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未攤銷債券折扣?
未攤銷債券折扣是某些債券的一種會計方法。未攤銷債券折扣是指債券面值(到期價值)與發行公司出售債券所得收益之間的差額,減去損益表中已攤銷(逐步沖銷)的部分。
摘要
- 未攤銷債券折扣代表債券面值與投資者實際支付的金額(即債券發行人獲得的收益)之間的差額。
- 債券發行人將債券折價在債券剩餘期限內攤銷(即逐步沖銷)作爲利息支出。尚未沖銷的債券折價金額爲未攤銷債券折價。
- 未攤銷債券折扣的另一面是未攤銷債券溢價,當債券的售價高於其面值時就會產生溢價。
未攤銷債券折扣如何運作
折價是指購買債券的成本(即債券的市場價格)與其票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發行公司可以選擇將折價全部計入費用,也可以將折價作爲一項待攤銷的資產處理。任何尚未計入費用的金額稱爲未攤銷債券折價。
當債券的當前利率低於類似信用風險債券的市場利率時,就會發生債券折價。如果在債券出售當天,上市債券的票面利率或利率低於當前市場利率,投資者只會同意以低於面值的“折扣”購買債券。
由於債券價格與利率成反比,因此,隨着利率在債券發行後變動,債券的交易價格通常高於或低於其票面價值或到期價值。債券折價通常反映的是自發行債券以來利率上升的環境。由於債券的票面利率或利率目前低於市場利率,投資者可以通過發行新債券獲得更優惠的價格(以及更高的收益率),因此債券的賣方實際上必須降低債券價格,以使其對買家更具吸引力。因此,債券的定價將低於其票面價值。
未攤銷債券折扣的會計處理
如果債券折扣金額不大(例如,對發行人的財務報表沒有重大影響),債券發行人始終可以選擇一次性沖銷全部債券折扣金額。如果是這樣,則不存在未攤銷的債券折扣,因爲全部金額已攤銷;或者
一次性註銷。通常情況下,這筆金額相當可觀,因此會在債券期限內攤銷,而債券期限可能長達數年。在後一種情況下,如果債券以低於面值的價格出售,且尚未贖回,則幾乎總會存在未攤銷的債券折扣。
債券的未攤銷面值折扣將:
- 如果債券在規定到期日之前出售,則變爲已確認的資本損失;或者,
- 隨着債券接近到期日,債券市場價格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上漲,屆時債券將按面值定價。
無攤銷債券溢價
未攤銷債券折價的另一面是未攤銷債券溢價。債券溢價是指債券的定價高於其面值。未攤銷債券溢價是指債券面值與債券最高售價之間的差額減去利息。未攤銷債券溢價是債券總溢價中發行人將攤銷的部分,即在未來的支出中逐步沖銷。該債券的攤銷金額記爲利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