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曾經是銀行家和交易員的後臺支持職能。風險投資家幾乎不投資該領域。該行業的上市公司很少能與硅谷的高增長寵兒相提並論。
但情況已發生巨大變化。過去十年,私人風險投資飆升,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份額也大幅增長。金融科技在創新經濟中找到了自身定位,並且發展迅猛,以至於越來越難以區分炒作與現實。過去幾年,聊天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加密資產、機器人顧問和新型銀行,以及無數其他數字化現象已成爲行業媒體的熱門詞彙。
大型跨國銀行紛紛成立企業風險投資部門和數字孵化器,投資、收購或複製新興公司的解決方案。在全球範圍內,東方科技公司推出了擁有數億用戶和嵌入式金融服務的超級即時通訊應用,超越了西方監管管轄區的潛力。美國科技公司也深耕細作,尋找在不觸及監管“第三軌”的情況下提供金融產品的方法。
重點
- 在過去十年中,私人風險投資猛增,投入金融科技的投資份額也大幅增加。
- 爲了使競爭更加激烈,摩根大通、高盛集團、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桑坦德銀行等大型銀行都推出了新的以產品爲主導的解決方案。
- 軟銀等投資者已向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金融科技公司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以獲得爲目前無利可圖的千禧一代客戶提供服務的機會。
- 簡單的自動化導致了各個行業部門之間大規模的垂直競爭。
- 科技公司正在大力進軍金融領域,將其數十億的網站訪問者導向合作伙伴和供應商。
從產品到消費者
金融遠比人們想象的要簡單得多。有些工廠生產產品——銀行持有有息存款,投資經理發行投資基金,或者貸款機構和保險公司用資本承保部分客戶風險。此外,還有商店銷售產品——銀行分支機構、財務顧問、保險銷售人員或貸款專員。
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是複雜的價值鏈,由人力、資產負債表和軟件構成,並由監管和行業習慣交織在一起。但最終,客戶還是會去商店購買一些金融產品。
數字化的影響
數字化正在貫穿整個價值鏈。在前臺,消費者關係正從線下對話轉向手機。例如,歐洲的新型銀行 Revolut、美國的機器人顧問 Betterment,以及亞洲的保險科技公司平安。
原始自動化正在應用於評估、引導和服務客戶的過程。更具推測性的界面使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來生成聊天和語音,而不是讓人們與人工客服人員互動。
這種簡單的自動化導致各行業之間出現了大規模的垂直競爭,因爲它們轉向捆綁和交叉銷售服務。例如,最好的數字貸款機構現在正在與最好的數字支付應用程序競爭,爭奪提供最佳數字銀行賬戶的機會。
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金融科技
軟銀等投資者已向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金融科技公司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以獲得爲目前無利可圖的千禧一代客戶提供服務的機會。
許多移動應用程序擁有數百萬個小賬戶客戶。傳統金融投資者對這些業務能否長期盈利並帶來資本回報表示懷疑。
摩根大通 ( JPM )、高盛集團 ( GS )、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桑坦德銀行 (Banco Santander ) 等大型銀行紛紛推出以產品爲主導的解決方案,這進一步加劇了競爭。數字銀行和投資顧問已成爲常態,而非例外。
簡單的自動化導致了各行業之間大規模的垂直競爭。現在,最好的數字貸款機構正在與最好的數字支付應用程序競爭,爭奪提供最佳數字銀行賬戶的機會。
從客戶到平臺
數字點解決方案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它們並不是我們金融科技之旅的目的地。
當你需要買阿司匹林治療頭痛時,你不會去阿司匹林商店。你會去超市或藥店,那裏有成千上萬種產品可供選擇。同樣,如今的社交和電商平臺也爲客戶提供成千上萬種功能。
數據聚合
由美國數據聚合網站和歐洲監管強制要求的 PSD2 支持的金融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的出現,使得銀行和投資數據能夠跨越不同的目的地。
那些將牌照、特許狀和資產負債表出租給科技公司的金融公司被稱爲“銀行即服務”。它們使任何分銷體驗都包含相關的金融功能。
這對傳統的既有企業來說是一個挑戰,他們習慣於生產產品,並通過銷售渠道向人們推銷。如今,消費者與金融的互動處於體驗的邊緣。
特斯拉公司 ( TSLA ) 提供自己的汽車保險,Greensky Inc. ( GSKY ) 幫助家居裝修承包商爲借款人提供房屋融資,Affirm 將信貸融入電子商務結賬體驗。您無需再四處尋找融資渠道,因爲現在貸款將直接到賬。
金融仿製藥
我們正迅速進入金融仿製藥時代。就像沃爾瑪公司( WMT )可以同時向你出售品牌阿司匹林和仿製藥,或者Charmin衛生紙和仿製自有品牌一樣,它也應該能夠向你出售仿製金融產品。
這些產品並不是高盛和蘋果公司 ( AAPL ) 聯合推出的信用卡的白標高端版本。
相反,這些相當於富士康利用iPhone經驗打造的非品牌智能手機。隨着金融渠道變得公開透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數據聚合和基於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實現的),廉價的通用解決方案可能會激增。
您無需購物融資,因爲它現在將直接到達銷售點。
重建制造業
歷史上,金融產品製造是一項由定製軟件支持的高端工藝。正如西斯廷教堂是人類技藝巔峯的藝術傑作一樣,核心銀行系統和財富管理平臺也是高度架構化和定製化的解決方案。
然而,面對相機的發明,肖像畫毫無勝算。同樣,當今的金融基礎設施也面臨着區塊鏈原生金融的根本性挑戰。
區塊鏈技術
與每個公司(或像 Fiserv 這樣的技術供應商)不同的傳統底盤不同,新的底盤配備了內置結算、數字稀缺性、開戶和資金流動、交易和承保引擎。
每年,加密貨幣礦工投入數十億美元來提供數據保護和網絡安全,成千上萬的開源開發者定期爲所有用戶改進軟件。儘管當今市場仍然癡迷於比特幣的金融屬性,但像以太坊這樣的未來可編程區塊鏈網絡正在重塑數據標準和原語,以打造更高效的金融工廠。
這一全新金融願景的首批落地已在支付、銀行業務、數字投資、資產管理和借貸領域展現出其功能。儘管尚處於萌芽階段,但這些跡象向我們展示了大型機構如何運用創新並重塑其行業。
這種轉變的主要障礙是監管和法律,它們都是根據過去的行業形成方式制定的。
雖然監管絕對必要,但監管馬匹和汽車的思路肯定不同。因此,最快意識到這一點的地區將從跨越式基礎設施建設中獲得最大收益。
歸納總結
所有這些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人類進化和採取新行爲的能力。
爲什麼美國人幾十年來一直拒絕放棄刷卡支付,而iPhone只用了幾年就帶來了觸控界面?正因如此,如果企業家們不設計出美觀的界面,公司不向數百萬人銷售產品,即使是最好的金融製造業也可能一事無成。
金融科技已然起步。銀行正在迎頭趕上,儘管許多銀行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落敗。科技公司正艱難地進軍金融領域,將其數十億的網站訪問者導向合作伙伴和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