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股市保持安全距離是指這個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太遠了你可能陷人麻痹,進而對自己的投資和資金疏於管理等而影響投資成效。太近了你可能隨時墮人股票市場各種投機的漩渦之中,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最爲關鍵的就是可能對你整體的價值投資系統產生毀滅性破壞。因此,與市場保持安全距離是價值投資者基本性的紀律約束。有一個誇張的說法:買人股票後最好把自已流放到荒島10年。這句話其意思就是強調人們不要離股市太近,要保持距離。其潛臺詞是人心太易變,股市太誘惑,不是一般人能抵禦的。與股市保持安全距離對價值投資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1.有利於穩健心智的練就。千任何事情只有在穩定的心態下才能發揮正常的水平,這是個常識。股票操作因爲市場的起伏性、複雜性、逐利性和不確定性等會把人性的弱點極度放大,進而也將人的心理活動推向諸多極端:恐懼、樂觀,憂鬱、狂躁,灰心、自信等。受這些心態和情緒的影響,在股市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概率不用說是非常之大的。作爲一個價值投資者,首先就要具有穩健的心智,只有穩健心智的人才能在充滿荊棘的價值投資之路上孤獨地一路前行。穩健的心智從內在的方面來講要以正確的投資理念、投資策略和對投資標的信心等爲支撐。與股市保持安全距離,就像寺廟道觀一樣,與塵世保持一定的距離,讓修行之人儘量少受世俗浮華、恩怨情仇等影響,減少修行過程外界的各種干擾,儘快達到修行有成的境界。更有大德高人在修煉的某個層次的關鍵時期,會實行嚴格地閉關修煉,基本與人世隔絕,以便修成大道。但也不是絕對隔絕,和尚道士們的衣食住行仍然依賴於世俗的供奉,仍然還要參與一些世俗的活動等。價值投資同樣如此,與市場保持一定距離,使自己心態多份安寧,使自己的認知多一份客觀,使自己的行爲多一份理性,使自己的操作多一份穩健,使自己的成功多一份概率。
2.有利於投資成功概率的提高。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者必須在設想他一生中的決策卡片儀能打20個孔的前提下行動。每當他做出一個新的投資決策,他一生中能做的決策就少了一個。如果這麼想,每個人的投資機會都是遞減的,隨着卡片上的孔越來越多,投資者纔會越來越謹慎地抉擇。當然,也可能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並不會用完這20個機會,大多數人在沒有用完這個卡片之前就銷聲匿跡,退出了這個市場,能長期堅持下來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巴菲特先生對於機會的論述實際上是對投資成功率的論述。成天緊盯股市行情,一天之中不好的或平庸的機會成千上萬,好機會難得一遇。如果天天去操作,八成準會出錯,再加上高頻率的交易摩擦成本,肯定會進一步提高你股票投資的失敗率。在整個股票市場運行中,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只有1/5 時段可能具有投資良機。也就是本傑明。格雷厄姆所說的市場先生處於極度鬱悶時期(即熊市後期)。這個時期大盤和個股一般都會出現較大的安全空間,投資股票成功的概率兒乎是100%。可以肯定地說,這就是巴菲特先生所說的一生20個投資機會之一。2012年12月4日上證指數下跌至1949點(被專家學者們戲稱爲建國底),就是天上下金子的時期,我們應該抱着大木桶,勇敢地出門迎接冰雹式的金子雨。這時可不用擔心被黃金冰雹砸傷了。
3.有利於投資系統的運用。每一個股市投資的成功者,無論是價值投資者,還是技術投機者,都有自己獨立完整的系統,它包括理念,原則、紀律、組合、策略、操作等方面的內容,每一個部分都是相互緊密聯繫的有機整體。如價值投資的理論基礎是股市有時無效、錯誤定價,其核心是安全空間,投資時間是等待價值迴歸。從價值投資的這些主要系統內容看出,不需要對股市進行日常關注,只需在股市運動的兩個極端時期或位置纔會有所行動。牛市股價高估減持股票,熊市價值低估買人股票。還有就是個股,特別是優秀企業的股票,極端事件出現的股價高估或低估機會。比如重組、併購、重大專利發明等重大利好,可能會把股價推向高估時,就可以減持手中的股票(這一點價值投資者要敏感,本人2011年3~4月就錯過了B股因AB股合併預期出現的高估值機會)。比如不傷元氣的突發利空,可能把股價打壓到一個有足夠安全空間的價位。這個時候按自己的價值投資系統進行分析、檢驗、評價、估值等之後就可以大膽出手。就像巴菲特先生出擊美國運通、可口可樂等公司一樣。對於股票市場的認識,格雷厄姆最經典的市場先生的比喻足以使我們達成正確的認知。這也是投資者與投機者對股票市場看法的哲學起點。賦予市場的人格化,啓示我們不要在他大部分情緒處於正常情況下與他做無利的交易,也不要在他極度樂觀或極度悲觀的時候與他做同方向的不利交易,能嚴格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與市場先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市場先生的情緒就不會傳染給你。