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Finastra和Circle近期的合作, USDC更直接地進入了國際支付行業的核心。兩家金融科技巨頭宣佈將USDC的結算功能整合到Global PAYplus (GPP)平臺。根據 2025 年 8 月 27 日的官方聲明,該平臺將連接每日超過 5 萬億美元的跨境資金流,這與國際清算銀行 (BIS) 報告的大型支付系統數據一致。其目標是減少代理銀行業務的時間和步驟,同時保留現有的KYC/AML和FX銀行業務流程。
與@FinastraFS和@USDC一起拓展跨境支付的未來。
— Circle (@circle) 2025年8月27日
此次合作將使 USDC 能夠與 Finastra 現有的金融機構網絡進行結算,該網絡目前每天處理超過 5 萬億美元的跨境交易。…… pic.twitter.com/jOFsvh5B8T
- 事實:Finastra 的 GPP 整合了 Circle 的軌道,用於跨境流動中使用 USDC 進行結算。
- 範圍:據 Circle 新聞室和PR Newswire 2025 年 8 月 27 日發佈的新聞稿稱,GPP每天管理的交易量爲 5 萬億美元。
- 重要性:潛在的近乎即時的結算,更少的Nostro/Vostro賬戶預付資金,更快的對賬。
根據行業分析師收集的數據和相關方發佈的運營說明,2025 年 8 月 27 日的公告是 2024 年底至 2025 年中期進行的技術研討會和概念驗證的結果。
根據初步市場報告,歐元兌美元和英鎊兌美元走廊的試點實施已顯示結算時間顯著縮短(在優化了上/下坡的情況下,從 T+1/T+2 縮短至幾分鐘至幾小時的範圍)。
分析師還指出,在初始使用案例中,預融資減少的幅度通常在 30% 到 70% 之間,具體取決於流動性深度和與做市商的協議。
Finastra 與 Circle 的協議內容
Finastra 將Global PAYplus連接到 Circle 的基礎設施。即使指令仍以法定貨幣進行,已啓用該功能的銀行也可以選擇以 USDC 進行結算。實際上,付款遵循相同的信息渠道,而結算則以穩定幣進行。
該模型無需創建新網絡:它與現有的交易、制裁審查和反洗錢控制流程相集成。一個有趣的方面是它與運營商已經熟悉的標準保持連續性。
爲什麼跨境支付如此重要
- 時間:與傳統銀行流程的T+1/T+2相比,公共區塊鏈的目的可以縮短至秒/分鐘(取決於軌道)。
- 流動性:Nostro/Vostro 賬戶預注資金佔用較少。
- 運營透明度:鏈上可追溯性和更及時的支付狀態報告。
實踐上有何變化
- 結算時間:如今許多跨境支付以T+1/T+2結算;使用USDC結算可以在不到 1 小時內或幾分鐘內完成,具體取決於鐵路和內部政策。
- 預先注資資本:通過按需提供的代幣化流動性,減少代理賬戶上的不活躍餘額。
- 操作示例:企業付款 EUR→USD 仍在SWIFT/ISO 20022 中指示;銀行照常進行外匯交易,轉換爲USDC進行結算,受益人通過當地出口渠道收到美元或將 USDC 保留在受監管的保管機構中。
架構和操作模式
Finastra 充當銀行網絡與 Circle 基礎設施之間的橋樑。付款可以以法幣發起,並以 USDC 結算,從而保持與國際格式和網絡的互操作性。需要注意的是,其邏輯是擴展,而非替代。
實施的關鍵要素
- 網關 GPP–Circle :用於鑄造/兌換 USDC 和結算路由的 API 連接。
- 綜合外匯:外匯保留在銀行流程中;淨結算利用 USDC 作爲轉移資產。
- 合規性:結算前進行KYC/AML和制裁篩查;進行鏈上記錄以供審計。
- 互操作性:支持ISO 20022 ,與SWIFT消息傳遞和其他銀行渠道集成。
技術方面:鐵路、用途、保管和流動性
- 區塊鏈軌道:USDC 在多個公共網絡上運行,包括以太坊、 Solana 、 Stellar 、 Base ,以及Circle強調的Tron和Algorand 。軌道的選擇會影響延遲、成本和支付最終性。
- 最終性:因網絡而異。例如:Solana 提供的概率最終性最終性時間約爲2-5 秒;以太坊 Layer 2 上的解決方案允許在數十秒/分鐘內完成確認,這對於遵守銀行政策非常有用。
- 託管:機構自我託管或受監管的託管人持有和隔離數字資產的選項。
- 流動性:通過做市商、受監管的交易所和上下坡電路提供 USDC;必要的流動性供應協議和運營限制。
- 對賬:ISO 20022 消息與鏈上交易之間的匹配,並提供加密證明和事件日誌以供審計。
USDC 集成的優勢與侷限性
可衡量的效益
- 效率:減少匹配步驟和截止時間。
- 透明度:鏈上審計跟蹤和提高支付狀態的可見性。
- 運營靈活性:能夠根據管轄權、時間和鐵路成本使用 USDC。
風險和關鍵問題
- 不斷演變的法規(歐盟的MiCA 、金融穩定委員會的指導方針)對穩定幣發行人的儲備、穩定性和治理施加了義務。
- 操作風險:與技術集成、密鑰管理、節點彈性和事件響應相關的問題。
- 集中度:依賴於單一發行人和特定的公共軌道。
對銀行的影響:流程和治理
支持USDC結算的機構需要更新相關政策、角色和控制措施。具體而言,需要協調數字資產的風險偏好和敞口限額,明確客戶資產的託管和隔離程序,根據司法管轄區制定報告和審計要求,並覈實相關交易對手是否遵守制裁措施和政治公衆人物篩查規定。
Finastra 和 Circle 的管理層表示,該協議將逐步演進,不會中斷現有流程。在此背景下,採用速度將取決於監管機構的意見以及主要渠道中 USDC 的流動性情況。
市場背景和獨立來源
企業通訊中報告了每天5萬億美元的數字。背景信息是,根據麥肯錫全球支付報告,跨境支付收入已超過數千億美元,而大型支付系統的每日批發交易量則以萬億美元計,正如國際清算銀行的出版物所強調的那樣。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方面,金融穩定理事會重申了“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的原則,旨在指導機構採用。
對穩定幣市場的影響
Circle 報告稱,到 2025 年, USDC 的流通量將有所增長,其在財務和 B2B 支付領域的使用將會增加。與 Finastra 的合作標誌着穩定幣向銀行業務流程整合邁出了一步;如果更多機構能夠以協調的流動性在共同軌道上運作,網絡效應可能會顯現。
對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
- 企業:更快的付款、更好的現金可見性和更低的對賬成本。
- 消費者:可能更快獲得跨境信貸;實際利益將取決於當地銀行的採用。
- PSP/金融科技:匯款和跨境電子商務的新結算選擇。
監控的後續步驟
- 生產中支持的導軌的選擇和 SLA 目標的定義;
- 與託管人和做市商達成協議,以確保提供 USDC;
- 監管機構的指導(歐盟:MiCA;美國/英國:審慎和市場處理);
- 第一個具有時間和成本數據的可衡量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