市場份額競爭;買家可能不掌握完整的產品和價格信息;以及存在較高的進入和退出壁壘。

不完全競爭可以在以下幾種市場結構中找到:壟斷、寡頭壟斷、壟斷競爭、買方壟斷和寡頭買方壟斷。

在壟斷市場中,只有一個(主導)賣方。該公司向市場提供的產品沒有替代品。壟斷市場準入門檻很高,而且只有一個賣方,即價格制定者。這意味着該公司可以自行決定產品的售價,而無需考慮供求關係。最後,該公司可以隨時更改價格,而無需事先通知消費者。

在寡頭壟斷市場中,買家衆多,但賣家寥寥無幾。石油公司、雜貨店、手機公司和輪胎製造商都是寡頭壟斷的例子。由於少數幾家企業控制着市場,它們可能會阻止其他企業進入該行業。在這種市場結構中,企業集體制定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或者,如果是卡特爾,則由其中一家企業主導定價。

壟斷競爭是指衆多賣家提供相似且不可替代的產品。雖然進入壁壘較低,且該結構中的公司都是價格制定者,但一家公司的整體商業決策並不影響其競爭對手。例如,麥當勞和漢堡王等快餐連鎖店。儘管它們之間存在直接競爭,但它們提供的產品相似且不可替代——例如巨無霸和皇堡。

買方壟斷和寡頭買方壟斷與壟斷和寡頭壟斷相對立。這些獨特的市場並非由衆多買家和少數賣家組成,而是由衆多賣家和少數買家組成。許多公司生產產品和服務,並試圖將其出售給單一買家——例如美國軍方,這構成了一種買方壟斷。菸草行業就是一個寡頭買方壟斷的例子。世界上種植的幾乎所有菸草都被不到五家公司收購,這些公司用這些菸草生產捲菸和無煙菸草製品。在買方壟斷或寡頭買方壟斷中,操縱市場價格的是買方,而不是賣方,他們可以通過讓企業相互競爭來操縱市場價格。

要點總結

  •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體系下,市場結構完全由市場力量控制。
  •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銷售的是相同的產品,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市場份額分配給所有企業,買家擁有關於產品和價格的完整信息,並且進入或退出市場幾乎沒有壁壘。
  • 現實世界中不存在完全競爭,市場表現爲不完全競爭。
  • 當完全競爭市場至少有一個條件不滿足時,就會出現不完全競爭。
  • 不完全競爭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壟斷和寡頭壟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利用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預測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率,即一籃子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率,是衡量經濟整體健康狀況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在貨幣政策得當、健康增長的經濟體中,通貨膨脹率通常較低且穩定。另一方面,失控的通脹環境會大大降低個人儲蓄的購買力,而通貨緊縮則預示着經濟放緩。

銀行爲什麼要覈銷壞賬?

什麼是註銷?無法從債務人處收回或收取的債務爲壞賬。根據撥備或備抵會計方法,企業將未收回的債務金額記入資產負債表上的“應收賬款”類別。將相同金額的借記分錄記入“壞賬準備”欄以平衡資產負債表。此過程稱爲註銷壞賬。在直接註銷法下,壞賬被記爲費用。公司在資產負債表中貸記應收賬款賬戶,在損益表中借記壞賬費用賬戶。

爲什麼銀行紓困是新的紓困方案

2007-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世界經濟經歷了動盪。低利率促進了借貸,這對現有和潛在的房主來說是福音,但也產生了泡沫,影響了消費者和世界銀行。隨後的大衰退迎來了“大而不能倒”一詞。監管機構和政界人士用它來描述用納稅人資助的救助來拯救該國一些最大的金融機構的理由。

總資本投資影響經濟增長嗎?

一般來說,經濟增長是商品和服務生產增加的結果。消費者支出的增加、國際貿易的增加以及企業增加資本支出投資都會影響經濟體中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水平。例如,隨着消費者購買更多房屋,房屋建築和承包商的收入就會增加。當公司投資其業務以擴大其產品和服務時,他們會僱用更多員工並增加薪水或工資。

何時應該使用來自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的季節性調整數據?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是用於衡量消費者通脹隨時間變化的最廣泛使用的指標,它使用基於廣泛樣本集的消費者購買習慣的數據。 由勞工統計局 (BLS) 每月發佈, CPI 根據國家和地區層面的政府統計數據和價格趨勢,爲分析師和消費者提供與通脹走勢直接相關的經濟信息。瞭解如何調整統計數據以及調整原因。

壟斷市場有哪些特徵?

什麼是壟斷市場?壟斷市場是一種具有純粹壟斷特徵的市場結構。當一家供應商向衆多消費者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務時,就構成了壟斷。在壟斷市場中,壟斷企業(或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對市場施加控制,使其能夠設定價格和供應。概要當一家公司是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主要供應商時,就存在壟斷市場。

相關詞條

名義定義

什麼是名義值?名義是一個常見的金融術語,具有多種不同的含義。首先,它意味着非常小或遠低於實際價值或成本。在金融中,這個形容詞修飾諸如費用或收費之類的單詞。象徵性費用低於所提供服務的價格或可能是消費者容易負擔的,或者費用足夠小,不會對個人的財務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影響。名義利率也可能指未根據通貨膨脹進行調整的利率。

1907年銀行恐慌定義

什麼是 1907 年的銀行恐慌? 1907 年的銀行恐慌是 20 世紀初發生在美國的一場短暫的銀行和金融危機。這是由於前幾年美國財政部推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所傳播的高槓杆投機性投資崩潰的結果。這導致爲這些風險投資提供資金的紐約銀行和信託公司出現擠兌,並導致股市流動性萎縮,因爲較小的區域銀行反過來從紐約銀行提取存款。

恩惠定義

什麼是恩惠?一般來說,恩惠是帶來有益結果的東西。在金融市場上,利好是一種積極的發展,預計會使投資者受益,但可能是短暫的。該術語被投資者和市場評論員通俗地使用,與“順風”一詞具有相似的含義。潛在好處的例子包括公司信用評級的提升、股息增加的公告,或監管機構接受所需的合併或收購。

什麼是不完全市場?定義、類型和後果

什麼是不完全市場?不完全市場是指任何不符合假想的完全競爭市場(或純粹競爭市場)嚴格標準的經濟市場。完全競爭是一種抽象的理論市場結構,它滿足一系列標準。由於所有現實市場都存在於完全競爭模型之外,因此所有現實市場都可以被歸類爲不完全市場。

完美競爭定義

什麼是完美競爭?完全競爭一詞是指理論上的市場結構。在完全競爭模型中,不存在壟斷。這種結構具有許多關鍵特徵,包括:所有公司都銷售相同的產品(產品是商品或同質的)。所有公司都是價格接受者(他們不能影響其產品的市場價格)。市場份額對價格沒有影響。購買者擁有關於所售產品和每家公司收取的價格的完整或完美信息(過去、現在和未來)。

壟斷競爭:定義、運作方式、利弊

什麼是壟斷競爭?當許多公司提供類似但並非完美替代的競爭產品或服務時,就存在壟斷競爭。壟斷競爭行業的進入門檻較低,任何一家企業的決策都不會直接影響其競爭對手。競爭企業通過定價和營銷決策來區分自身。重點當許多公司提供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產品時,就會出現壟斷競爭。壟斷競爭中的企業通過定價和營銷策略來區分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