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入不平等的早期歷史很大程度上源於被奴役的非洲人和美洲原住民的免費勞動,其歷史遠比美國本身的歷史要悠久。縮小這些工資差距的努力則要晚得多。其中最重要的法律—— 1964年《民權法案》第七章——僅有56年曆史。它禁止基於“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或國籍”的薪酬歧視。隨後,2009年出臺了《莉莉·萊德貝特公平薪酬法案》 ,該法案修訂了此前對幾項保護工人權利的聯邦法律的修改,並進一步明確規定,所有不公平、歧視性的薪酬都是非法的,無論這些薪酬決定或做法發生的時間有多久。
通過法律是邁向社會變革的重要一步,但這些法律本身往往並不能帶來或完成變革。這並不是說沒有任何進展。但這些進展並非惠及所有羣體,也並非平等地體驗到。例如,美國原住民的工資增長和就業率持續下降——這些因素導致了高貧困率(三分之一)和年收入中位數僅爲2.3萬美元。此外,在過去5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非裔美國人經歷了經濟衰退時期的失業率和普遍的居住隔離。
顯然,儘管過去56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同人口羣體之間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歧視性收入差距。迄今爲止,最大的工資差距是種族之間的差距。
摘要
- 工資差距代表不同羣體的薪酬之間的不公平差異,通常由人口統計特徵決定。
- 總體而言,亞裔工人的周收入中位數最高,其次是白人、黑人和拉丁裔工人。
- 機會差距——不同羣體之間的就業機會不平等——是另一種社會經濟鴻溝。
瞭解工資差距
根據《劍橋詞典》,工資差距是指“兩個不同羣體的平均工資之間的差異”。持續的收入不平等可能導致一個或多個羣體比其他羣體積累更多財富。追蹤此類工資差距的機構包括美聯儲、經濟政策研究所和城市研究所。
一些薪酬差距可以用教育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來解釋。然而,即使控制了這些因素,工資差距仍然普遍存在。有意爲之的、系統性的法律和實踐是這些差異的根源,並助長了這些差異的形成。
例如,包括2000年《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在內的多項放鬆監管的法律法令,營造了高風險的經濟環境,最終導致信貸突然大規模撤出,最終引發了2007-08年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了現有的不平等現象。歧視性招聘做法也在加劇工資差距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尤其是在高薪職業領域。例如,非裔美國人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就業人數不足。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的一項研究,72%的黑人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人士認爲,招聘、聘用和晉升過程中的歧視是導致他們職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此外,73%的黑人專業人士表示,他們不太可能獲得爲這些職業做好準備的優質教育——這也是美國收入不平等以及基於房產稅的學校資助所造成的教育體系不平等的另一個結果。
讓我們更詳細地看看這些工資差距。
總體工資中位數
美國工人的種族間工資差距顯著。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20年第四季度的數據,亞裔美國人的周收入中位數高於白人、黑人和拉丁裔美國人。此外,男性的收入普遍高於女性。
黑人和拉丁裔工人的周收入中位數最低,黑人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分別高於拉丁裔男性和女性。這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後果:根據我們的研究,根據政策研究所2020年的一項研究,2016年黑人和拉丁裔家庭沒有(或爲負)財富的可能性是其他羣體的兩倍。
還要注意的是,部分亞裔美國人收入較高並不意味着所有亞裔美國人收入都更高。根據美國進步中心2016年的一項研究,亞裔之間的貧富差距要大得多。 亞裔美國人的貧困率高於白人美國人。不富裕的亞裔美國人比白人更窮,而富裕家庭則更富裕。
白人工人佔美國就業市場的最大份額,亞裔美國人佔最小份額。
教育有幫助嗎?
那麼,如果控制教育程度,工資差距會發生什麼變化:它會縮小還是消失?答案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例如,2016年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位的工人的年收入中位數與上圖的總體周收入中位數圖表幾乎遵循相同的模式。亞裔工人收入最高,其次是白人、黑人和拉丁裔工人。在所有受教育程度被限制在副學士學位或以下的案例中,白人工人的收入最終都高於亞裔工人。同樣,擁有副學士學位或以下學位的黑人工人的收入低於拉丁裔或亞裔工人。
教育確實存在差異:如果考慮經驗量和職位頭銜的固定因素,黑人男性的收入差距會比整體工人的收入差距要小,儘管這仍然遵循了總體趨勢。根據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SHRM) 2020 年的研究,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擁有相同經驗和教育背景、在同一地點從事相同工作的其他種族男性每掙 1 美元,黑人男性的收入就只有 98 美分。這意味着拉丁裔男性的收入爲 99 美分,白人男性爲 1 美元,亞裔男性爲 1.02 美元。
類似的研究表明,不同職位的男女收入差距更大,尤其對黑人女性而言。2016年,美國國家婦女法律中心發現,從事低薪職業的黑人女性年薪約爲21,700美元,而從事相同職位的白人男性年薪僅爲36,000美元。該研究報告稱,就“律師、工程師、內科醫生或外科醫生”等高薪職業而言,黑人女性年薪約爲70,000美元,而從事相同職位的白人男性年薪僅爲110,000美元。
機會差距
深入探究工資差距的根源,我們會發現另一個影響個人收入潛力的社會經濟鴻溝:機會差距。這一概念“指的是種族、民族、社會經濟地位、英語水平、社區財富、家庭狀況或其他因素如何導致或延續某些學生羣體較低的教育期望、成就和學業水平。” 它對職業發展有着明顯的負面影響,並且與收入不平等息息相關。
機會差距的一個顯著特徵是社會資本在不同階層、種族和其他羣體之間分配不均,這種分配基於人們的個人關係和人脈網絡。如果沒有能夠與高收入人士和/或機構建立聯繫和互動的社交網絡,向上的經濟流動可能難以實現。簡而言之,擁有朋友、家人或其他位高權重的社會關係,例如擁有一個願意向潛在僱主推薦的人脈,就能更容易獲得工作機會。
進一步加劇機會差距的因素包括特定領域的招聘方式以及哪些羣體從中受益。例如,高薪職業,例如大多數STEM專業,通常需要某種形式的高等教育。《美國科學家》雜誌發表的研究指出,缺乏同儕、資深導師以及文化相關的教育項目已被證明會阻礙少數族裔學生完成STEM課程。
然後,正如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着赤裸裸的種族歧視。例如,多倫多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如果簡歷中包含“少數族裔特徵”,例如通常與黑人或亞裔身份相關的姓名,那麼僱主回訪的可能性會降低30%到50%。研究人員隨後在一項包含1600份簡歷的研究中重複了這一發現。
職業隔離與失業
種族收入差距的另一個方面是職業隔離,即某一人口羣體在某些職業中或職業內部的代表性過高或過低。例如,黑人男性比白人男性更常受僱於低薪行業,而白人男性更有可能擔任高薪高級職位。2018年,在所有《財富》500強企業的CEO中,只有不到3%是黑人或擁有西班牙裔血統。
最後,失業在收入差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國進步中心2019年12月的一項對比黑人和白人工人的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黑人工人的就業比例爲75.7%。而同期白人工人的就業比例爲80.8%。
綜述
儘管美國勞動力市場爲促進平等機會和多樣性做出了不斷努力,但種族和性別歧視仍然普遍存在。如果公司真正致力於促進真正的社會變革,那麼一個好的起點就是消除任何阻礙每個人獲得公平和公正的工資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