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波段行情六要素
在運用波段操作時必須要根據波段行情的運行特徵,制訂和實施波段操作的方案和計劃,具體來說要把握好波段行情六要素,即波軸、波勢、波谷、波峯、波幅、波長,並且要根據六要素來制訂適當的波段操作計劃。
1.依據波軸決定投資取向
波軸是指波段行情中多空相對平衡位置。波軸是波段操作的核心要點。
小型的波段行情以中軸線指標AXES爲衡量標準,當股價位於中軸線指標AXES之下時,投資者可以予以關注,股價接近波段行情的波谷區域時可以擇機買入:當股價位於中軸線指標AXES之上時,投資者要保持觀望,在股價接近波段行情的波峯區域時擇機賣出。
大型的波段行情以股價長期運行的重心爲標準,這主要是通過對股價長期波動價格區間做出判斷,並且將中軸線指標的參數值設置爲長期數據進行分析。
2.依據波勢決定操作方式
波勢是指波段行情的整體運行趨勢和方向。多數情況下,波段行情的運行趨勢是保持一定斜率的向上或向下運行,絕對水平的波段行情比較少見。當股價水平運行而且波幅極小時,往往是行情即將突破的前兆,此時除非有相當的把握,否則儘量保持靜觀其變爲好。
波段操作中關鍵是要講究順勢而爲,要根據波段行情的不同運行方向,包括不同的運行斜率,分別採用不同的波段操作方法,如:波段行情在向上運行時,投資者要在基本不丟失籌碼的前提下,進行波段操作;而在向下運行趨勢的波段行情中,投資者應該以做空的方式波段操作。
3.依據波谷與波峯決定買賣時機
波谷是指股價在波動過程中所達到的最大跌幅區域,波峯是指股價在波動過程中所達到的最大漲幅區域。波谷與波峯屬於波段操作中的買:賣進出區域,主要由以下一些條件組成:
(1)箱體運動的箱型頂部和底部位置;
(2)布林線BOLL的上軌線和下軌線;
(3)趨勢通道的上軌趨勢線和下軌支撐線;
(4)成交密集區的邊緣線;
(5)投資者事先制定的止贏位或止損位;
(6)股價以軸線之間的平均偏離值的位置。
4.依據波幅決定介入程度
波幅是指股價在振動過程中偏離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由於交易成本因素的制約,波段操作必須要有一定的獲利空間纔可以進行,如果股價的上下波動幅度過小,投資者就不宜採用波段操作。雖然近年來印花稅和佣金都有所下降,絕大多數投資者的一次完整交易費用不會超過1%,但考慮實際操作中的正常誤差,股價的波幅必須達到3%~5%以上纔是波段操作的最佳環境。
5.依據波長決定操作週期
波長是指股價完成一輪完整的波段行情所需要的時間。股市中長線與短線孰優孰劣的爭論由來已久,其實片面的採用長線還是短線投資方式,都是一種建立在主觀意願上,與實際相脫鉤的投資方式。投資週期的長短應該以客觀事實爲依據,當市場趨勢波動週期長,就應該採用長線。當市場趨勢波動週期短,就應該採用短線;投資者要讓自己適應市場,而不能讓市場來適應自己。
平行區間的波段操作
當價格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價格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是因爲多方在這個位置買入或持股人的惜售造成的。支撐線起到了阻止價格繼續下跌的作用,如果我們在實戰中能夠比較準確地判斷出支撐線所在的位置,也就把握了一次較好的買入時機。
同樣,當價格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價格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是因爲空方在此拋出股票造成的,阻力線起到了阻止價格繼續上升的作用。
支撐線和阻力線組成的平行區間被視爲股價運行的箱體,是波段操作中重要的參考依據。其使用方法非常簡單,當股價運行到阻力線附近時,可以賣出股票;當股價運行到支撐線時可以買進股票。
運用波段操作時需要注意的要點:
1.支撐線和阻力線運行的時間長短,時間短的平行區間缺乏穩定性。
2.支撐線和阻力線之間的間距是多少,如果間距過於狹小,則缺乏必要的贏利空間。
3.注意成交量的變化,當成交量過大時,往往會突破原有的平行區間(見圖8-13)。

圖8-13
4.當股價在壓力線下方向上突破阻力線時,應買入股票,併到上一根阻力線的位置尋找賣點(見圖8-14)。

圖8-14
5.當股價在支撐線上方向下突破支撐線時,應賣出股票,併到下一根支撐線位置尋找買點(見圖8-15)。

圖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