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低劣管理的行爲基礎]過度樂觀與過度自信

  |  

最常見的行爲偏差或許就是過度樂觀與過度自信。我懷疑絕大多數企業管理者都同時存在這兩個問題。我認爲,杜克大學對CFO進行的調查,是說明過度自信的最佳例證。每個季度,杜克大學對CFO看待未來經濟形勢的樂觀程度進行調查(以0到100評分,0=極度悲觀,100=極度樂觀)。同時,他們還要對本公司經濟形勢的樂觀程度發表意見。

圖26-1爲所有管理者(無論優劣)中最常見的錯誤感覺。與對總體經濟形勢的感覺相比,他們對本公司的發展前景要樂觀得多。

圖26-1 杜克大學對CFO的調查:您對……有多樂觀

併購業務也許最能說明企業管理者過度自信的弊病。根據畢馬威諮詢公司最新公佈的兩年一次的全球併購調查報告(2008年10月15日),居然有多達93%的企業管理者認爲併購能增加企業價值。在無數驗證企業管理者過度樂觀和過度自信的證據中,這顯然是最具說服力和震撼力的證據。

與併購業務客觀業績的對比情況—在併購交易成交之後的兩年內,實施併購企業在股票市場上的實際業績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比例,以及管理者認爲能增加企業價值的併購項目的比例。

奇怪的是,管理者對併購業務的期望值要遠遠高於併購實施後的客觀情況。例如,在畢馬威的最新調查中,管理者認爲有93%的併購可以增加企業價值,但實際情況卻是,只有不到30%的併購項目如願以償。

這個數字還爲我經常提到的另一種行爲特徵提供了依據:我們向歷史學習的能力極爲有限。其實,我們已經發現,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裏,管理者確實應該以更謹慎的態度對待併購交易。但是,現實往往會與真理相距萬里。實際上,企業對併購增加價值的幻覺似乎有增無減!

這表明,企業管理者根本就沒有對併購的業績情況進行過深入分析,或者說,即使他們作了分析,也對結果視而不見。談到這種對交易後業績進行客觀評價的缺失,最典型的實例莫過於戴姆勒一奔馳。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他們的合併都是失敗的。這次合併造成的價值損失幾乎相當於對克萊斯勒的收購價。儘管不得不承認這些令人震驚的結果,但公司CEO約爾根•施倫普依舊辯稱此次合併是“一個絕對完美的戰略”。

不幸的是,作爲地球上的一個物種,我們人類總有一種把信心和能力混爲一談的壞習慣。如果你去看病,對醫生說:“大夫,我得了非常嚴重的皮疹。”醫生101答:“別擔心,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把這些藥片拿走,只要按時喫藥,一個星期保證你藥到病除。”你肯定心滿意足地離開醫院。但似如醫生的回答是:‘’仁慈的上帝啊,這太糟糕了。我從沒見過像你這麼嚴重的皮疹。你知道這可能會傳染嗎?拿着這些藥,如果還能活過一週的話,再到我這裏複查。”聽了這樣的話,你的感覺肯定不會太好。同樣,我們也希望管理者信心百倍。遺憾的是,這種神奇的光環效應總會讓他們過高評價自己的能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均綫金山榖銀山榖圖形

前段時期,小王見某股從底部上來時齣現瞭一個嚮上跳空缺口(見圖1箭頭A所指處),與此同時,該股5日均綫、10日均綫、30日均綫也形成瞭多頭排列。從技術上說,齣現嚮上跳空缺口和多頭排列都是做多的信號。於是,小王在該股跳空缺口形成的第二天就重倉追瞭進去。但不料該股很快就衝高迴落,結果小王被套住瞭。

隨機指標背馳準確性高

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優點——隨機指數是敏感的指標工具。它在圖表上是由%K是%D兩條線所形成的,因此也稱KD線。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線(快速平均值)和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漲勢開始遲緩,則會慢慢反映到K值和D值,使K線跌破D線,此時中短期跌勢確立。

一年之中的不同月份案例說了什麼道理?有什麼影響?

表29是阿瑟.梅里爾的另-項研究成果一從1897年至1974年按月統計的市場季節性趨勢。我們將該數據更新到了1988 年。表29反映了1992年以來,某一月道瓊斯指數上漲的概率。如表29中所示,指數表現最好的分別是年底和夏天。

摘星脫帽指的是什麼?如何把握摘星脫帽股的投資機會?

摘星脫帽是指實行特別處理的個股恢復成正常交易的個股,去掉ST或* ST特別處理標誌。股票摘掉ST或* ST的帽子後,出現漲停是一種常見的盤面現象。摘星脫帽就意味着企業遠離退市風險,對股票持有者來說可謂長舒了一口氣,對其莊家來說更是陰霾盡去,不來幾個漲停難解心頭之恨,所以漲停也就順理成章了。

冠軍魔咒(四):聰明的失敗遠勝糊塗的成功

我們繼續深入關於冠軍魔咒的研究,進入一個更加重要但是更少有人研究的領域——失敗之後怎麼辦?儘管冠軍容易跌倒,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冠軍還有可能再爬起來。事實上,2009年的冠軍L先生、2010年的冠軍C先生等,都有過產品淨值被腰斬之後,再度騰飛的事例。

MACD柱狀綫“抽腳”波段買賣操作運用

MACD柱狀綫在0軸之下時用綠色柱綫錶示,簡稱為“綠柱”。在下跌過程中,柱狀綫會在0軸之下不斷嚮下發散,這是由於快綫DIF帶動慢綫DEA嚮下運行,並且DIF不斷遠離DEA。

頭肩底(頂)反轉突破形態

反轉形態是指股價改變原有的運行趨勢所形成的運動軌跡。它存在的前提是市場原先確有趨勢齣現,而在反轉形態之後,趨勢改變瞭原有的方嚮。反轉形態具有如下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反轉形態的規模,包括空間和時間跨度,決定瞭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規模,也即形態的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

KDJ指標4種賣點(圖解)

賣點1:指標線D突破80—突破時賣出圖例1 樂山電力日K線如圖例1所示,2009年11月17日,樂山電力(600644) KDJ指標中的指標線D突破80,進入超買區間。這個形態說明多方力全強盛到極致,有後續力量不足的危險。股價繼續上派的空間已經相對較小。相反,一旦多方力量稍有減弱,股價將受到空方持續打壓而下跌。

低高低的綠柱組閤形態反轉形態齣現的案例分析

如圖所示。 圖4-39 新華醫療走勢圖圖4-39是新華醫療(600587)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標記的是一處低高低的綠柱組閤形態。從圖中看:首先,1號柱峰的綠柱增長幅度大,但是持續時間很短,然後綠柱就開始縮短。雖然不是主跌浪。但綠柱的大幅增長基本上可以證明股價齣現瞭大幅下跌。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反轉形態齣現的時候。

均綫雙頂部形態的賣點

均綫的頂部形態會齣現在均綫上漲一段時間之後的頂部區間。這類形態齣現,標誌著之前推升股價的多方力量逐漸減弱,股價上漲後遭遇到瞭較強的拋盤壓力。未來股價將會結束上漲,開始進入下跌行情。這樣的形態完成時,投資者應該盡快賣齣手中的股票。均綫的雙頂形態是指行情上漲一段時間後遭遇阻力時,均綫的形成連續兩個最高價基本水平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